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定要使中医成为全社会最羡慕、最受尊重的职业之一!

 xyf4345 2017-10-29


优秀中医的诊疗是高智慧的劳动。

一定要使中医成为全社会最羡慕、最受尊重的职业之一。
安徽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王明方曾在《道与法——领导者的智慧》一书中这样写道。

下面这篇文章就摘自其《道与法——领导者的智慧》一书,谨此缅怀这位喜爱中医的官员。

中医药事业发展之法

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作为外行来谈中医,确有“华佗门前卖药方”之感。但是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义不容辞。而扶持之,促进之,总得对上“门道”。由此,我是从哲学看中医,从使命看中医,谈一点想法。

中医发展机遇正向我们走来

中医作为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体系,几千年来呵护着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中医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来传承不衰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正如相关领导人所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在西医广泛发展的背景下,中医不可替代的作用仍然客观存在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人们对西医和中医认识的不断加深,中医的优势呈现着日益凸显的趋势,中医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正向我们走来。

第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必须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振兴。

第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中医更快振兴,中西医更好结合,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及健康服务。

第三,社会转型期,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等压力加大,亚健康人群大量增多,心理方面的问题、疾病也大量增加,都迫切需要中医发挥优势以进行有效调治。

第四,人们对中医在妇女、儿童等疾病治疗上特殊优势的认知日益加深,热切盼望中医为之服务。

第五,“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之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之不孝”。况且,人们养生保健需求日益强烈,这也亟待中医与之适应。

第六,中医“治未病”的“上工”功能的发挥正呈现无比广阔的前景,要求中医尽快振兴起来,担当大任。

第七,当今世界情况更为复杂,竞争愈加激烈,中医的思想方法,也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途径,中医承载的强大认知功能,可以说是认识世界的另一双眼睛。

第八,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己身与心的更好和谐,也需要中医文化的帮助。

第九,国家经济、科技实力的增强,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

总之,我认为人、自然和社会都没有像现在这样热切地期盼着中医药事业快快发展振兴起来。中医药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呼唤,是符合实际的!经过近年来的工作,中医振兴的春潮,已经在神州大地开始涌动起来。

但是,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目前中医药事业自身还难当重任。人才匮乏、服务萎缩、传统缺失、经典疏离、创新不足、中药质次、教育模式与中医人才成长规律不够适应等问题,颇为令人担忧。

党委、政府、部门、业界、社会各方面都要顺应历史期盼,以勇担时代使命的高度责任感,以强力有效的措施,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尽快启动激发中医药事业发展生机与活力的有效举措,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发展中医的理念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确立正确理念。

第一,必须坚定中医信念。在中医如此困难的境遇下,学中医、用中医、发展中医,首要的是必须对中医怀有坚定的信念。这里说的中医信念主要包含四层含意:一是坚信中医功效。中医的功效,已被几千年的实践证明,是客观事实。二是坚信中医理念。三是坚信中医优势。四是坚信中医前景。虽然不时有个别人鼓噪废止中医,但中医正在走向世界,可以说前景广阔,不可估量。

第二,必须弘扬中医精神。传统中医的核心精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那么中医精神包括哪些内容?我认为主要应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天和谐。二是辨证论治。三是仁心仁术。四是济世治病。为什么优秀中医看病都要与病人深入沟通交流?就是帮助病人调养身心。所以说中医不仅仅是为人治病,而且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都有积极意义。可见,中医多美好啊!

第三,必须以疗效为中心。发展中医的一切作为,所有举措一定要围绕疗效、服务疗效、有利疗效,疗效是硬道理。

第四,必须以人才为根本。中医的良好疗效,中医的发展、健康是靠优秀的中医人才实现的。没有一大批、一批批优秀中医人才的成长、涌现,中医的良好疗效就是空的,中医发展也必定是虚的。所以,当前发展中医最首要的、最紧迫的,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

第五,必须以经典为灵魂。中医的学问体现于经典,真谛蕴涵于经典,无经典就无中医。所以发展中医一定要组织、引导、推动、帮助中医校院、中医业界学经典,啃经典,悟经典,通经典,用经典。要让读经、悟经伴随自己的中医人生,构成自己的中医人生,主导自己的中医人生。我以为,真正悟通、读透《黄帝内经》者,不论从事何业,都应是具有高智慧、高境界、高幸福感的人。

第六,必须以教育为基础。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以后,为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的人才需要,教育也规模化了。中国人口众多,需要大量中医人才,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医院校纷纷诞生了。有了中医院校教育,中医队伍开始了大规模培养。但中医人才成长的规律决定中医院校教育的基本职能应是着重教好中医基本理论基础、基本实践技能基础,为日后成长发展打牢深厚的基本功底。包括思想功底、理论功底、实践功底,尤其是要打好中医经典的根底。为此,中医院校要注意总结经验,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通过院校培养出更多有志于中医事业的青年学子、优秀人才。
第七,必须以师传为阶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要成长为真正合格、优秀的中医人才,还必须有阶梯继续攀登前行。这个阶梯就是师传。中医的特殊属性决定,其真正的本领、功夫,要无师自通是很难很难的,最有效的阶梯就是师传,师徒相授要尽量有规模地开展起来。这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务必要以强有力的举措推进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