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中国冷兵器代名词的吴钩,历史上究竟是钩还是刀?

 HzQ奇皇 2017-10-28 发布于湖北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古人的精神世界里,永远蕴藏着一种侠肝义胆、诗赋情怀的高逸境界。武士即是诗酒籍美名的骚客,诗人也是纵横天下行的任侠。冲涌激荡的豪情壮志需要一种具象化的文化符号来寄寓,再没有比侠客心爱的手中冷兵器更合适的了。



这在武侠文学中无疑会是宝剑,而令人有些不解的是,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则更习惯用“吴钩”来借喻。“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不仅唐诗宋词如此。就连近代的文人名家也继承了这个文化惯例,如青年时代李鸿章的“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 三千里外觅封侯”。近代女侠秋瑾“时局如斯危已甚,闺装愿尔换吴钩”……。


吴钩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让有着侠客豪情的古代诗人如此垂青?



近现代吴钩早已绝迹不见的清代,诗人也许只是遵循的一种文学惯例,他们也不会真正知道吴钩究竟是什么,相信唐宋时代的诗词名家肯定有他们的实实在在的理由,“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显而易见正是他们手把吴钩,壮志难酬的真实感触。吴钩一定是唐宋时期一种形制优美、锋芒犀利、并且便于贴身佩戴、可以时时摩挲把玩的武器。那么,吴钩到底是刀剑?还是钢钩?抑或其他什么兵器?



吴钩之名先秦时代已经很常见。吴钩之吴,指吴越之吴。“钩”则来自名剑“纯钩”。《淮南子.修务》:“夫纯钩,鱼肠之始下型,击则不能断,刺则不能入,及加之砥砺,摩其锋鄂,则水断龙舟,陆团犀甲。”汉书韩延寿传:“作刀剑钩镡”,颜注云:“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又冀遂传“诸持锄钩田器者”,颜注云:“钩,镰也”。是钩形如镰,这些都说明钩是先秦一种形状如圆形镰刀一样的青铜武器,战术原理则是“勾杀”,既使用反曲的内刃钩拦敌人兵器,并且像割草一样切割敌人。是一种后世少见的武器形制。先秦吴钩是有实物可以参考的,陕西临潼秦兵马俑的出土实物就有吴钩。青铜铸成,钩体弯曲,钩身齐头,截面作枣核形,对开两刃。通长71.2厘米,宽2.3~3.3厘米。

 

先秦吴钩,显然这是一种被历史淘汰的古老兵器


然而,作为先秦古老青铜武器的吴钩,汉代铁质兵器彻底取代铜兵之后,就基本已经被历史淘汰,到了隋唐,更是已经“隔代多世”的古老传说。按理说,唐朝应该对吴钩非常陌生,更不会将其作为侠义精神、尚武豪情的指代名称的。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答案应该是在隋唐时期,一定又有了新的形状犹如先秦吴钩一样的圆弧状兵器。被唐朝武士文人都爱不释手,视作爱物,并且用历史上著名的先秦吴钩之名重新命名这种新式武器,不惜将它载入诗画中。那么,唐宋时期的吴钩又是什么类型的兵器呢?是依旧像镰刀一样的钩刃?还是一种只不过刀体弯曲如月芽的弯刀呢?


 


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一段记录:“吴钩,刀名也。刃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此话可以揭示两点,第一,唐宋时期吴钩已经不再是钩,而是刀。第二,这种刀南蛮最爱用,但不能认定只是南蛮才喜欢和使用,那么多唐诗宋词可以告诉我们,唐宋时代的中原人更喜欢。

那么这种以古老吴钩的名字借代命名的唐宋弯刀什么模样呢?没有传世及出土实物的情况下,我们能一览其神秘面容吗?



答案是可以的,我们从蛛丝马迹中获取了解读密码:


唐代《兴唐寺毗沙门天王记》描绘: “毗沙门天王者,佛之臂指也,右扼吴钩,左持宝塔。其旨将以摧群魔,护佛事  ”。这就好办了,看来唐宋时期比比皆是、而且已经有程式化固定模式的毗沙门天王形象中,一定蕴藏着吴钩的秘密。通过对佛教毗沙门天王形象源流的对比发现,唐宋时期的毗沙门天王,都是头戴西域宝冠、身着西域铠甲、背后两条火焰纹“头光”、一手持金刚杵一手托塔、肚脐下横挂一把短弯刀的固定形象。他们的腹下弯刀,无不弧度弯如新月,装饰奢华,委实华美异常。



不仅形态优美,而且佩戴方式特别,是一种西域异族佩戴小刀的方式,横着悬挂与腹部,不仅增添主人的威武,而且可以随手把握,随时可以抽出亮剑!正是一种贴身宝刀的经典形象!这应该就是连无数文人墨客都爱不释手的吴钩宝刀,极有可能这种弯刀和天王的形象一样是外来文化,本来有外来名字,一般唐人不知如何称谓,故而就以他们习惯用在先秦的吴钩来命名。


 

唐朝时代,毗沙门天王还充满西域风格,不是后世中国化的托塔天王形象,许多装束铠甲武器细节还是保留许多独一无二的唐朝时期特征,这件弯刀是唐宋时期吴钩极好的参考

 


这个时期的毗沙门天王绘画作品,都是非常好的吴钩参考资料,细致清晰,逼真度很高,这种形象唐朝以后就逐渐中国化,许多异域色彩事物也消失了,包括吴钩这样的弯刀以及佩带方式



这个时期的石刻作品中也有大量毗沙门天王形象,但必须考虑石刻艺术一种独特的“限制性因素”,就是所有立体性的造型,都需要大量劳动剥凿石块才能表现,所以,这些形象中的吴钩就明显比绘画中的小现代。但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比如可以更多的看到吴钩的独特佩挂方式。还是非常讲究的。


宋代绘画作品中胡人的形象,腹下垂挂的依然是吴钩弯刀(还是对插的双刀),可见吴钩是唐宋时期一种西域引入的胡人弯刀,国人将历史上的“吴钩”之名重新拿来命名它,可见唐宋时期的吴钩并非先秦时代的吴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