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为什么喜欢苏轼?

 sfq1 2017-10-31

但凡,一个人被喜欢,除却气味相投,说到一起,玩到一块儿,还一定有引起共鸣共振的特质,比如:美丽端庄、清秀文雅、憨厚滑稽、淳朴自然、才华出众、学识渊博、仗义豪爽。。。

东坡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万人迷”。诚如斯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天下无一不好人”。

其一,东坡才华出众,据说是天上“文曲星”下凡。

在他22岁那年,父亲苏洵带着他和弟弟苏辙一起,出川上京赶考。结果,文章写的太好。文坛盟主、主考官欧阳修看过文章后,不认为除了他的亲传弟子曾巩外,天下还有第二个人有如此文采和才情。为了避嫌,特意压低分数,把“匿名”的、本来满分的东坡试卷压低到第二名。及至后来,看到考生原来是四川偏僻眉山的东坡,便由衷地赞叹说:这小子,必然会出人头地,若干年后,世人只记得苏轼。这也是成语“出人头地”的由来。

即便是当时的大宋“一哥”宋神宗,虽然对东坡口无遮拦的抨击“变法”颇有微词,甚至几乎通过“乌台诗案”至东坡于死地。但是,在听到大臣们议论东坡堪与李白比肩时候,甚为中肯的“御评”道:李白,有苏轼的才华,却没有苏轼的学问。虽是一家之言,却也不无道理。

就连久居深宫的高太后,也是东坡的铁杆粉丝,欣赏他的诗词文赋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每天饭前不读东坡,食之无味;每晚睡前,不读东坡,枕不安席。

即便是政敌,比如王安石,比如张惇,可以说因为政见分歧,恨不能把东坡食肉寝皮,但是说到东坡的才华,一个个点头哈腰。文人士大夫,谁有一片东坡的字画,有一页东坡的诗词,那简直就是可以炫耀的资本。更过分的是一位将军,为了得到东坡的字,每天低三下四的送羊肉到东坡府上。要知道,当时的羊肉,可能比现在的藏羚羊还奢侈。

毋庸讳言,我们都知道的《前后赤壁赋》、《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已经无需再为他的才情证明什么啦。

其二,东坡旷达异常,简直是弥勒佛祖转世。

身居高位,志得意满的人,总显得宽宏大量,振振有辞,鸡汤鲜美。实际上,身陷困窘时候,却是最容易暴露人性中潜藏的那个“小”来。比如,贪生怕死,患得患失;比如,尖酸刻薄,睚眦必报;比如,怨天尤人,栖栖遑遑。。。

东坡,身居要职,依然初心不改;万劫不复,却还等闲视之。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困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这是徐州市长任上的东坡与百姓打成一片的情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杭州市长任上,走群众路线,“吃了人家嘴软”的东坡发自肺腑的声音:“死了也要吃”;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是戴罪之身的东坡,醉酒后的喟叹:天地间走来一个小小的我;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经历风雨又见彩虹的东坡发自心底的声音:神马都是浮云;

“试问岭南应不好,吾心安处是吾乡”,这是四海为家,随遇而安的东坡;

“报道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这是泰山崩于前,临危不惧的东坡;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这是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的东坡;

“昨夜殷勤三更雨,偷得浮生一日凉”,这是什么环境,都刚刚合适的东坡;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已经臻于化外之境,飘飘欲仙的东坡。

如果说,这些诗词还不足以表现他的旷达,那么他写给弟弟的一封信,也许会让人苦涩一笑。

59岁,二次被贬谪到当时极为蛮荒之地惠州,那里要是吃一次羊肉简直就如吃龙肉一样难。偌大的惠州,每天只杀一只羊供应,对于“迁客”东坡,估计只能有流口水的份儿。“一生辛苦为口忙”的东坡,派人盯守在达官贵人家门口,一旦被啃净的羊骨头扔出来,便赶忙捡拾起来,拿回家。这个时候,东坡先是用酒泡上一泡,(估计这是怕腐烂变质的消毒吧),然后用火烤一阵子,最后再把骨头砸开,用牙签挑拣骨头缝里那点残余,吃着啪嗒着嘴巴,啧啧称香。

他把这个全过程,写信告诉京城做官的弟弟苏辙:你们大口吃肉,方法不对头。你看我细嚼慢咽,品尝着你们想都想不来的美味,简直是太兴奋啦。此时此刻,只有我眼前的狗不高兴。呵呵,是呀,你给狗抢“生意”,狗会高兴吗!

他的旷达还表现在他的不计前嫌。张惇是他同学,也是死敌。把年逾花甲的东坡,一手贬谪到海南儋州就是张惇所为。结果在东坡回归大陆的时候,张惇又同样被贬谪到海南。此时此刻,东坡把在海岛上生活注意事项,都一一写信给张惇的儿子,并托付海南的故交照顾张惇。这样以德报怨,感动的不仅是张惇一家,教育的是千百年来的后人。

其三,东坡,有情有义真男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片有泪当彻泉,有声当彻天的追忆,是对妻子王弗最忠贞的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片让侍妾朝云肝肠寸断,不忍吟唱的词曲,说尽了东坡心事;“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体现的是满满当当的父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是对弟弟的真爱,真爱呀;“千载断碑人脍炙,谁人还记段文昌”,这是对他敬重的韩愈最仗义的出头;“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这是他对后辈晚生的提携。。。

其四,东坡,亦庄亦谐真汉子。

人生,就是一个你笑笑别人,也让别人笑笑的过程。这是生活的乐趣,也是生活的肚量。正儿八经工作之余,东坡有很多时候是不正经的。恰恰,这些不正经,显示着他的童心和调皮。面对他同事的塌鼻子,他信手拈来孔子学生为躲避老师隐身塔下的寓言故事,美其名曰“避孔塔”,挤兑人家的鼻孔塌。够坏;面对顾姓同事一身横肉的伏案睡觉,他给人贴上纸条:顾屠肉案。够损;面对老朋友张先,80岁上娶18岁新娘,他用“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戏谑。够淫;面对侍妾朝云,说他大腹便便,一肚子“不合时宜”,他哈哈大笑,喜不自禁。够劲;面对佛印和尚“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的调侃,他会心一笑。够味;面对司马光去世后,酸儒同僚们如此这般繁文缛节的安排,他不无揶揄的要求盖上邮戳,寄到阎王爷那里。够辣。

这就是东坡,你爱或是不爱,他都这样游走天下;这就是东坡,你爱或者不爱,他都如此粉丝遍地;这就是东坡,你爱或者不爱,他都言传身教;这就是东坡,你爱或者不爱,他都景(hang)行(xing)止。

这就是东坡,不朽的东坡!

据说,从东坡出生那天,眉山上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打蔫,66年后,在东坡仙逝的那一刹那,千红万紫重心绽放吐翠。这是东坡萃取天地之精华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