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研究(连载五)

 自学中医的医馆 2017-10-25 发布于河南

连载五

金匮要略研究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疟疾(malaria)又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蚊叮咬传播的污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因原虫株、感染程度、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临床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不一。
早先有金鸡纳霜或奎宁的西药治疗疟疾,现今有中国人从中药里提纯出了青蒿素治疗疟疾。
古人或金匮要略年代的“疟病”不一定相当于如今的疟疾,应该是周期性发热恶寒病的统称吧。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解读

首提疟病的脉症,以及治疗方法:下、温、发汗、针灸以及吐等。

而现代人的疟疾,就特指了:感染疟原虫所引起急性传染病。

疟疾现代人的认识是:现代研究: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少见,近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解读:

1、本条是讲病疟,半月或一个月就该痊愈了。如果没有痊愈,就不是疟疾,就是“结为癥瘕,名曰疟母”。

2、“=癥瘕”

古人(金匮要略时代的人)把“癥瘕”有阵发性发热恶寒症状的归入“疟病”的一种。

所以本条是讲“癥瘕”的治疗的。

现代也基本认可,鳖甲煎丸,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用于胁下癥块。

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铄脱肉。

解读:本条没有给出治法;

本条讲“瘅疟”,是但热不寒的症状,既然命名为“疟”,肯定是周期性发热的疾病。有名称而无治法,是当年没有有效的治疗该病方法;应该是难治的病患了;从“消铄脱肉”的结果来看,该是结核类疾患?

   不知道西医该如何命名与治疗。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解读:

既然是命名为“温疟”,该是一阵一阵的发热,再加上有“骨节疼烦,时呕”,治疗以“白虎加桂枝汤”。

   应该属阳明病吧。以现代的意义上的“疟疾”不搭界。
 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
附《外台秘要》方
牡蛎汤 治牡疟。

 解读:

周期性发热发冷的疾病,但以发热轻微发冷重,命名为“牡疟”。治疗则以“蜀漆散”。

牡蛎汤配方含有属于蜀漆,应该有效吧。

附方是不是有“验方”性质?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 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姜桂汤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

解读:

以上属于“验方”性质。

现代研究证实,柴胡类方剂对“疟原虫”没有杀死作用。柴胡类方剂治疗的“往来寒热”不属于疟疾病的性质。故柴胡类没有治疗疟疾的作用。

以上为金匮要略年代对“疟病”的认识以及治疗方法。
现代提起“疟病”,一般都是传染性疾病的“疟疾”。故古今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两者无法一致。
疟疾仍然是当今人类的最大杀手之一。“疟疾”一词在拉丁语中的含义是“坏的空气”,甚至古罗马人就意识到应避开某些沼泽地区的瘴气。但是,疟疾并不是由带病菌的空气,而是由不流动的水中所繁殖的蚊子造成的。

最后,以屠呦呦团队研究以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来说明中医治疗疟疾的有效性;但在金匮要略以前的治疗效果并不好,或者概念不同。

屠呦呦(19301230——)女,药学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后为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 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20118月,因发现青蒿素获得拉斯克医学奖临床医学研究奖。2012116日,《纽约时报》发表长篇文章称,青蒿素的发现是对抗疟疾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但拉斯克奖只授予屠呦呦一人也引起了多名研究者的质疑。2015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201615日,屠呦呦获得小行星永久命名。201719日,获得2016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医要大发展,就要对中医进行一定的规范。

热烈祝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10-2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