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入南非采酿季系列——大结局

 五十州 2017-10-28


导言

生命是真实的,生命是诚挚的,坟墓不是它的终点。—— 【美】朗费罗



采酿季结束回到伦敦,累得倒在床上不吃不喝,足足睡了十一个小时。醒来时,仿佛遥遥已过千年,天昏地暗,海枯石烂。


但之后却整整一周每天都睡不安稳,夜夜梦回南非,主题则清一色全是各种酿酒场景。


梦醒时分,突然想起了老鹰乐队那首《加州旅馆》的经典歌词,You can check out anytime you like, but you can never leave……”


过去的这些日子早已定格成为我生命中非常特别的一段。南非,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拥有三个首都的彩虹之国,在我心中也深深刻下了色彩斑斓的一道。

肆爷版《 漫步【轻摇滚】》 来自东施笑评 02:54

我离开了,但事实上,我永远也走不开了!


美丽风景


南非,地处非洲高原最南端,北有重山环抱,东南西三面环海,大西洋本格拉寒流与印度洋莫桑比克暖流在此汇聚时,整个海面如同开锅似的翻滚,部分海域常有“杀人浪”出现,因此,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地段。



除了好望角,另一处重要地标是开普敦的桌山。亿万年造山运动后矗立在海边,人们亲切地称之为“上帝的餐桌”。


 各种朝向和海拔


各种风土与品种


善解人意的庄主为了帮助我了解各个产区风貌,特意安排了个大惊喜:一次私人高空飞航。


飞在天上瞎聊,才突然得知身边的这位飞行员竟然不满二十岁。欲哭无泪!怎么上了天才告诉我? 我要老司机!


紧接着又发现他竟是南非第一位葡萄酒大师 Cathy van Zyl 的公子。 希望今天小命得保,否则跟他一起有个三长两短肯定酒圈头条了。


刚想着,飞机就往下直线掉了好多米——原来他竟然偷偷关了引擎跟我玩零重力,晕死,有娃在旁就是不省心,唉。

飞越延绵峰峦之时,想起了一天和总酿酒师Jacques在葡萄园里,他说,“有人总讲,南非有什么好,有机会一定要离开。Young, 你好好看看眼前这一切,难道对一个被它养育的人,这真不代表任何意义么?” 


年轻时,总以为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最美的自己在远方;成长后,才明白,家乡的份量——它塑造了自己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美味食物


对于一个南非人,若不知道“Braai”为何意,那可以直接被剥夺公民身份了。


对于一个外来人,入南非第一大忌,是莫要在说“烧烤”时用错词,用错也行,反正一定会有人在一秒钟之内站到你面前来,大声纠正你,“Braai, not BBQ'。


都是烧烤,有啥区别,至于吗?


有!



为了便捷,英美烧烤有时用煤气,而且多以汉堡夹肉为主,高温烤制,外焦里生,这是BBQ


而南非人只用木块或木炭,在温火上慢慢炙烤(grill),耗时长久,但味道正点,这是Braai


Braai对于南非人是不可或缺的,早已成为最重要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一言不合就一起Braai。进入当地超市,整排整排的货架,最好的位子都用来陈列Braai相关的食材,全是上好的辣肠、牛肉、猪肉、羊肉等。


按照传统,Braai由一个男人主导完成,他就是此次的Braai Master,其他男人只能负责陪聊,没有指令不能乱插手帮忙,一切只在Master掌控之下; 而女人们则负责准备面包、色拉和甜点。


美妙时光


第一次被男人陪着去逛街购物,而且上午下午各一名,真是醉了。


第一天上班,酒庄合伙人Edouard把我上下一打量,皱眉道,酒窖里不要穿名牌。我说,都是不要的衣服,不打紧。他坚持说,不行,你得跟我们一样。然后不容分说地拽上我,“走,带你买衣服去”!


农场专卖店里挑完手套,开始试工装袋袋裤。Edouard等在试衣间外,尺寸不对,他就再去找一条给我递进来。一直试到最小号终于可以穿了。放在那里两年都没卖出去,店主开心地给我打了对折。 我也就只能在南非冒充一下蜂腰,一回上海就XL了吧?

我面对的左前方是Jacques, 右前方是Edouard


下午酿酒师Jacques得了空,又带我去买钢头鞋。看他趴在地上把所有鞋盒都翻了个遍,才找到我的“童鞋”尺寸,心里挺感动的。他恨恨地说,别得罪我,否则我就告诉所有人你竟然穿size two!  


一起累趴成狗


一起烈日炙烤中采摘


有一天,去运几吨葡萄,结果路上拖车轮胎坏了,只得硬着头皮甩着鱼尾慢慢开回酒庄。众人看到面目全非的“轮胎”(应该叫钢圈更贴切)后,笑得眼泪都出来了。那是我们最欢乐的一天

另一日,清洗中高压水枪管子突然膨涨成汽球,烫得我根本拿不住,啪一下把它扔在了地上。然后就听到有人喊:“酿酒室电线失火了!” 火苗很旺,烟雾很快弥漫得五米不见人。大家本能的反应竟不是逃命,而是赶紧奔上发酵罐顶拧紧盖子,否则一年辛劳就付之东流了。那是我们最惊恐的一天


整个采酿季最大的感动来自德美。某个炎热的下午,突然接到前台电话,说有人找你。飞奔出门一看,竟然是李德美老师南非访问团特意转道过来探监。有朋自家乡来,不亦乐乎?!远在世界尽头好望角,这样一份旧识探望的情谊,弥足珍贵。

奴家灰头土脸未梳洗,旧友密访叩门声已起


下图是“2017 Women in Wine'全球项目四位姑娘的合影。果然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左二留着长长的蓝指甲,她去的酒庄拿她当女皇,除了送她去住五星酒店就是海滩日光浴,太闲! 右二去的酒庄拿她当女奴,朝四晚九,周末无休,整整28天,不人不鬼,太累!还是中国和日本姑娘运气好些。


美酒潜力


南非工业化量产的廉价葡萄酒在行业内留下的印象,是阻挠它自身发展的硬伤。南非酒是否真的能给我们带来颠覆呢?

 

就在不远的过去,南非酒仍可以用简单粗暴的几句话总结:橡胶塑料味、过熟果酱味、单宁质地粗、品种选择少。而现如今,真相到底是什么?


风土上,南非可谓十分复杂。Stellenbosch的花岗岩、Robertson的石灰石页岩、Elgin的砂石、石英、铁质页岩;地质多样性、昼夜温差度使得众多葡萄品种都能找到相适的环境尽情表现;

 

风格上,从传统的过熟浓郁到勃艮第范儿的精妙收敛,从优质的MCC香槟法起泡酒到晚收甜酒,从法国经典混酿到其它国家的本土品种,从怡人的餐酒到值得陈年的膜拜酒,一应俱全。


理念上,开始更多地重视老藤的保护、运用有机、生物动力等更加尊重自然的种植方法。


刚刚在上海谢幕的南非葡萄酒节上,业内人士在品鉴后都认识到,盲品出南非酒再也不会象过去那样易如反掌了


南非高端独立酒庄联合会(PIWOSA)在他们的环球推广活动中,邀请了伦敦、东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各地顶级侍酒师和盲品高手参加法国经典名庄与南非酒的品鉴游戏。只需在每组(一组五款,共五组)中正确挑出唯一的法国酒,全对者即可赢得飞往南非的免费机票。结果只有一名新加坡同行胜出,难度可见一斑。

今年一月,南非第一位葡萄酒大师 Cathy Van Zyl MW 在三藩市做了一个演讲,我在场,印象特别深,题目是《如果南非酒是位姑娘,你愿意和她约会吗?》


我想,南非酒若是位姑娘,必定是个千面夏娃! 我会毫不犹豫地与她约会,探索她各个角度的魅力!



美好心愿


临行前,朋友们好心劝我,差不多就得了,机灵着点,找机会偷懒休息。


可为什么,很快我就深深地迷上了当地的一切,也爱上了与我并肩作战的同事们。从未想过如何偷奸耍滑,所有人都很玩命,只有一个很简单的想法:要对得起努力生长的每一颗葡萄,尽可能酿出能力所及最好的酒

同事Lucy坐在草地上,笑得艳丽。

可我只是心疼地望着她腿上的乌青。


我也没好到哪里,两天下来腿就没法看了


酒窖里的本土员工长期从事酿造的重体力活,手脚更是伤痕累累,不堪入目。


黑人Terence负责所有酒桶的维护


这是他的手,布满老茧


这是副酿酒师Gerhard的手,各种刮痕数以百计


这样,值得么?就为酿一杯饮品


付出,不只因为理想与激情,这一杯酒里还承载了更深的一份社会责任。大自然的馈赠,经由我们的努力,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我所工作的好望酒庄专门分出一个产品系列,其所有利润都作为员工子女的教育基金。只能出卖苦力的父母,他们的儿女们将会得到上一辈无可想象的教育机会,也许他们会成为一个画家,一名设计师,甚至一位经济学家。


员工的孩子们正在酒庄幼儿园里酣睡


这一个月,于我,远远不止于葡萄酒酿酒技术的学习,更多是在灵性感悟上的升华。


当下的苦难,都是修行。漫步人生,总有一种精神在浮华世代间恒久不变。人生短暂,来不及太多思考,追寻自己的初心,回头来看,心中只会留下感恩。


正如余光中所说,“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紋,总要过后才觉得美”。


注: 

昨天是母亲节,十月怀胎辛苦哺育不易,感恩!

昨天也是东施笑评上线整整一周年,能坚持下来,只因大家不离不弃的陪伴,感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