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是相对而生、但要绝对而行

 幻圆 2017-10-21


        “道是相对而生,却要绝对而尽”。什么意思呢?


  是说,凡是两个人在一起,就会生出一条道来。譬如父子之间,便生出一条父慈子孝的道来,这是相对而生。可是当父亲的,要只问自己慈没慈,不管儿子孝没孝;同样地,做儿子的,也要只问自己孝没孝,不管父亲慈没慈,这就叫绝对而尽。要是父亲怪儿子不孝,儿子怨父亲不慈,就是互相要道(索取道),而不是“尽道”(实行道)了。道是自己走的,不是向对面人要的。


  所以人只有尽道不要道,才能成道。也只有自身成道才能引领他人上道。如上所说,父若真慈了,子也就自然孝了,反之,亦然.....。


  所谓“理论两平”,是指理是双方的,是互相要道。其实双方的对对错错,恩恩怨怨,有时很难说清,很难平衡。况且有些所谓的理争来争去都是错的。


  有一次在学校看到一个情景:张三和李四正在吵架,见老师过来了,张三抢先一步,理直气壮的说,报告老师,是李四的错,他先骂我了。老师问张三,你也骂了他吗?张三说骂了!老师又问他二人,骂人对不对?二人回答:不对!那么你二人自个评下理,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二人都惭愧地低头不语了。


  现实生活中,类似现象也有太多。人们所争的理往往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谁先错谁后错的问题。包括人们常说的“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话题,其根子也在于,是因为家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地方。


  有道是:愚人争理,智者争错。愚人好争理,是说愚者无理都要争三分,得理更是不饶人。结果是“理”变成了“离”,伤了和气,失掉人气,得了理堵了道;智者争错,是说智者争着认错,担错,结果看起来是输了理但却得了道,得到了人心,赢得了人气。


  大道无形,无处不道。道在心中,心宽路宽。什么是道?道在哪里?道在低处,学会放低自己是道;还有学会吃亏是道;学会包容是道。道在严于律己中;道在宽以待人中;道在无怨的付出中;道在爱的奉献中......


        世人学道不成,病在好高恶下。哪知高处有险,低处安然,就像掘井似的,不往高处去掘,越低才越有水。


        人做事也得这样,要在下边兜底补漏,别人不要的、你捡着,别人不做的、你去做,别人厌恶的、你别嫌,像水的就下,把一切东西全都托起来。不求人知,不恃己长,不言己功,众人宾服你,那才是道。

        人的心里,总是好高,都是爱好。哪知,事全糟在高上、坏在好上,好上、高处哪里有道呢?


        人是正眼没开,把道看错啦!别人不做的、你去做,别人抛弃的、你捡来,那就是德,也就是道。像水的就下,把一切物全托起来,自然归服你,自然服从你,这就叫托底。可惜人都好抢上,不肯就下,所以离道远啦!

        学道先学低,不可著相。


  最后愿所有的朋友都能得道,心中有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