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涟源文旅:太平桥的前世今生

 谦谦书生 2017-10-30




太平桥分上、下太平桥,和蓝溪桥、星桥一起为蓝田镇的四大古桥,蓝,星两桥座落在穿城而过的涟水河上,而太平桥座落在傍城而去的昇平河上,所以又叫昇平桥。不过大家都习惯了叫太平桥的。


说起太平桥,倒颇有渊源,相传明朝有两秀才赶考途中在此受人帮助才过此河,当时他们发下宏愿,如果考中了即在此修桥,结果双双考中,争着要修桥,后在乡绅的调解下,合修此桥,为纪念两人仕途高升,平步青云,故取名'昇平桥',此河段也称昇平河。后来被洪水冲毁,又在此重建。老人们说得更传奇了,说在重修时桥桩打了又垮,工匠们一时束手无策,说是有一千年蛇精在此修行,莫非是白素贞从雷峰塔下出来后,途经此地看中了这里的风水?后来在一白胡子老倌(涟源人对神仙的称呼)的指点下才打稳桩,并在桥北的不远处修筑一座宝塔,才顺利建成。原来'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是有出处的。


雾朦胧,水朦胧


宝塔现存于蓝田中学内,孤零零地耸立在众多的现代建筑中,已是挂牌的市保级文物,石碑上刻着城北古塔。上的铭文依然清晰可见,上书道光丙午岁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古塔三层六方,釆用青石垒砌,上有精美浮雕。据此推算,太平桥和蓝溪桥修建于同一时期,有记载蓝溪桥是乡绅谭义光首倡捐资修建,想来当时这种善举应是尉然成风,蓝田镇内许多如六十亭,七十亭,八十亭,九十亭这样的让人歇脚消乏的茶亭,也是慈善之举,我八几年还见过九十亭的牌扁。难怪当代的中国首善彭立珊(彭余年)先生也是喝蓝田水长大的。


小时候走亲戚是要经过太平桥的,太平桥是单拱桥,每次看到她,我都会想起赵洲桥,桥上的栏杆比较低矮,桥北的石拱下有一道不小的裂痕,据说是当年那蛇精不满而造成的,所以我每次过桥只走中间,并匆匆而过,生怕那蛇精弄塌了桥,或突然从水中窜出。宝塔在不远处的原光文小学内,不算巍峨,倒也玲珑,亦显得庄重,站在塔前心中凭添几丝敬畏,故会毕恭毕敬做几个揖。




当时这里是蓝田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俗云:蓝田出口太平桥,七里长冲踏马头。新中国成立不久时,一伙会教徒,赤膀坦胸,叫嚣着:刀枪不入,要变天行道。想从这里进城,被县公安中队和民兵一举歼灭。可见这里的位置是多么重要。


上太平桥北正对蓝田中学,择校址的时候,肯定是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才选这里的,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从这里走出,为涟源人民增添了新的光彩。紧邻的太平巷也改变了旧的面貌,除了少数的老房子外,基本上是现代建筑了,桥南几十米处就是蓝田主要干道人民路,五马广场也随着城市建设,几经变易。站在桥上抬首可见上游的涟源桥和人民公园。



围栏上文化气息浓厚

早几年由于裂缝加大,被列为危桥,并发生过学生在此掉入河中的事情,为了过往的安全,老桥拆除重建了,现在原址上修建一座现代化的桥梁。我相信老太平桥会永远都在老蓝田人的心中。


下游不远处是下太平桥,也是一座单拱石桥,当年的水泥三厂就在桥西,它可是为涟源经济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因为环保已不复存在了,原址上行知中学、蓝溪中学和开悦商城一栋栋高耸的现代化建筑,更映衬出古桥的沧桑。桥东的茶厂当年生产的茶叶畅销四海。本来修桥的时候已有一座风水宝塔在这里的,可惜文革中被破坏掉了。



这桥也是蓝田通往外面的一重要通道,听父亲说,文革时造反派们在此发生过武斗。紧邻的一条公路上应该是文革时期修建的'胜利桥',上面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要斗私批修''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标语依然十分清晰。两桥中间的东岸也有一口青石古井和青石码头。石桥、石井、石码头、石板路。典型的古蓝田文化。可惜留下的已经不多了。听一个朋友说,他特别喜欢这里的夜色,皎洁的月光洒在河面上,水中倒映着桥影,微风吹拂岸边的树木,摇曳多姿,梦一般的感觉。我虽然在这里走过十来年,这是我上班的必经之路,却从未领会到这般美景,他日有暇,必当去感略一番。


桥下游不远处,就是蓝田人所说的城隍殿坝,也叫农科所坝,东岸就是农科所,西边是双江街。涟水河和昇平在此交汇,仍称涟水河,一直进湘江入洞庭归大海,这也是当年取名涟源的由来。


涟水弯弯千里长,千里涟水好风光,风吹着少年歌声起,我爱涟源好地方。哎,风吹着少年歌声起,我爱涟源好地方。你可熟悉这歌谣!                                                          

(非常感谢中山前街106号梁老先生和严朝晖同学提供的资料)








为人民服务


青山绿水老桥

寻找失落的记忆


曾经的枢纽


暮色苍茫



桥边学校


一四八八年


古城新貌


无言的古塔


半江瑟瑟半江红

别自一番滋味


渔歌晚唱

蓝田人民的心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