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承三线精神 助力旅游发展

 无冕之王001 2017-10-28 发布于山东

传承三线精神 助力旅游发展

近年来,蒙阴县不断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充分利用原山东民丰机械厂旧址等三线军工企业遗存,深入挖掘三线精神,打造全国知名的三线军工小镇。

传承三线精神 助力旅游发展

近日,300余名原山东民丰机械厂职工回到了他们曾经工作生活的蒙阴县岱崮镇笊篱坪村,参加《三线军工岁月》山东民丰机械厂实录的新书出版发布会,此书通过民丰人自我讲述的形式,以最寻常的故事,再现了三线军工企业民丰机械厂的建设历史。

传承三线精神 助力旅游发展

《三线军工岁月》这本书的主编,同时也是原山东民丰机械厂经理张志强深情款款的说:“我们这些人是为国家的军工建设,为国家的安全贡献了力量,所以说当二十年以后,当尘封了这段历史以后,我们想不应该把这段历史忘记,怎么能把它保留住,书是最好的保留的方式。”

传承三线精神 助力旅游发展

在“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的年代,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骨干和一大批热血青年毅然背井离乡,来到荒山野岭之中,以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硬是一切从零开始,开创出国防事业的新篇章。

姜竹青也曾是民丰机械厂的一名骨干,现任山东省国防科工办处长,提起当年的点点滴滴,心情万分的激动:“

离开这个地方四十多年了,但是我每每想起这个地方,我都会热泪盈眶,在这个地方的一切,可以说都融入了我的心中”。

传承三线精神 助力旅游发展

岁月流逝,带走了民丰机械厂上千名职工的青春年华,带不走的是留有军工印记的老房子、老物件,留下来的是三线军工人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三线精神。

他们把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军工企业,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没有索取,只有奉献的无私精神。就像原山东民丰机械厂职工徐永生说:“就是我们团结一致的精神,我们亲如一家的情怀,我们民丰厂人就是一家人,这个一家人不光是我们三线战友,民丰的战友, 还有和老百姓的关系,当地政府的关系,这就是亲如一家的感情,这种情怀是永远忘不了的。”

传承三线精神 助力旅游发展

随着近年来我县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2005年山东民丰机械厂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国军工文化园”,院内三线军工洞穴式博物馆、拓展运动基地、实弹射击中心等景点和项目,在今年十一期间,接待游客近7万人。姜竹青说“看看这个地方的变化非常非常的大,当时我走的时候一片荒芜,只有车间机器的轰鸣声,别的地方都是非常非常的荒凉,今天来看看这个地方到处都是一片一片的果园,一片一片的楼房,改变太大太大了。”

通过旅游开发,岱崮地貌的世界地质奇观与三线军工文化两大特色交相辉映、相辅相成,原民丰机械厂主体遗存也得到了全面的修缮、保护,民丰人的精神家园得到重建,三线精神有了新的载体。山东崮乡旅游集团依托独具特色的岱崮地貌,对原三线民丰厂的遗址遗存进行了保护性的修缮和开发利用,创建了军工文化园,将进一步丰富园区业态,打造全国知名的三线军工小镇,助推当地经济发展。(薛文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