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为什么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

 qweasdzxcrty 2017-10-22

首先申明一点,笔者仅就明清时期的秀才、举人情况进行说明,而且也似乎只有明清时期才不会有“穷举人”。明清时期,科举有秀才、举人、进士三级(郭培贵老师曾有科举“五级论”观点,在此仅采取传统“三级论”观点)。

秀才也即生员,是步入科举之路的第一步。明清时期,成为生员要首先成为童生,童生入学在明初无限额,之后始按大、中、小三等定额招生,童生要参加岁、科两试,通过考试者方成为生员。这个过程无疑是痛苦的,和当今高中生参加高考类似。蒲松龄曾在《聊斋志异》中形象地描述了其过程:似丐,似囚,似秋末之冷蜂,似出笼之病鸟,似被絷之猱,似甘毒之蝇,似破卵之鸠。但一旦成为生员,一方面享受廪粮、膏火等物质资助,另一方面也享有免役等种种特权,包括见官不跪等。

而有这些特权,为什么还会称为“穷秀才”呢?“蜗庐败敝,风雨莫蔽;褛裂草具,寒饿交谪”这是明代史料中关于秀才贫困情况的记载。但其实,“穷”只是相对而言,贫困的多数是生员中的“增广生”和“附生”。这里就不得不提及生员的等级。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为廪膳生。明初时生员有定额,数量较少,所以皆食廪。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多,生员的名额也逐渐增多,这些后来增加的生员就被称作'增广生员',也简称'增生'。后又在规定的数额之外增加人数,附于诸生之末,谓之'附学生员',又简称'附生'。其晋升规则是,凡初入学者都称为附生,然后在岁﹑科两试中按照成绩的高低递补增生、廪生。但廪生和增生是有数额限制的,只有空缺时才能递补。三者中,以廪生待遇最高。

《儒林外史》中匡秀才

举人牌匾

注:图片均来自百度百科,侵权请删除。

接下来再来看举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明清时期的举人与之前的举人是不同的,如宋代的举人是没有功名的,在参加礼部会试落选之后,仍然需要再次参加乡试,之后方可参加下次会试。但明清举人不同,明清举人已经具备了入仕的资格,成为举人,可以选择做官,也可以选择继续参加会试,且会试落榜之后可以连续不断参加。

到这里,就应该有所明白,为什么只有“穷秀才”而没有“穷举人”的说法。因为明清的举人是可以做官的,官小一点可以做一县教育,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局长,高一点可以为一方父母官,相当于今县长,能够有官俸等收入,所以他们的经济状况就比秀才好了很多。计六奇《明季北略》中的记载也很好说明秀才和举人之间的不同:“尝见青衿子,朝不谋夕。一叨乡荐,便无穷举人。及登甲科,遂钟鸣鼎食,肥马轻裘,非数百万则数十万,试思此胡为来哉?”而最经典的是《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作秀才时的穷困潦倒,而一旦成为举人,地方士绅等都极力结交巴结。张仲礼统计过清代官员的收入,其中一个高级官员,比如一个巡抚,估计其年收入约为18万两银子;重要的地方行政官员,比如知县,约为3万两银子;一个学官约为1500两银子;一个为地方高级官员服务的幕僚亦有1500两银子,但若为知县服务,则为250两银子。陈宝良先生也计算过明代官员的收入:“在明代,一个塾师必须每年挣得金50两,方可维持在京城全家整年的生活。而一个新中进士,刚刚步入京城仕途,其岁费,最节俭者亦需100 两银子,一般岁费300两,最多者有达六七百两者。一个生员,一年所得廪膳银,多者仅18两,维持一家生活尚属勉强,更遑论与新中进士相比!”其实,以现在学生状态来说,仅就个人收入来论,一个本科生的收入来源很有限,而每年的奖学金也就固定人数,不能拿奖学金者多数只能依靠家庭,而硕士生一般每月仅有五百元,但相对本科生已经很高了,而至于博士生,一般每月至少2000元。

再从身份地位上来看,明清时期,秀才数量是逐渐增加的,其实际的社会地位在地方社会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就像范进在中举之前常被大骂一样。但举人不一样,其名额始终是有限制的。明代生员中举比例多为三十取一,其中举率大约为3.3%,且此中举率仅为参加乡试生员中举比例,并非在学生员中举比例。 在清代前期,举人录取率降至1:80,至清中后期,录取率甚至低于1:100。所以,举人实际社会地位比秀才高的多,也因此很少有人敢对举人不敬,“穷举人”的说法也就不复存在。

综上,相对秀才来说,举人无论在收入还是在社会地位上都比秀才高很多,也因此很难有“穷举人”的说法。

(文章参考了陈宝良老师《明代生员层的经济特权及其贫困化》、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中国绅士>续篇》等文章、书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