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节好课的标准

 Jiameilin 2017-11-02

高云峰

教无定法,说的是教学因为教材、学生、施教者的不同,一定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有法,说的是无论怎样的教材、学生、施教者,都要遵守共同的教学规律,有共同的好坏标准。怎样的一节课才算是好课,是一个大课题,我把它简化为四个字两个词:有趣,有效。

有趣,不是要求我们的老师把课堂当成讲段子演小品的舞台,是要求教学过程始终充满吸引力,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呈现的每一个环节。吸引力来自教师的语言表达、教资教态、知识挖掘、巧妙设计、呈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特别重要的是紧扣教学内容的问题设计、问题牵引。有趣的课堂引导学生做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激发学生发现、探索、研究的快乐,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有趣是吸引注意力的源泉,有趣是有效的前提。

有效,分为两个层面: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达成计划中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时间设定,简洁明快,环环相扣,不随意,不拖拉,一分钟能完成,绝不用六十一秒。有效率突出体现一个字:快!快,既可以使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也是吸引、集中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方法,人在快节奏的状态下,注意力最集中。课堂有效率潜移默化学生做事有效率。有效果,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是教学目标是否完成的最终检验。宏观说,一节课是否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具体说,本节课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否完成课前教师的设计目标?学生是否达到上述两个目标的要求?既要学会知识、技能,还要明白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学习知识、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学习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塑造情感、态度、价值观。当然,上述目标不是要一节课就达成,而是无数的“一节课”累积而成,但每一节课教师都要牢记这样的目标、要求。总之,有效果的课堂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的课堂。

教师要做到有趣有效,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北京市教委为青年教师规定的教学基本功是:语言表达、板书、PPT制作、多媒体应用、教态、互动能力、应变能力。也就是说,要做到课堂有趣有效,必须具备上述七个基本功。

做到有趣有效,教师还要具备现代教学理念,变“学会”为“会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学习过程变成让人越来越聪明智慧的过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重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我自己认为多读书、读好书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深刻的思想认识,没有深沉的人文情怀,没有力量把教学上升为艺术,充其量就是一个教书匠。

(本文系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沙龙点评发言辑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