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本互联网时代的工作生活必读书

 昵称535749 2017-10-27 发布于辽宁


最近把四本跟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有关的书连起来读,我觉得它们的确解决了困扰我们的很多问题。我把它们叫「互联网时代的个人四书」。

编者按:本文转发自微信公众号“思维的乐趣”(mindmeters),作者:方军;36氪经授权转发。

最近把四本跟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有关的书连起来读,我觉得它们的确解决了困扰我们的很多问题。

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该如何工作与生活?

四本书分别应对我们遇到的四种问题,我因而把它们叫「互联网时代的个人四书」。

深度工作

第一种困境是,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干扰,我们不断地在看微信、刷朋友圈、写微博。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随时在线,便利和干扰同步而来。

这带来的是,我们丧失了长时间、专注的能力,当我们要准备一个方案,当我们要写一个报告,我们想各种借口拖延。

如果你有这种问题,你可以跟我们一起读读《深度工作》。

4本互联网时代的工作生活必读书

相关图书:《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

稀缺陷阱

第二种困境是,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变得越来越忙,互联网加剧了这一切。

忙,就是缺少时间。你会想说,如果我每天有48小时就好了,我多赶工几天忙过这段就好了。你不可能有48小时,你忙过这段,过一段还会以同样的模式再忙一次。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你没掌握稀缺的逻辑。

导致问题的不只是时间资源的稀缺,稀缺心态带来更大的问题:

我们很多解决稀缺问题的手段,其实让我们进一步稀缺。

只有掌握了「稀缺」的原理,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解决它。

这是我们为什么要读《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的原因。两位作者分别是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把两种稀缺放在一起讨论——

  • 穷,金钱的稀缺;

  • 忙,时间的稀缺。

他们发现了稀缺会对我们的大脑产生影响,改变我们的想法和行为——更通俗地说,影响我们的大脑容量,让我们变笨。

4本互联网时代的工作生活必读书

相关图书:《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更少,但更好

我们遇到的第三种困境是,我们现在追求的东西越来越多,而忘了问一个问题:这个东西,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极简主义,少就是多,是一种理念。而《精要主义》是一种方法,它的理念是:

  • 更少,但更好。

  • 把时间和精力只用于有意义的事。

精要主义是要我们不断地停下来问自己:这个事情值得我投入时间和精力吗?

4本互联网时代的工作生活必读书

相关图书:《精要主义:如何应对拥挤不堪的工作与生活》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我们遇到的第四个困境是,我们发现,只是做好时间计划、管理时间似乎并不够,我们觉得太累了,有点精神疲惫。

《精力管理》这本书也适合互联网时代的人,我们现在的问题不只是时间问题,我们的问题是时间、精力、注意力被极度分散了。

《精力管理》是原来做世界级运动员的训练的专家写的,在他看来,我们应「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要想有最佳的绩效表现,要想有优质的生活,我们应该管理自己的精力。

我们的精力有四种来源:

  • 体能,身体的状态;

  • 情绪,情绪的状态;

  • 思维,我们是否能够专注和乐观;

  • 精神,了解人生的意义。

4本互联网时代的工作生活必读书

相关图书:《精力管理: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这里也推荐更多经典: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
《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格鲁夫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柯维
《幸福的真意》(心流Flow)契克森米哈赖

《深度工作》部分解读

过去几年,大家都意识到了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干扰,也都意识到需要专注。

但是,种种讨论却有意无意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我们不是为专注而专注,我们也不是为刻意练习而刻意练习,我们每天安排时间来深度工作也不是为了锻炼耐力,我们是为了有产出、有成果。

讨论努力比较容易,但讨论成果就难得多,但这才是正确的思路:如果你能用更高的效率做出杰出的成果,那才是真正的高效。

「深度工作」的作者卡尔·纽波特说:

如果你不产出,就不会成功,不管你的技艺多么纯熟,天资多么聪颖。

他也给我们列了一个公式说:

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但我觉得他这个公式还缺了一个要素,那就是优秀的工具,如果你掌握了优秀的工具,效率还会在成倍地提升。也就是说:

高质量工作产出 = 时间×专注度×工具

只有谈了工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和互联网和解,因为互联网不只是带来干扰,消耗我们的时间,互联网带来的是极其强大的工具。

过去,我们可能需要在大量资料中查证某个细节,需要去图书馆反复地找,而现在,可能搜索一下就达到了目的。

这本书的一些观点,包括那本著名的反互联网大作《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它们的不足都在于,把深度工作和互联网对立,过度怀念美好的过去。

我们再看一下那个公式:产出 = 时间 x 专注度 x 工具。关注时间不对的,因为我们的每个人的时间都很有限,我们更应该要关注的其实是专注度、工具和产出

关注这几点,我们才能达到深度工作这本书所说的目标:

系统地培养个人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并由此获得丰富的成果。

可以在喜马拉雅收听方军老师的读书解读,节目名《方军:读懂互联网未来》。作者最近在讨论互联网时代的个人工作与生活四本书:《深度工作》《稀缺》《精要主义》《精力管理》。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36氪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