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咽喉异物,咳不出,咽不下!用这个方子或可帮大忙!

 中医知识学习馆 2017-10-21


 小编导读 

嗓子总觉得有异物,咳不出、咽不下,这种症状大家都有所耳闻。在某药品广告的宣传下,遇到这种症状,大家总会觉得是慢性咽炎在作怪,其实不然。这种症状可能是由于情志引起的!

今天的文章,来自刘渡舟先生的医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症状该如何治疗吧——


[原文]

王某,女,37岁,住北京西城区。1994年8月29日初诊。患者性格内向,素日寡言少语,喜独处而不善与人交往。因家庭琐事烦思忧虑,导致情绪不稳,时悲时恐,悲则欲哭,恐则如人将捕之状。更为痛苦者,自觉有一胶冻块物哽噎咽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心慌,胸闷,头目眩晕,失眠,食少,恶心呕吐,大便日行二次,舌苔白,脉沉弦而滑。

[研读]

从医案中看出,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自觉有一胶冻块物哽噎咽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伴有心慌,胸闷,头目眩晕,失眠,食少,恶心呕吐,大便日行二次,舌苔白,脉沉弦而滑,为情志所致。

《医宗金鉴》云:“咽中如有炙脔,谓咽中如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气病也。”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

患者的主要症状与梅核气相符。梅核气是指咽喉中有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如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其特征。西医称为咽异感症,又常被诊为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该病多发于壮年人,以女性居多。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云:“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这条讲的是,妇人咽中如有异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就是半夏厚朴汤证,当用半夏厚朴汤治疗。

那么,这种异物怎么产生的呢?明·徐彬《金匮要略论注》云:气为积寒所伤,不与血和,血中之气溢而浮于咽中,得水湿之气而凝结难移。妇人血分受寒,多积冷结气,最易得此病,而男子间有之。药用半夏厚朴汤,半夏降逆气,厚朴兼散结,故主之;姜、苓宣至高之滞而下其湿;苏叶味辛气香,色紫性湿,能人阴和血而兼归气于血,则气与血和,不复上浮也。

清·陈元犀《金匮方歌括》云:盖妇人气郁居多,或偶感客邪,依痰凝结,窒塞咽中,如有炙脔状。后人以此汤变其分两,治胸腹满闷呕逆等症,名七气汤,以治七情之病。

以此看来,梅核气确是情志所致,所以女子多得。既然病从情志而来,自然影响其睡眠、饮食、胃口等,因此患者除了梅核气症状外,还伴有胸闷、失眠、食少、恶心呕吐等症。

综上所述,患者应为半夏厚朴汤证。汤方: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服用后还用其他症状,则需进行下一步的辨证施治。


[原文]

辨为肝胆气机不疏,痰气交郁于上之“梅核气”病。治当疏肝解郁,化痰开结。方用柴胡半夏厚朴汤:柴胡16克,黄芩6克,半夏15克,生姜10克,党参8克,炙甘草8克,大枣7枚,厚朴14克,紫苏8克,茯苓20克。服药七剂,咽喉哽噎消失,情绪逐渐稳定,诸症渐愈。继服逍遥丸疏肝补血,以善其后。

[研读]

医案中医生开出的是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笔者认为,当先用半夏厚朴汤更为稳妥,若服用了半夏厚朴汤后仍有恶心呕吐胸闷等症,再考虑用小柴胡汤也不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