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学霸:12个习惯决定孩子学习成绩!有5个您就省心了……

 所谓知乎 2017-11-02

昨天花季君给大家推送了

习惯对孩子的成绩和今后的生活都至关重要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

清华学霸带给我们的这12个学习的好习惯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成绩优秀的孩子往往都有以下12个好习惯: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2、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习中的大量问题,学生们要学会自己去解决。


(1)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2)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自主查找资料,发现疑难问题,这样更易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专心上课的习惯


哪怕是你已经提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4、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即迷惘,殆即疑惑。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所言之书,是专指《尚书》,今天可以理解为:对书本知识不可以全信,而应该批判地吸收。


5、善于提问的习惯


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


6、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7、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老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


8、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


9、练后反思的习惯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第四,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10、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


11、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要经常看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12、客观评价的习惯


学生应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好习惯。这是一种健康心理的体现。


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自信,评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才能进步。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三步骤


第一步:说到做到,执行计划


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比如:计划每天要记10个英语单词,就一天不落地去记;认识到写字潦草、做题马虎这些毛病,就在写字、做题时严加注意,确保字字工整,题题复查;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定时定量地去完成等等。


第二步:避开诱惑,控制自己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空间上,严格控制自己的活动范围,歌厅、舞厅、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等游乐场所,无论自己多么好奇,无论别人怎么引诱,也不要去。


第三步:严格监督自我


许多同学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


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


最重要的,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更需要的是坚持下去的决心和勇气。


来源/《天津教育报》

编辑/迦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