分享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王八楼”监狱

 江山携手 2017-10-19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王八楼”监狱
    京师第一监狱·1917年-1919年【摄影:Sidney D. Gamble】

   北京的第一所新式监狱始建于清朝末年,地址选在菜市口南二里的一片沼泽地,名为南下洼(今称自新路)。
   在当时菜市口是个“推出午门斩首”的地方,在这里不远处建个深牢大狱倒也顺理成章。监狱设计规划独特,监楼中央为圆形瞭望楼,5条监区呈扇形向外扩散,从天空俯瞰,颇像一只探首伸足的乌龟,因此也被俗称为“王八楼”。
  “王八楼”独特的建筑构造,监区通道向外辐射,看守办公室在中间,是出入监楼的必经之路,犯人想要逃跑,就意味着得在看守眼皮子底下逃遁;站在如同“龟身”的圆形瞭望楼处,可以观察各个通道的情况;房顶上全铺设铅瓦,如果有人在房顶上行走,噼噼咔咔的声音无疑就是“警报”。
   每个监区都是“凸”型结构,中间是通道,两边是监舍,通道上方凸起部安装玻璃,通风透光性较好,解决了采光问题。在当时看来确实比较先进。连国外学者都盛赞其建筑水平与国际接轨。
 “王八楼”没关押过什么“名人”,唯一值得提一笔的犯人就是大汉奸金碧辉(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在抗战期间由日本人一手栽培,充当日寇的间谍,满洲国的“安国军总司令”,干了许多出卖国家、坑害民族的恶行。抗战胜利两个月后,她被逮捕关进北京监狱。  1948年3月25日清晨5点30分,河北高等法院检察官何承斌率同书记官、检验员,在30名法警的陪同下,乘车前往监狱,将川岛芳子带出监舍,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王八楼”监狱
 
    1994年,按照北京市政府整体规划,并经司法部同意,北京市监狱迁出,旧监狱停用。当时一些有识之士建议保留这座“百年监狱”,作为历史文物教育后人。但是没人理会,随后拆除。
    如今在第一监狱旧址,在南二环开阳桥的西北角,开发商建成了一片砖红色的小区——清芷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