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简介

 单纯knox530 2017-10-20

临终关怀的起源:

  “临终关怀”在我国是一个新概念,这个词回溯到几百年以前,那时用于描述给虚弱或生病的旅行者以庇护。 在现有的汉语词典中包括《辞海》和《辞源》中均查不到这个条目。它在中文文献中的广泛使用,是从19887月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开始的,迄今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历史。
   临终关怀(Hospice)运动始于英国的圣克里斯多福医院。50年代,英国桑德斯女士(Dame Cicely Saunders)在她长期从事的晚期肿瘤医院中,目睹垂危病人的痛苦,决心改变这一状况。1967年她创办了世界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 —— 圣克里斯多福安宁医院(ST. Christopher's Hospice), 使垂危病人在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过程得到需要的满足和舒适的照顾,从而开启了一门专门研究和从事临终关怀的医学新分科 —— 安宁疗护( Hospice care)

 

临终关怀发展简介:

 

1982年香港在天主教医院首先开始了临终服务 。19877月,香港创立了善终服务会。据1997年统计,香港临终关怀中90%为癌症病人,45%死于癌症的病人获得善终服务 。

1986年台湾马偕医院成立了安宁照顾筹划小组。 19902月台北马偕医院建立了第一个临终关怀安宁病房。台湾并且专门为临终关怀立法--- “安宁缓和医疗条例” 。

    19887月国际临终关怀医师学会(AHP)正式成立,首任会长由英国籍临终关怀专家担任,总部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

 

   1988715日,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建立。

    1993年我国成立全国性临终关怀学术组织---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

    在临床实践方面,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各地都纷纷因地制宜地创办了临终关怀服务机构,目前我国大约有100多家临终关怀机构,几千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

    随着临终关怀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一领域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6416日,中国生命关怀协会(Chinese Association for Life Care )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临终关怀学科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继成立了临终关怀学术组织,如英国成立了临终关怀医学会(APM)、临终关怀注册理疗师协会(ACPPC)、临终关怀管理者协会(AHA)、临终关怀牧师协会(AHC)、临终关怀社会学协会(AHSW)、临终关怀志愿者协会(AHVSC),美国成立了全国临终关怀组织(NHO)、美国临终关怀学会(AAH),加拿大成立了全国临终关怀教育委员会(CCPCE),新加坡成立了临终关怀学会(HCA),中国香港成立了善终服务促进会(SPHC)等等。其他欧洲国家也都有自己的组织。

   目前正式出版的国际性临终关怀领域学术杂志有:《临终关怀杂志》(The Hospice Journal)、《临终关怀与姑息治疗杂志》(Journal of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临终关怀》(Hospice)、《临终关怀通讯》(Hospice Bulletin)、《临终医学》(Palliative Care)等。

 

临终关怀的内涵: 

  日本安宁疗护之父——大阪大学柏木哲夫教授,用HOSPICE七个英文字母作字头, 引申出七组字,很贴切的表现了安宁疗护的内涵。

 

  Hospitality 亲切):以亲切的态度面对病人及家属,乃至所有的工作人员。 在安宁病房里特别强调要医护人员不慌不忙的坐在病床边,视线尽量与病人同高,亲切的交谈沟通。

  Organized care 团队照顾):包括医生、护士、社工、宗教师、心理师、药师、营养师、行政人员、义工等人才。

  Symptom control 症状控制):癌症末期病人最需要照顾的症状包括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腹胀、肠闭塞、咳嗽、失眠、排尿障碍、焦虑、沮丧等等,这些都需要工作人员全心对待,以减低病人的痛苦为首要,而不是以治愈疾病延长生命为目标。

  Psychological support精神支持):病人及家属的沮丧、忧郁、失眠或愤恨、怨怒,都需要团队的协助和支持。而灵性的照顾,及宗教的熏陶,往往更能解决病人及家属的问题, 较易度过此困境。

  Individualized care 个人化照顾):以病人为中心的照顾,不但要减少病人的痛苦,并设法完成病人的心愿。

  Communication 沟通):医疗人员、工作人员与病人及家属, 要经常沟通,交换意见。家属与病人更需要亲密的沟通,交代后事,乃至珍重道别。

  Education 教育):不但病家及社会人士,甚至医疗人员,都需要教育,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认同与支持安宁疗护的工作。整个社会要能接受安宁疗护,安详往生,及临终时不作无意义的人工复苏急救措施的理念。

 

临终关怀的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临终关怀所作的界定:

1. 要重视生命,并认为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

2. 临终关怀既不加速死亡(即不作安乐死)也不延后死亡(即临终时不作无谓而痛苦的人工复苏及加护病房延命措施)

3. 提供痛苦和不适症状的解除。

4. 整合病患心理和灵性层面的照顾。

5. 提供病人尽可能地积极生活(安乐活)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一种支持系统。

 

n    临终关怀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发展和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照顾的实践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

n    临终关怀又可分为临终医学、临终护理学、临终心理学、临终关怀伦理学、临终关怀社会学、临终关怀管理学等分支学科。

n    对临终病人实施临终关怀,其目的在于减轻临终病人的心理负担,其中尤其是解除病人对疼痛及死亡的恐惧和不安,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的价值,适应角色的转换,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使病人能在有限的日子里,在人生的最后岁月中,在充满人性温情的氛围中,安祥、宁静、无痛苦、舒适且有尊严地离开人世,达到更理性,更平静地接受死亡。同时,指导家属积极配合医生,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需要各方面给予病人帮助和关怀,达到逝者死而无撼,生者问心无愧的目标。

 

四全或五全的照顾:

 

1.      全人:把病人看作整体的人来照顾、来关怀。

2.      全家:协助家属心理的负担及实际照顾病人的工作的妥善解决。

3.      全程:自病发开始,治疗过程中,往生前后,殡葬事宜乃至家属在丧亲后的哀伤辅导,都在安宁照顾之列。

4.      全队: 这不是一个人所能胜任,而是团队人员全体合作的工作,工作成员必需互相沟通、互相照应。

5.      全社区:希望痛过安宁居家护理的推动,达到【全社区】的照顾,带动整个社区,参与这种彼此关怀的医疗及社会照顾。

 

照顾的方式: 

1. 院内照顾:病人长住安宁病房中,在此往生或待症状改善才出院,必要时可以再住院。

2. 日间照顾:病人于日间来安宁病房,接受必要的医疗与关怀,夜间回家。

3. 居家护理:由安宁医院或安宁疗护团队的医院提供护理及志工人员,到病人家中,协助及指导家属、照顾病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