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中医角度分析失眠的病机(二)营卫失和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17-10-25 发布于北京

对营卫失和病机的发挥

《黄帝内经》中强调营卫气血 调和,经脉畅通则正常寤寐。后世医家将营卫不和所致失眠的 病机发挥为气血亏虚、痰瘀阻滞等。

从中医角度分析失眠的病机(二)营卫失和

气血亏虚孙思邈在《千金翼方》提出了妇人产后失眠 论治,曰:“主产后大虚,心悸……夜不得眠,虚烦少气”。王熹 《外台秘要》录有“病后气阴两伤”,症状为“百病之后,虚劳 烦扰,不得眠卧”。

从中医角度分析失眠的病机(二)营卫失和

痰瘀阻滞 人体津血失于转输运化则停滞为病理产物 痰饮、瘀血。痰瘀互结,胶着难化,阻滞脏腑经络,营卫运行失 常,以致寤寐异常。 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用“血府逐瘀汤”治疗不眠, 创从瘀论治失眠的先河。纪涛认为在血府逐瘀汤各种症状中 “夜里梦多,不眠,夜不安”三症与失眠直接相关,另有“胸任 重物、胸不任物、瞀闷、急躁、心跳心忙”等与失眠的发生间接 相关,可以作为医家临床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症的参考指 征。杨丽等认为顽固性失眠的患者中,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压抑,日久导致气滞痰凝。此痰多为“无形之痰”,可闭阻心 神、伤及元神,使人的正常意识、精神活动受到影响,从而加重 失眠,使之治疗更加困难

从中医角度分析失眠的病机(二)营卫失和

下一期:从中医角度分析失眠的病机(三) 对脏腑病机的发挥

点击文章末尾蓝色“了解更多”,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