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界名家李计忠论六爻预测术——一卦多断

 旷野苍狼图书馆 2017-10-20

易界名家李计忠论六爻预测术—— 一卦多断

易界名家李计忠论六爻预测术——一卦多断

六爻预测术,是中国传统预测学之中的大宗之术,千百年来一直倍受推崇。它测事断事简捷、明快、直观,一事一测,只要卦技高,掌握领会了五行的基本原理,理顺了六亲的生克规律,往往令求测者拍案称奇。六爻预测学古往今来著作颇丰,最具代表性当属《增删卜易》、《卜筮正宗》、《易隐》等。但在这些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中,应用于实践之中的实例,大多都是一事一测,古籍中没有留下一条一卦多断的应用实例。不是古人思想保守,也不是古人不愿意将绝学传于后人,时至今日,还仍然有人抵触、反对一卦多断的应用和推广。

一卦能不能多断,它多断时的准确率有多高?这是许多易学已入门的爱好者,和掌握了六爻预测基本知识的人的困惑;也是许多一般易学爱好者看着一卦多断的实例,对照一下古籍典宗,畏缩不前,望而却步的原因。

中国术数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典籍,星光灿烂,异彩纷呈,纵观术数领域,派别门类繁多,可谓浩如烟海。六爻预测,一事一断,从古至今,已经在人们的思维里形成了固定模式,也被人们所接受。一卦一断,运用测事,已经是被认为神秘、神奇。一卦多断,尚无先例,但在六爻预测学术中并非是“未知”领域。一卦多断是建立在一卦一断的基础上的。

一般人对六爻预测都感到神秘,运用六爻一卦多断进行预测就感到更加神秘了。我在实践中,先从思维科学入手,以阴阳五行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社会生活,运用我们祖先的传统哲学思维模式,给人预测,其结果不但令人非常满意,而且经得起科学验证。《一卦多断实例点窍》面世后,轰动了易学界。并流传到了整个东南亚。我写此书的初衷是想告诉广大易友,易学预测并不难,它是我们祖先运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模式,创造出应用多种自然知识来预测的技术。只要刻苦钻研,大胆实践,人人都可以学习掌握。我在书中,研究探讨易学和数术的科学性精华,阐述它的独特应用体系和应用价值;同时,又从大量实例解析中,使读者明了它的技术特征。为了使广大学易者登堂有门,少走弯路,也利于学习和掌握,书中实例皆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易界名家李计忠论六爻预测术——一卦多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卦多断实例点窍》一书的面世,得到广大易学爱好者的肯定,全国各地的易友纷纷来电来函,有许多学易数年,已经掌握了五行基础知识的易友,更是热情倍至,赞赏尤佳。

预测学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组合,它是融天文、历史、地理、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生物学、自然学科与阴阳五行学说于一体,构成了一个比较严密、比较复杂,把天时、地利、人和与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某些能量,与时间、空间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按照阴阳五行的生克消长,组合成一个具有宇宙统一信息场作用的立体动态模型,即象、数、理时空模型。即可以用于预测万事万物来达到与自然规律的和谐,选择最佳时空,起到趋吉避凶的目的,这就是周易预测学。

预测学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有独特的科学体系,几千年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易学文化历经岁月沧桑,发展到今天也是良莠不齐。其原因不是预测学本身的因素,而是历史的局限和时代的制约。许多著书立说之人是不肯将真实的东西讲出来,怕泄露了“天机”,这是一类人。另一类人是连他自己也没有弄明白五行的原理,写出的书更是云遮雾绕,弄得易学界鱼龙混杂。使许多学易之人如入迷宫,转来转去,很难清醒过来。有的人,学易多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会了火土不分,金木乱克,实践应用时,不但不灵,反倒洋相百出;有的人,引经据典不能自圆其说时,反倒怀疑起老祖宗的起卦纳支有误,需要重新更正,标新立异。

易界名家李计忠论六爻预测术——一卦多断

“继承不泥古,创新不背宗。”这句话用在易学文化的发展上是合适的。我后来陆续编著的几本书《精彩卦例通解》、《一卦多断绝学精典》、《一卦多断入门点窍》等书,均是以这句话为准则而成书的。可以坦言地讲,我将古籍书中断卦的技巧、要领、原则、方法、步骤都一一告诉了读者,细心的读者能够体会到,我的思路、方法、技巧,虽有所创新,但并不背离古法;虽有与古法相同之处,却又不照搬硬套。断卦的理论基础遵循着古法,断卦的思路技巧也没有背离古法,我并没有此处以偏财为父,彼处以正印为父,颠倒混淆,模棱两可。

易学本身在它的特殊性里就有模糊性和随意性,它丰富、复杂,千变万化很难掌握,运用机械呆板的逻辑思维,是很难掌握它的。易学是高智慧的哲学,要将它的模糊性和随意性变成具体性,必须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位一体,在实际应用中,还必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达到预测的目的。易学不同于经典数学,经典数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而且任何情况下,一加一必然等二,二加二必然等于四,它有定律定义,可以机械地套用。易学没有,它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有不同的含义,也有不同的结果,而且,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它是一个充满辩证思维的活生生的具有广泛性和伸缩性的学科。正因为它具有特定的广泛性和伸缩性,它才能去描述自然、社会、人生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丰富性、复杂性,才能做出近似事物本质情况的结论,去指导人们的行动。

易学有没有定理定义?这个问题应该多读几本古典名作,相信是一定能够找到答案的。古籍中的许多歌诀,被人认为是定理定义,也有人照搬后写成了自己的著作。古人的歌诀在使用时,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的,离开条件的限制,那些所谓的定理定义也就不灵不验了。许多学易者,学易十几甚至几十年,到头来仍然对预测学不得要领,照套古人的歌诀,时准时误,很难掌握。于是,感到易学很不科学,甚至跟着别人一起叫易学为“伪科学”。

易学虽然法无定法,千变万化,但它仍然是有规律性的。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但他不管怎么变,始终万变不离其宗。易学亦如此,不管它的特性里具有模糊性、随意性、伸缩性,只要你掌握了五行的基本原理,记熟了五行所代表的万物类象,你就似如来佛一样,任它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纵能一个筋斗翻出十万八千里,也终难逃出如来佛的五指掌心。五行的基本原理就是易学的根本。只要你弄懂了五行的基本原理,熟悉了五行所代表的万物类象,你就能将预测学中的模糊性、随意性、伸缩性变成具体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