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长的国师路 | 吴勇前

 湘沪新生 2019-11-11

冬树丫



文 |吴勇前

 作者简介 : 吴勇前,涟源一中退休教师。


国师路有什么好逛的呢?还要你陪?
    
我可自信地说,陪你逛国师路,定会叫你流连忘返。

几年前,国师路还叫尊师路。但在79年前,这条路就叫国师大道。

1938年秋,中国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简称国师)创办于李园,后来又在光明山购地兴建国师二院。1940年春,国师把原来光明山、李园通新建街的乡间小路拓开成一条宽一丈、可走汽车的路,用黄土及石子铺路。虽然远不及今天有六车道宽、铺有草沙的国师路气派,但在当时,确实给蓝田带来了新气象。

原尊师路面貌

从这条路上,先后从全国各地走来了百数大学名师、著名学者,走出了上千大学生,繁荣了蓝田的教育、文化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振兴了抗日战争时期湖南的教育事业。特别是1939年12月4日,冒着战火,从上海辗转三千里,走来一行五人,其中一人是从英国留学回来就被西南联大破格聘为教授的钱钟书,他在抵达蓝田时满30岁才三天。

现在,就让我们从人民路与国师路相交的路口开始。这路口的五江购物中心,以前是国师修建的田径场,它是当时湖南第一个标准的田径场。钱钟书在国师时,这田径场还未竣工,钱钟书看到的听到的,后来就成了他的小说《围城》里所描写的景象:“表上刚九点钟,可是校门口大操场上人影都没有……四野里早有零零落落试声的青蛙……”

除了国师的学生在这里龙腾虎跃外,还是蓝田青年运动会、安化县运动会举办的场所。一直到上世纪末,这里仍是涟源重要的运动场所、大型集会之地。

从国师田径场向前走,当时的国师大道旁有一东亚大酒店,名字够大,但不过是两层楼的建筑罢了。国师的师生不时到这里请客,会餐,打牙祭。《围城》里写道:“离学校不到半里的镇上,一天繁荣似一天,照相铺、饭店、浴室、戏院、警察局、中小学校,一应俱全。”这里的饭店也应包括了这东亚大酒店。
    
东亚大酒店的对面就是李园——今天的市政府大院。国师的老师是这样描写当时的李园的:

……方广百亩;光明山峙其右,锡矿山在其左,重山复岭,虎踞龙蟠以为之屏;松杉大万,苍翠扑人眉宇,而杂以红树丹枫,参差掩映,惊红骇绿,极幽冷艳腻之致。其中房屋二百间,重阿曲房,长廊逶迤,皆因山之高下而为陟降者;凿地为沼,植花成圃。其前广场十亩,绿草如褥,俯首以望,远山近树,云影溪流,萦青缭白,如列几席。自余入湘,所历地群山围抱,树木茂密,罔不蔚然深秀,然而茅檐土阶,未足以称;若夫擅溪山之秀,有台榭之胜,盖未见有如李园者也!
 


国师创办之初是借李园为校舍,这样,蓝田破天荒地有了大学。虽然设施简陋,但不把一般事物看在眼里的钱钟书,也被李园幽静的环境所吸引住了。

当时,钱钟书就住在李园临路的楼上,他住的房子窗子朝东,太阳升起时,玻璃窗上只见竹影婆娑,打开窗门,和煦的阳光照射进来,竹影筛在地板上,斑驳一片。凭窗而望,园内古木参天,裸露在地表上的苍老的松树根如人箕踞一样随意伸展,竹根像人横睡一样四肢四处伸展,一院清幽。

这些触发了钱钟书创作的灵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最少以李园之景物为题材写了两首诗。第一首是《山中寓园》,诗里写李园的松竹根结盘据好似人“箕踞长松下,横眠老竹根”;写李园的池沼“水波风袅袅,摇落更消魂”

春天来临,窗外气象更万千。钱钟书天天凭窗,激起了对“窗子”的哲学思考,思索的结果便是散文《窗》:

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夜晚,钱钟书在窗前看到的不是今天栉比鳞次的街景和万家灯火的灿烂,而是一幅萤火虫儿一闪一闪的诗意画。李园大门的前方,当时是一片山丘田园。今实验学校处原是一座小山丘,山坡上有一座太平庵。国师就租赁太平庵四间房屋,为那些读不起书的儿童开办第一民众学校,教师全由国师的各系学生担任。

开始时,学生书籍文具,及其他一切经常费用,全由国师教师按月捐助,后来所有经常费用,概由学院拨发。206名儿童中,有6人是难童,4人是孤儿,膳宿都由校方供给。这样国师大道旁的山丘田园中第一次有了朗朗的读书声,在贫穷孩子的心中、在蓝田这片土地上,撒播了文化的种子。

从市政府大门往北走,我们暂不沿当时的国师大道走入当时的国师二院——今涟源一中——校园内,而是沿着今天新拓开的国师路向北走,便来到李家院子处。李家院子后面就是光明山,半山坡上是国师新建的教学楼,面朝东方,因为当时国师的教师相当一部分来自江苏、浙江、上海,国师的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这些省市和江西省,所以面朝东方,含有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沦陷区早日光复的盼望。


因此,今天建在光明山上的白云亭,就是当时国师师生“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诗《恨别》)心情的揭示。国师的学生怀着“读书不忘救国”的志向刻苦学习,白天山上寂静无声,夜晚山上灯火辉煌,光明一片。这便是这座本无名的小山,得名光明山的缘由。

李家院子前面有一湾碧水,建有一大坝,坝旁当时有一架高大的每天不停地吱吱哑哑转动用来车水的筒车,从沿海一带来的师生们对此很感兴趣,常站在它旁边观看。一位来自江苏的钟泰老教授还兴致勃勃地写了一首《筒车》诗:

輮木以为轮,截竹以作斗。轮则函之齿,斗则哆其口。支柱应玑衡,斗合像牝牡。上接枧道横,下当溪流走。翩翩轮自转,沉沉斗频受。汨汨无昼夜,溶溶遍畎亩。是名曰筒车……
 
这湾碧水还是国师的天然游泳池。1937年12月13日,日寇攻进南京城时,军民惊惶撤退时,发生民众投江惨剧,许多人因不会游泳而淹死。这里的溪水宽约40米,深1—4米,均为沙底,国师便开辟成天然游泳场,还利用溪边岩石设立跳台。全院教师、男女学生均在这里练习游泳,练强身体,好抗日救国。俯视桥前这一湾碧水,眼前便浮现出国师男女师生击水游泳的情景。

在这河湾的上游处,今天修建了一座大桥,而在80年前,这里就有一座木板桥。河的对岸几十米处,原来有一栋民房叫德志园,租给国师作教授住房,当时的村民为方便国师的师生过河而架了这座木板桥。但不久,这木板桥被洪水冲走了,便改用渡船。

今日国师桥 

早晨,教授们过河去上课;傍晚,国师的学生过河来到田垅里,在田埂上漫步,在树下“之乎也哉”地背诵古诗文,或哇啦哇啦地读着英文,一片热闹。“冬天的溪水涸尽,溪底堆满石子,仿佛这溪新生下的大大小小的一窝卵。水涸的时候,大家都不走木板桥而踏着石子过溪……”这是钱钟书对这里的真实描写。

钱钟书常过河到德志园来,与居住在这里的国师教师们聊天。德志园住有曾与钱钟书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过同事,名汪梧封,时任国师英文系教授,有时他请钱钟书来德志园一起吃火锅,边吃边聊,不亦乐乎。

钱钟书读书札记《湘日乘》1940年1月4日记载:“梧封招吃火锅。安得季与健共享之?”钱钟书自己吃了还不算,还恨不得与妻子杨绛(本名杨季康)一起来享受汪梧封的火锅,但是杨绛此时却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钱钟书一定会在给杨绛的信中记叙了这次吃火锅的情景。此时,我们似乎还能闻到了那火锅的袅袅香味。

钱钟书来蓝田的这段的生活,便孕育了一部《围城》,蜚声海内外,也把蓝田带向了世界。


站在桥上,抬头望西南方向看,可看到光明山上石崖上绿阴掩映下的一栋平房,那里原是国师的联谊社的原址,国师的师生常站在它的前面眺望,他们看到了什么呢?现在让我们来吟诵国师一位叫淡人写的一首《在国师联谊社前眺望》诗的前两节,感受一下当年这里叫人陶醉的田园风光:

“一座别致的小屋站在光明山上/旁边绕着涟水/前面躺下富有田园风味的村落/它逗引着人——/像时刻在/微笑/招手/我几乎每天倾倒在它的怀抱//在清晨/那朦胧的朝雾/笼罩着山川树木田地/高矮近远的一切/都隐藏在神秘里/朝气慢慢儿上升/天空渐渐儿明亮/拨开神秘的雾罩/天边镶上灿烂的霞晖/我含笑地欢迎着热烈的阳光……”

在今天的车水马龙的中,吟诵这样的诗句,除了发出沧桑巨变的感叹外,还有一种厚重的文化熏陶的体验。

 国师路不长,但国师路的故事很长。它是抗日战争时间一部教育救国史的重要章节,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页。漫步国师路上,用心细细地去读,便会浮想联翩,感慨良多,久久不愿离去。

2019年10月12日   星期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