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材施教

 精有 2017-10-26 发布于江苏


黄诚甫问:“先儒以孔子告颜渊为邦之问,是立万世常行之道,如何?”

先生曰:“颜子具体圣人。其于为邦的大本大原,都已完备。夫子平日知之已深,到此都不必言,只就制度文为上说。此等处亦不可忽略,须要是如此方尽善。又不可因自己本领是当了,便于防范上疏阔,须是要‘放郑声,远佞人’。盖颜子是个克己向里德上用心的人。孔子恐其外面未节,或有疏略,故就他不足处帮补说。若在他人,须告以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达道九经,及诚身许多工夫,方始做得这个,方是万世常行之道。不然,只去行了夏时,乘了殷辂,服了周冕,作了《韶》舞,天下便治得?后人但见颜子是孔门第一人,又问个为邦,便把做天大事看了。”

 

佐藤一斋云:“孔子于颜子,却就制度文为防范上说。与《大学》第十章‘平天下絜矩’已下,只说用人理财,都在外面末节上一般。”

东正纯云:“孔子于颜渊问仁(《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第一章),克己复礼,从本源上说之。至其为邦之问,则本源已彻。故举制度防范文为节目之事告之。此是正说。若夫事事物尽其理,则达道九经与仁义道德,初无二致。此是推说。后人往往倒看。恐不免义袭(义袭,见第八十四条,注二)之累也。”

但衡今云:“阳明不把此等事物当天大事看。故视宸濠之坚甲利兵为蔽朽,而一战成禽。此其学术精到处。读此可以开拓心胸。汉学宋学,优劣可知矣。但形器之拔,亦未可忽也。”

捷案:宸濠作反,阳明起兵讨之。不旬日而擒濠。事详《年谱》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汉学重文字形器,宋儒重心性,各有长短。

 

①黄诚甫。参看第一一三条,注一。

②颜渊。参看第七十七条,注一。

③为邦。《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十章云:“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帝舜之乐)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危险)。’”

④常行之道。朱子《论语集注》注《卫灵公》第十五章引程子曰:“盖三代之制,皆因时损益。及其久也,不能无弊。周衰,圣人不作。故孔子斟酌先王之礼,立万世常行之道,发此以为之兆尔。”程子当指伊川。其语查不见《二程遗书》《外书》《粹言》。而《伊川经说》说《论语》至《子罕篇》第九上。然伊川云:“故三代损益文质,随时之宜。若孔子所立之法,乃通万世不易之法。孔子于他处亦不见说。独答颜回云云行夏之时。……此是于四代中举一个法式。其详细虽不可见。而孔子但示其大法,使后人就上修之。”(《二程遗书》卷十七,页一上)又云:“或文或质,因袭损益。其变既极,其法既详。于是孔子参酌其宜,以为为百王法度之中。但颜渊问为邦,圣人对之以行夏之时。……则是大抵圣人以道不得用,故考古验今。参取百王之中,制断之以义也。”(《二程遗书》卷十八,页四十七上下)意皆同。岂朱子述其意耶?

⑤具体。《孟子·公孙丑》第二上,第二章云:“颜渊,则具体而微。”言有圣人之全体,但未广大。

⑥九经。《中庸》第二十章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译文】

黄诚甫问:“《论语》中,孔子回答颜回关于治国的问题,先儒认为它确立了万世常行之道,这种认识对吗?”

先生说:“颜回具有圣人的全体素质,对于治国的根本问题,他已彻底掌握了。孔子平时对他十分了解,在这里孔子没必要再多说,只是就典章制度上讲的,这些也不能忽视,只有如孔子所说的那样才是完善。也不能因自己具备这些本领而疏于防范,还应该‘放郑声,远佞人’。因为颜回是一个性格内向、注重道德修养之人,孔子忧虑他忽视了外在的细节,因此就他的不足处加以提示。如果是别人,孔子也许会告诉他,比如:‘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达道’、‘九经’及‘诚身’等诸多工夫,如此才能去治国,这方是万世常行之道。不然,只去用夏代历法、乘商代车舆、穿周代礼服、享舜时韶乐,天下岂能大治?后世人只明白颜回是孔门第一高徒,而他又问了一个怎样治国的问题,就把孔子的回答看作天大的事情。”

 


此为传习录连载第1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