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德

 liuzhong73 2017-10-21
  德(象形字典)
 
 

  [字源解说]:
  德,甲骨文 (行,四通大道) + (直,不曲折,不犹豫),表示大道直行。有的甲骨文 将四通大道“行” 简化为“彳” 。造字本义:看清道路的方向,没有困惑迷误,大道坦然直行。有的金文 加“心” ,突出心胸坦荡的含义。

  ①本义,动词:看清方向,大道直行。 本义只见于古文 
  德,得也。—— 《广雅 · 训诂三》
  君子德车。——《易 · 剥》

  ②形容词:合乎天道的,自得自在的。 义项只见于古文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墨子 · 节用上》
  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礼记 · 玉藻》

  ③名词:合乎天道的思想、方法。 / 道德经    
  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庄子 · 天地》 
  六德六美,德之所以生阴阳天地人与万物也。——《新书 · 道德说》 

  ④名词:符合是非标准的思想品质。 德行 德义 德育 德高望众 / 道德 公德 品德 离心离德 同心同德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 · 梁惠王上》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 · 诸葛亮传》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 · 项羽本纪》 

  ⑤名词:善行,恩惠。 / 感恩戴德 以怨报德。


  《韩非子》解老 第二十
  原文: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得。得者,得身也。
  译文:德是内部所具有的,得是从外部获取的。

  《素书》
  原文: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注释:
  注曰: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于规矩者,得方圆而已矣;求于权衡者,得轻重而已矣。求于德者,无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为君臣父子;昆虫草木得之,以为昆虫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迩之一身,远之万物,无所欲而不得也。
  王氏曰:“阴阳、寒暑运在四时,风雨顺序,滋润万物,是天之德也。天地草木各得所产,飞禽、走兽,各安其居;山川万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也(偏于施惠)。讲明圣人经书,通晓古今事理。安居养性,正心修身,忠于君主,孝于父母,诚信于朋友,是人之德也(偏于内心行为规范)。”

  [解释]:
  所谓德,就是人的所得,就是让万物各得其所,得到它所希望得到的。

  有所求就是欲望,有欲望不能实现,就不是德。可见所谓的“德”,就是“得”,就是使广大民众各得其所,各得其位,各尽其才,使世间的万事万物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满足自己的愿望,但不是据为己有。也就是孔子所希望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性境界。

  但是欲望的实现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不能无原则的索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讲道德的人,尽管费劲心机,欲望终会落空;以道德为立身处世的根基,才能有求必应、心想事成,君臣父子才会各尽其职,各得其位,鱼虫草木才能依从自然规律繁荣生息。只有遵从这样的法则,大欲求必有大成就,小欲求也有小成就,从自身的修养到万事万物,没有不能得到的。


  [转载]感恩天地之德

  宇宙山河、天地日月、花草树木,都有生命。大自然有同体共生的生命,你爱护它,它就有生命;你破坏它,它就会失去生命的用途。

  《礼记》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宇宙天地无始以来,自有其轨则,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类生存于天地之间,要感谢天地赐予的一切,更应该尽力维护这个大环境,以回馈天地之德。

  天地之德有四点:

  第一、感恩天地,生我长我:庄子云:“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我们生于天地之间,最后也回归于天地,应知生活上的所有,都是天地所赐。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一饮一食,一物一用,都应惜福感恩。
  人类、万物,生于天地,长于天地,用于天地。大地是生命之母,虚空是有情之父,所有生命都是赖天地之德,才得以生存与生活。

  第二、感恩天地,育我养我:上苍有好生之德,大自然生长万物,供给人们日常所需。而空气、大地、植物、动物,彼此之间,皆是物物相扣,息息相关,随地砍一棵树,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环境。万物相互供应,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彼此相互消长,怎能不尊重生命,感恩天地的养育之德呢?

  第三、感恩天地,覆我载我:战国时魏武侯乘船游黄河,赞叹:“江山很美,有险峻屏障,魏国何等坚固。”同行的吴起说:“山河天险,固然能保祐国家,但是还需要国君的德行,如夏桀、商纣虽有巩固疆土,没有道德,只有亡国。”所以,天地覆我载我,我们更应该修养道德,为万世后代做更多的好事。

  第四、感恩天地,容我爱我:虚空含藏万物,无论是净、浊、美、丑,天地都不曾拣择嫌弃。天地之间,就属人类耗用最多的资源,也破坏最多的自然景观。人类过多的贪婪自私,终于让大自然反扑,海啸、地震、台风、洪水……种种天灾的警讯,都在提醒我们,不能再一味的予取予求,当记取并珍惜天地无私包容的大爱。

#####################################
  《西周“德治”述要》  武树臣

  《寻找最初的德——对先秦德观念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  武树臣

  上两篇文章对西周德的论述很棒,不过不太同意作者对商德的含义解析。

  作者认为甲骨文 “德”字里,那个大眼睛,是“臣”字,认为德字是“以弓缚首牵引俘虏”。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德字没必要搞成十字路的造型,德字应该参照“俘”字的造型才对。

  商德的基本原始含义应该是:祈求上天指引方向,以上帝和祖先神的名义 出行、行事。到哪里狩猎、战争、通商才能获得钱财物赖以生存。事关国家的获得生存,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从排序之后的架构来看,德的特点有:

  1。直接引入概念。说明德不是新造的概念,商,周早已很普遍,老子每必要特别解释,他所专门提到的是按“道”的标准拔高的“玄德”。

  2。没有说“德可德非常德”,也没有说“以德莅天下”,也没有说“大德之容,惟道是从”。“道”才能称为“大”。德从于道。

  3。道可生,可杀,德不杀,德是蓄之,显然德是好指东西。玄德就是最好的,上善的东西

  4。德篇普遍和“心”字有关系,就是说最终的德是落实到人心里面的。


  德,君王贵族专用。祭祀不是普通人民群众能搞的。商代的德,看到起来大致有祭祀上神先祖指引方向、作为(战争、通商)行动指南,以有所获得之意。其义偏重于外在的正确行为方向指导。

  周代发挥了德的内涵,在德字里增加了“心”,强调德的心灵作用,其义偏重于内在的思想觉悟、内心正确行为规范操守。治国理政广泛提倡德治,施恩于民,目的是归化人心。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所以德的大致意思是:内心坚持操守,外行正确之道,普惠世间万民。

  老子向上思索,给出了道的概念,解决了天地之根的问题,解决了屈原《天问》的疑惑。往下解决了人伦社会品德的普世标准问题,以天地之道为锚,为终极参照系。把德的含义给升华拔高一下,下德 ---〉 玄德。

  再来看德篇,德篇主要几个方面意思,体现问题,参照标准问题,对象问题等。

  1.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首先感性的讲了什么是真正的“德”的容貌,重新定义德的标准,区别于当时的俗德。真正的德,从于道,同于道。

  2.玄德,从施与角度上,要效法道无形无私广泛施惠于万物、万民。

  3.常德,从总体方法上,如何治理社会。为天下溪谷,圣人用朴为官长,行人伦之德,爱国治民,治理社会。(大致上,天地=自然万物 天下=社会人民)

  4.从实施效果上,评价常德与俗德、仁、义、礼治等的区别。

  5.从具体操作方法上,无为,专气致柔,抱一,德信,德善,去智,去欲,修身等

ps  人常说要修道,得道。。。
  德,在心为德,倒是可以修一修
  道是世界本体,独立而不改,怎么修?
  得道,道是蛋糕吗,可以据为己有,或者上去咬一口?
  道大小惚恍,淡而无味,人最多是 虚心实腹抱一守静,见天道,守天道而已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耶。古人讲的很明白了



  1.德大致2个主要含义,

  (1)获得好处 (2)内在规范

  当然循守内在规范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获得。天伦万物有所得,人伦万民有所得。

  万物道生,虽然生不由己,但是后天内在规范特性是其继续存在的根本。

  所谓内在规范,是物赖以存在的内部结构特质(区别于其它物)、维持内部平衡(静态、动态平衡)的规范。比如阴阳、五行特质。也包括人的心灵精神特质、思想行为规范等。

  广义上讲,道生万物,施惠于万物,万物普遍获得好处,万物有所得,道的作用表现结果从受于者角度评价谓之有玄德。及至人类社会,圣人遵内心操守,合道以行事,施惠于万民,万民有所得,利而不害,也谓之有玄德。

  2.关系、对象不同,分为施与者和受于者。分为:自然天伦之德,社会人伦之德。

  ------------- 施与者 ---------------- 受于者

  天伦之德----- 道 -------------------- 万物(人)

  人伦之德----- 圣人/先祖 ------------ 百姓人民/后代

  德有获得好处感恩之意义,道施惠与万物,谓之天伦之玄德,圣人施惠与万民谓之人伦之玄德。

  天伦之玄德----道生万物,善利万物,利而不害,施与而不争。万物获得好处,则道有玄德----好生之德,施与之德,不争之德,衣养万物之德。

  从人的角度评价:给予vs得到。“德”主要从受于者的角度评价施与者的美好行为,对受于者而言是美好的获得。如果从施与者(道)角度评价就是美好的失去。对于施与者(道)而言是无争的,也不需要被评价,无得也无失。以人的概念来描述这种大道的行为体现,谓之玄德。即使人类不存在,道之玄德依然存在。描述不描述,它就在那里,既不知道有人在描述它,也不受任何影响,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人伦之玄德----圣人尊道贵德,无为不言,为而不争,善利万民,百姓普遍获得好处,则圣人有玄德。族群长生不灭代代传承,总有施与者和受于者,圣人要做无私的施与者,善抱不脱,持之以恒。施与受于不可割裂,伟大的施与者,无私反而成其私,后其身而身先,必然终会有所得,得到天下人心归服。

  51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65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51是道之玄德,65是圣人之玄德,都是施与者。) 

  作用范围: 道可以施与,圣人、先祖也可以施与。施与范围大小时间长短效果等等会有分别。普通人主要是作为受于者,当然也可以是施与者,可以施惠与人,家,乡,国,这些只是德之范围广度的不同。广泛惠及天下万物、万民,作用深也远也,才算是玄德。个人好心做好事帮助别人是一时小德(私德、公德只是是人伦社会范围大小的不同)。普通人即使内心有德,或不一定能行,或行而惠及一方,不能达于万民。圣人之玄德、常德是真正惠及万民、万世不竭。

  施与者,受于者都需要心灵行为规范。施与者遵守心灵、行为操守规范,可以利而不害,无为而无不为,无微不至,广泛施惠与万物;授予者遵守心灵、行为规范,可以有利于长久的获得好处。

  常德是对圣人级别施与者而言的。常德是指人类社会的广远恒久的人伦之德,爱国治民,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上德是常德的行为方法和结果,上德就是:最好的规范就是没有规范,纯朴而自然,无招胜有招。

  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受自然之施与,又受社会之施与。社会之施与又分外部之施与精神之施与。道之自然施与+社会外部施与 可以均衡民众外在物质利益,精神之施与 可以均衡和谐民众内在精神。外部施与和精神施与两者所循的对象和规律也是不一样的。

  人伦玄德 重在 施与/授予 角度行为描述;常德 重在 实施的总体方法论。


  3.德治对象主要是人伦社会之德。重在人的内心行为规范。

  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出生后,分裂为个体即有内外之别,皆有其内在结构运动、行为规范,外在运动相互作用行为规范。失去规范,物也将内外失去平衡而灭亡;失去规范则小不利于个体获得,大不利于整体系统获得。个体尊守某种内在规范有利于个体长久的获得,可称为个体之德。不同个体内在规范也会有所不同,相合于道方为善者。道平衡约束外在,德平衡约束内在,万物出生后,就受道,德的双重作用养成,其行受到内心和外部双重规范约束。万物无心、有行,内、外行为相对容易达到一致,相对比较容易合于道德。

  引申到人类社会的视角,人比较特别,域中四大,人居其一,人为万物之灵,有心、有行,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既要遵从自然规律生老病死,也要遵从精神规律喜怒哀乐欲望,既受自然之施与,也受社会人伦之施与。人的内外行为差异大,主观能动性很大,行的根本推动力在心,只靠外部推动力不够,需发自内心而行之。人的内在规范相比于万物的内在规范就更为重要。

  老子既论道之玄德--天伦之德,更主要还是说人伦内心之德,人心需要教化,以施惠于万民内心,达万民和平安乐。人是世界的主角,通观德篇,章节大部分都与“心”字相关,德治的主要内容更多论述对人的心灵之治,以利于帝王归化民心。对帝王要求赤子之心以百姓心为心,对百姓要求去除争斗的巧智和欲望。

  道生人之体,德育人之心。守道万物将自化,万物德自从之。但人心不易自化,以德育人心尤其重要。从甲骨文“德”字看,是和正确行路有关,要看得正,行得直。目的是约束外在的行最终得到好的结果。到了金文,又加了心,应该是古人认识到,人的心和行不容易达到一致,行要靠心来指导,更加注重心灵内在约束规范。

  道生之,德畜之。是先天和后天问题。人伦之德是有利于后天成长的心灵、行为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心指导行,心行一致相合于道,人伦之德合天伦之德。则人民百姓可以获得普遍长久的好处。


  4.什么是好?好、善的根本参照标准是什么。

  什么是真正的好、善?怎样才能走正道?一个人、一群人说了不算,老子为我们找到了终极参照物“道”。老子指出:应取法天地,上善若水,以道为终极标杆,那样才是真好。

  效法自然之道,利而不害,象水一样善利万物,而非一人一族一体之利,与整体而言获得的好处多,害处少,就是好;获得的好处是广泛的普遍的,深远的长久的就是好。如水那样利万物而不争、心善渊与善仁的心灵行为操守,才是真正的善人和善行。对施与者而言就是有施与之德不争之德。老子提出的是适合于治理全球的大道。

  只从个别群体所得好处的角度来评价善和不善是盲视的。关键是找到终极的评价参照物。道可生可杀,促万物和谐,没有道理只能得到不能损失。普通的 “德”得到局部的好处,利己可能损人。若不效法自然,只想得到好处,对自己有利,人心就容易起欲望,祸莫大于不知足。族群的长远利益相合于道才能长生不灭。如果人类的暂时的好处过大就逆天了,物壮则老,强梁者不得其死。

  老子建议把人获得好处和自然统一起来,顺天之道从而达到天人和谐。学习“道”中体现的玄德,人之德效法自然之德,象道施与万物那样,圣人施惠与万民,规范心灵指导行动,这样获得的好处最普遍最和谐最长久。

  5.有了好的参照系标准行为规范,对人民怎么做可以得到好的结果呢?

  怎么做,做哪些好事,才是真正的大德,才能让人民真正的获得益处更多。圣人de做法:常德,德善,德信,无为无智无欲,民复纯朴。。。。。。圣人以百姓心为心,为人民服务,为民奉献,为民造福。以其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施惠与万民,天人和谐;施惠与心灵,返璞归真。最终达到物质、心灵双重的均同,平等。

  所谓获得好处,在百姓个人是以其私心主观评价的,多少算多,多少算少,什么算好。心里欲望一起,则永无止境,多少物质也填不满,永远都不足,即使偶尔满足一个欲望,人们很快厌倦,又产生其他欲望,矛盾就没有办法解决,真正抓住问题牛鼻子就是治心,五官的快乐短暂易逝,纯朴知足常乐是真幸福。

  道莅天下,利而不害,人心却未必顺服。因为人心不知足之欲望。还需要解决人心的问题。道治消除外在不足有余,解决物质问题,德治纯洁心灵,解决精神问题,物有限而欲望无穷,消除不足、怨恨、智慧攀比争夺的心思。创造一个不攀比不智巧不贪欲的精神大环境,好风气,就是最大限度的造福人民。人民能纯朴知足,幸福安乐,长生久视,永葆太平,此为圣人之大德。自私小人是不能理解的。

  圣人的善是依乎“道”,玄德所施与百姓的好处对系统整体而言是最好的,最长远的,关乎整体长远利益的。作为每个老百姓个体,依据却不是“道”,是凭自己私心主观依据评价个人得失多少,众口难调,个体之心如果被欲望驱使奴役就永不满足,就不能理解圣人所施与的大道广德的淡而无味、细水长流。须使百姓心灵解放出来,不要被欲望所奴役。

  客观的有余不足,是由道说了算,圣人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少去干涉。人心欲望的不足,圣人不言之教以德育化之。守道,则民自均,这是外在物质的均,平衡了系统整体的有余和不足,属于系统客观的评价标准,老百姓对于获得的足与不足有自己主观的评价标准,心灵的欲望标准是无止境的,要纯化百姓心灵降低欲望智巧标准,这是内在的精神欲望的均,把两种标准统一起来,统一向自然之道看齐,达到普遍的知足而常乐。

  老子说我言甚易知,甚易行。老子的要求并不难懂,不需要开悟。圣人、百姓尊道贵德,民族族群可以安乐和平而长存不殆。老子的图景对于已经习惯了贪图享乐的人们仿佛过于残忍:淡而无味,大象无形,仿佛失去了想象、希望、邪乐趣。

  人皆自私(厚此薄彼),竞相争夺(不知足而好为之),好奇(民好径),感官享受(乐与饵,五色五味厚生)。人的本性都是贪图享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五色无味享受过了就很难忘记,人的大脑是有记忆的,身体的细胞是有记忆的,返璞归真很难做到,不如一开始就质朴无欲,相忘于江湖。好色之人怎么能理解简单朴素之乐呢。人们普遍肆意挥霍绽放,就是物极必反危到临头。老子给的建议是建设全民质朴若渝长久幸福生活的上德社会,这也是适于全人类的解决方案。其言易知,不易行。需要善建者长期的坚持不拔,无私的奉献建设才能达到吧。

俗人说大家好才是真好,老子说尊道贵德才是真好。人类才能长生久视,人民才能真幸福。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最朴素的道德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