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的“九曲珠”是啥东西?

 武道网 2020-07-02

 

   【太极】中国最受欢迎的太极文化类公众号    

文 | 陈雄

 编辑 | 鹿鸣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附注:亦有把“无微不到”写成“无往不利”的版本,都是“气遍身躯之谓”的意思)”语出王宗岳的《十三势行功心解》,《十三势行功心解》又称《王宗岳先生行功论》或称《打手要言》。“九曲珠”的称谓是源于《祖庭事苑》,这个典故是这样说的:孔子困于陈的时候,得到一颗九曲珠,却因为珠孔非常细小,而且内部像迷宫一样曲折,孔子用手拿线无法穿过,有两位桑间女子教孔子用蜜涂在线上,利用蚂蚁搬蜜的特性,将细线穿过九曲珠。太极拳中的“九曲珠”是啥东西?大致上有三个说法:一是指拳节、腕节、肘节、肩节、脊节、腰节、胯节、膝节、踝节;二是指人的肘、肩、膝、胯的八个关节与腰共成九个大的关节;三是指腰、脊、胯、肩、颈、膝、肘、踝、腕九大关节。看表述是有点差别,其实指引练拳方向的意思还是一样的。太极拳初学者倘若纠缠于字眼就有碍于练拳了,资深的太极拳爱好者是懂的,比如颈节松不到位,不通不活不灵,怎能练好虚领顶劲呢?所以说,把“九曲珠”解读为劲力的传递之要道、内气经过的身体部位就行了。

有些弟子和网络学生问我:“颈有颈椎,腰有腰椎,怎么说成颈节、腰节了,算是关节吗?”有关人体解剖的书本对颈椎、腰椎的结构分别是这样说的:“腰椎lumbar vertebrae: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椎孔呈三角形。上、下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呈矢状位。上关节突的后缘有一卵圆形的隆起,称乳突。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之间为寰枢关节,无椎间盘;颈椎的椎间关节。包括普通颈椎的关节突关节钩。从第二颈椎至第一胸椎共有六个椎间盘。一般情况下,颈椎的前屈、后伸(俗称低头、仰头)分别为45°颈椎的前屈、后伸运动是上下椎体的椎间关节前后滑动的结果。”由此可见颈椎、腰椎也算是关节的,先贤说得对。

对于在初级阶段的练拳者来说,是难以体悟到“行气如九曲珠”的,更谈不上“无微不至”了。我的北海弟子梁洲在同门交流时说:“管它称九曲珠还是十曲珠,练功习拳如能在下沉上传的劲路中既节节贯串又顺畅就好!”不过朝着尽量松透松净的方向去练功习拳,是能距“行气如九曲珠”越来越近的。“九曲珠”是啥已说清楚了,如何理解认识“行气”呢?从鼻或口至下丹田腹腔的呼吸,是不难体悟到所谓的“行气”;然而从下丹田腹腔流向四肢乃至全身的“行气”,则难以体悟到了,对“行气”感到有点玄。有位老练家说:“气在古代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从某个视角来看,内在行气的感觉就是血流通的感觉”,老练家的话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就血与气关系上说,血就是气,气就是血。内家拳名家薛颠在他书中说了一段话的大意是:空气中有氧气,吸进去以后会跟血液结合,气血合一,一起循环全身。我以为依老练家和薛颠的意思去体悟“行气”就没有那么玄了。心静体松是内气运行的前提,得松透松净才能“行气如九曲珠”。

杨澄甫宗师在《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文中注释:“行气如九曲节者,乃所有之关节均须顺遂圆滑如珠,行气九节之中,即所谓节节贯串之功也,决无微料棱角玫不便之处,是为至要也。” 在太极拳的修炼中,由于个人理解不同,因此所得感受也不相同,对于这样高深境界的认识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还整理几位太极拳明师对于“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的解读,供太极拳初学者研练参考,如下所述:

有一种说法是:经过长期练拳将九大关节练得毫无阻滞、灵活圆润的以内气贯穿而形成为“九曲珠”,无微不至,气达四稍,这是太极拳内劲的较高层次。

前几年我在网文看到有人在“内功劲法”中提出了“九曲珠”的功夫,对此指出:“想象周身的动作好象是由一条线串起来的九个珠子的运动。第一颗在踝、第二颗在膝、第三颗在胯、第四颗在腰、第五颗在中心、第六颗在劲源、第七颗在肩、第八颗在肘、第九颗在腕。中线一紧,这九颗珠子就会挤到一起成为整体;中线一松,这九颗珠子又会松散开来。用珠子的一松一紧来表示肢体的一张一弛。利用这九颗珠子的一张一弛来发放对方。”

张炳炎先生是这样解读“行气如九曲珠”的,他说:“就是在练拳的时候,身体上的关节就像穿在一起的九颗珠子,紧了就成一根直棍,松了就是散乱的一串珠子,松了不行、紧了不行,不紧不松,恰到好处,也就是太极拳讲的‘中庸之道’。”

我在网文看到再有一种说法是:“如,是比喻句,其本体是‘行气’;其喻体是‘九曲珠’。‘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说的是行气须无微不至,行气的结果是无微不至。紧接着括号里边又补充了一句‘原文为气遍身躯之谓’,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行气须无微不至’与‘气遍身躯’是一个意思,这么一来就与九曲珠这个喻体没有什么关系了。九曲珠中的‘九’字,中国古典哲学‘九’为大数,也是概数,非常多的意思。顺着这一思路去解析,九曲珠就是一个珠子里面有一条弯弯曲曲,且弯弯曲曲非常非常多的一条通道,形容他的通道密集程度,关键是一条完整的通道。如果用太极拳的劲法来分析,说白了就是太极拳的劲路。劲源一个,劲点N的,劲源与劲点之间的通路,就是劲路。从劲源到劲点看似简单的两个端点,但其劲路相当的复杂,复杂程度不亚于传说中的‘九曲珠’。如果从行气效果无微不至来说明,一种是方法是哪里都照顾到,无微不至,气遍身躯,哪里都关注到,但那样是很难练出来的;另一种方法是抓住关键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也是一种无微不至,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四梢中,甲为筋梢,有‘梢’必有‘根’,人人都知道筋的梢在哪里,但没有人知道筋的根在哪里。想无微不至的关注梢节,最好的方法就是动其根节,就像一棵大树那样,你动一片叶子是没有办法让其它所有的叶子动的,只有动了树干才能动所有的树叶。”

我以为“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 这个较高境界从外形姿势动作上是不好看不出来的,而在练者打拳时可以体验到“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的自然顺遂感觉,尤其是推手时明显体验到“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的劲顺气和感觉。

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太极》微信公众号 微信:taijichanyi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