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三、实修手册第八章

 jd心缘慈睿 2017-11-02


进阶修观篇

 

第八章    缘起法:前六组因缘法则

禅修业处:既可以是观呼吸,也可以是观腹部起伏,还可以是观心跳,更可以是观色身展现的酸、麻、胀、痛等现象。

禅修精髓:禅修者对四圣谛持有正见,相信业和果报以及缘起法,才能让生灭智生起,获得涅槃。

 

一、禅修开示

累积观智可证道证果

禅师已经开示了如何禅修,有关细节也解释很多,并且也转述了佛陀的教导,具体实践就是禅修者自己的任务。

在观照的过程中,心能专注在每一个目标的时候,心和所缘就会融为一体,这样观智比较容易生起。当观智生起之后,观智引发的善业一定会留存,当善业累积得足够多的时候,禅修者就可以证道、证果。观智没有生起之前,生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一生最重要的事是能够证道证果。

 

闻法很难

我们能够听闻佛法是很殊胜的一件事,有机会修行佛法更是稀有难得。为什么这么说呢?一尊佛入灭后,再有一尊佛出现在世间的时间很漫长,需要无数劫的时间。在这漫长的等待时间里,这个世界是黑暗的。就算等到佛陀出世,能够听闻到佛法也是很稀有难得的事。有些国家根本没有法的存在,那样的地方,佛教经典里描述为黑暗的世界。在那里生而为人是没有福报的,因为圣者不会出生在没有法的地方。现在你们有机会修行,一定要珍惜并认真地用功,直到观智生起为止,这样才不枉来到人间一趟。

我们来到人间是做客,时间到了,我们就要离开。去天界还是入地狱,命运全靠我们自己掌握。在这世间,物质上的富裕和生活的各方面不管有如意都是无常的,都只是暂时的,要亲近法,尝到法的滋味。

 

竹子的旅途

    佛陀开示过一个盲龟浮竹的故事:有一根一米长的竹子,竹竿的一边有个洞。竹子想要从小河一直漂到海里去。可是竹子能漂到海里的机会很渺茫。因为如果竹子在这期间漂到岸边,一旦靠岸就没有办法再继续漂流;河水的漩涡也可能会将竹子卷入河底;竹子也可能被人拾起或者被某些天神、树神看到,觉知有用,就把它取走;或者竹子在漂流的过程中会腐烂。竹子能够漂到海里一定要避免以上所有危险的因素才可以继续漂流,一直漂入海里。

在海的中间有一只瞎眼的乌龟,它的头一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这个竹子需要漂到海的中间,停留在乌龟头顶的海面,同时竹子上的洞要正对乌龟的头部,这样乌龟在抬头的时候,才能刚好钻进竹竿上的小洞。

    这样的机会可说非常罕见和难得,但是相比我们遇到佛法的机会,盲龟浮木的机会还是容易得多。可见,有机会遇到佛法很难,有佛法的存在,但是能听闻佛法更难,而有机会听闻佛法,又有机会禅修则是难上加难。 

  

闻法难,证果更难

佛陀也说过就算在有佛法的时期,能够遇见佛法并且能够禅修,即便如此能证悟的人是很少的。

佛陀走在江边的时候,用手抓了一把沙子,然后让沙子顺指缝漏掉,最后在他的指甲里残留了一些沙子。佛陀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旁边有五百位尊者。

佛陀问:“你们看看我指甲里残留的沙子和这个大地上的沙子哪个多?”尊者们回答:“相比大地上的沙子,佛陀指甲里的沙子太少了。”

佛陀说:“遇见佛法,听到我的开示,在修行时能够证悟的众生的数量。也只有我指甲里的沙子那么少。”
    “听到我的开示,没有去实修的众生的数量有大地上的沙子那么多。”

禅师说,我们可以通过这期禅修营的人数,估计一下数量,这十天在中国大陆有机缘可以禅修的人,十万人或者一百万人中才有一个,能够禅修的机会是不是很少?

佛陀继续说:“已经修行证悟的人,他们都已经将如同大地上的沙子那么多的苦放下了,他们所要受的苦只有我指甲里的沙子那么少。”

参加这期禅修营的学员,你们现在有这个难得的殊胜的机会可以来禅修,一定要努力修到观智生起为止。不要懈怠、不要懒散,一直努力,不要骗自己,不要装模装样地修。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如果是装出来的,这个是不善业,会有不善的果报,这样就是在毁掉自己的人生。

 

针尖相触

    佛陀说:“将一根针立起来,针尖向上;再从梵天扔下一根同样的针,针尖朝下。这两根针头相碰触的机会是不是很难?”

不要说从梵天扔下来一根针,就是我们站在地上,拿着一根针对准地上的针尖,也很难让两根针的针尖相触。但是比起可以遇见佛法,可以修行的机会,从梵天扔下来的针和地上立起来的针,两针针尖相碰触的机会还是容易的。

所以我们今天能在这里修行,你们要知道它的珍贵。我们在这里守戒,培育定,让智慧生起,修习戒、定、慧三学,我们都需要努力地圆满三学。我们造作了通向解脱的善业,将来一定可以收获殊胜的果报。

 

闻法、修法同步

仅仅听开示而不实修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有通过实修才有机会让智慧生起。只是在听法,虽然听的时候很专注,但没有用心去修,也不会得到收获;而如果不闻法,一味地盲修瞎练,智慧也不能生起。只有闻法和实修同步进行,重复地闻法、实修,这样才有可能生起智慧。   

 

 前六组缘起法

禅师今天开示的内容是十二缘起法的前六组缘起法:

   缘于无明,行生起;缘于行,识生起;缘于识,名色生起;缘于名色,六处生起;缘于六处,触生起;缘于触,受生起。

这些是苦谛,是真真切切、彻彻底底的苦:打坐的时候是苦;行禅的时候是苦;睡觉的时候是苦; 吃饭的时候还是苦等等,只要有身体就有苦。理解这些需要禅修者真实见到身、心是刹那刹那不断地生灭才会如实了知苦谛。

 

缘于无明,行生起。

禅修者在修行的时候,对于所缘的观照要如实地了知因缘和合之物是无常、苦、无我的真相。这样无明就没有机会生起,无明不生则智慧生。

无明不生则造业的时候就不会造恶业,只会造善业。如何是造善业:首先,在布施、持戒和禅修之后,许愿以此功德成为自己脱离轮回苦的的助缘;其次,如果通过实修证到初果,则最多再投生人间七世即能证到阿罗汉果位,最终涅槃解脱;如果证到二果,最多投生人间一次;修证到三果,即不再投生人间而直接在天界修证阿罗汉果;修证到四果,就不彻底地解脱生、老、病、死的苦的轮回。

 

世间业和出世间业

布施、持戒和禅修,这些行为造作的是世间的善业。修行的过程中,在智慧生起之前所造作的善业,是属于世间的功德,还只是世间的善业。直到智慧生起之后所造作的善业才是出世间的善业。智慧一旦生起便不会退转。

 

缘于识,名色生起

色就是三十二身分,也可以说是四大种元素:地大、水大、火大和风大。

色法总共有二十八种,其中四大种元素是最重要的,也是禅修者须加以关注的。四大种元素是:

一、地大:硬的及软的元素。

二、水大:附着性及流动性的元素。

三、风大:运动的与压力的元素。

四、火大:热的和冷的元素。

这些叫做四大种元素,四大构成了整个物理宇宙,由这四种元素再衍生出二十四种元素。

     名法也有四种: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以下有关名法的解释建议使用严谨的概念加入描述。法义的内容觉得使用口语直译过来的文字表述不太合适。)

一、受蕴──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二、想蕴──对生物非生物、颜色或尺寸等的知觉。

三、行蕴──共有五十种,包含生气、正念、贪婪、慈心及平静等。

四、识蕴──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五蕴就是名法和色法。禅修者要知道为什么会有结生,为什么会有身?就是缘于无明和行,才有令色身结生的力量。我们“拥有”的身、心其本质是苦的。没有经过禅修训练的心,整天漫无目的地向外跑,造作不善业。

 

缘于名色,六处生起

佛陀刚刚悟道成佛后便思维缘起法,他发现世上所有的众生,他们都是缘于无明和行而不断地流转于无尽的生死轮回中。

佛陀思维自己无数劫之前世,发现如果没有无明就没有结生的心。于是基于十二因缘法,佛陀开示三界众生轮回的因缘,以及三界众生如何通过切断轮回的因缘,结束轮回的苦。缘于名色就有六处生起,六处就是:眼、耳、鼻、舌、身和意六根门。

眼有苦:有时候看得清楚,有时候就看不清楚了。

耳朵也有苦:有时能听清, 有时听不清。

鼻子也有苦:有时候不通气,有时候通气。

舌也苦:有时候想吃,却没胃口。

身体有好多感受,这些都是苦

 

缘于处,触生起

佛陀说,六根门就是六个病灶。缘于六处,触生起。 触到什么,也就是六处在六根门所触到的六个触觉。眼睛触到色的时候就会有眼识生起,眼识看到自己喜欢的就有贪生起; 看到不喜欢的就有嗔生起。依此类推,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处,六根门上的六个触觉,因为触觉存在,就一直有苦出现,所以佛陀说:六处是苦,六触也是苦。触之后就有感受, 苦的感受是一种感受; 舒服的感受也是一种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也是一种感受。  

为什么会有受生起呢?因为有六根门,不想看的东西也会看到 ;不想听也会听到; 不想触也会触到;不愿想的事也会去想。

禅修的时候,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时间一久就会有疼痛出现。有时候身体展示的疼痛使禅修者没办法忍受,甚至有时候刚坐禅不久,就想逃跑。有时候观得很投入,心和所缘保持一致时,就有乐受生起,但此乐受也是苦。 为什么乐受是苦呢?因为乐受是暂时的,生起必然要灭去。 所以不管是乐受,还是苦受都是苦:因缘和合之物是不能够持久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无常即苦。


缘于触,受生起
    在禅修的过程中,观照的心和所缘保持一致的时候,就有好的感受生起。反之,我们会因为身体的疼痛而有苦受生起,觉得修行很辛苦。

你们留意一下现在自己的状态,刚开始听开示时,因为刚坐下,身体的苦受还没有生起,你们能听得很专心很开心。现在坐得时间久了,你们虽然在听开示,但因为身体的酸痛,你们开始要移动身体,动一下,再动一下; 左动一下,右动一下;心已经没有正念了。酸、麻、胀、痛这些苦受的生起使你们在听开示的时候会觉得心烦,开示的内容也听不进去了,就是扭动身体,变换姿势,这就是被苦受干扰着  而有些人在听开示的时候,很喜悦、很开心、很专注地听,用智慧去听禅师开示的内容,没有执着于身体的苦受,他们的心中就有乐受生起。心里一直执着于苦受就会生起不如意的心、不满的心,这些嗔心都是不善心。能喜悦地听,快乐的心就是善心 

 在听开示的过程中,生起善心的次数比较少,多数是生起不善心。修行的时候也是如此, 善心生起的次数比较少。因为痛、痒、酸、麻等苦受,不善心常常生起,这种情形会一直发生直到观智生起,善心才会持续不间断地生起。

你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禅修经历,会发现在观智生起之前,生起的心大多数都是不善心, 所以要反省自己:已经在禅修了,可是心还一直散乱,总是往外跑。虽然想观照所缘,可很难保持。疼痛生起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忍受。你们需要有耐心去忍受疼痛。虽然禅师一直不停地提示说:要耐心地去观照苦受,但是你们的心不想这样去做,而是被苦受控制着生起嗔心。这就是不善心生起的过程。心无法安静是不善心生起;安静的心是善心。

修行的时候,耐心地忍受痛苦。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嗔心生起,但同时也有善心生起,所以此刻嗔心的力量不会大到让禅修者进入地狱。一旦观智生起,下一世要么转世为天人要么转世为人;如果证得究竟涅槃,则会断掉累生累世轮回中累积的不善业。具体来说就是,不管你们在累世的轮回中积累多少不善业,你们在禅修时观照所缘的生灭,当观照到有厌离智生起后,你们就会一直走到苦的终点。此后道心会生起,一旦有道心生起,所有的不善业就会断掉,不善业就会变成无效业。你们看,修行的利益就有这么大。

 观智生起后,虽然还无法根除不善业,但是我们造作的不善业已经开始逐渐减少。善业开始不断地累积增多,一旦有道心生起证得初果,我们就不会投生恶道。这一期生命结束后,会投生在欲界,最多再有七次结生。最慢也会于最后一次结生证悟涅槃。

 

昔日连环杀手今日阿罗汉

    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个男众叫盎古利马喇(Angulimala,又译为央掘摩罗,央掘魔罗,鸯掘摩罗,央仇魔罗)是佛教经典中最著名的角色之一。他从连环杀人魔转变为清净解脱的阿罗汉的戏剧性故事,在佛教世界中家喻户晓,产妇们几乎都将他视为自己的守护圣者,相信他的祝福保护偈能确保顺利生产。

    盎古利马喇在成为佛弟子之前,侍师于一位外道。在他学习毕业前夕,老师将他找来并说:“亲爱的阿辛萨迦!对于一个完成学业的人来说,有必要赠一份谢礼给老师,你也不能例外。”

“当然,大师!我应该送什么呢?”

“你必须拿一千个人的右手小指给我。这是你的结业仪式,以此向你所学得的知识致敬。”

于是,盎古利马喇开始杀人。起初他把被杀者的手指吊在树上,鸟飞来将肉吃掉丢下骨头,他看见骨头在地上腐烂,于是便将指骨像串花鬘一般地串了起来。从那时起,他便得到一个外号——盎古利马喇(Angulimala),意思是“指鬘”。

他在好几个村庄行凶,由于没有人能挡得住盎古利马喇的蛮力,因此人们纷纷弃家远逃,村庄也因而荒芜。无家可归的村民都逃往沙瓦提城(Savatthi),在城外扎营,并到皇宫向巴谢那地王(Pasenadi)哭诉他们的困境。国王了解必须毅然采取行动,他击鼓昭告天下:必须尽速逮捕大盗盎古利马喇,号令军队准备出发!

显然无人知晓盎古利马喇的真实姓名与家世,但他母亲直觉那一定就是阿辛萨迦,他一直都未从德迦尸罗回家。因此,当她听到公告时,几乎确定那就是她的儿子,他已落入命中注定的邪道。

她去找丈夫婆罗门跋伽婆,并说:“那个可怕的匪徒一定是我们的儿子!如今军队已经要出发去逮捕他。亲爱的,请去找他吧!劝他改邪归正,并带他回家。否则,国王将会杀死他。”

但婆罗门回答:“我拿这种儿子没办法,国王想怎么样就随他去做吧!”然而母亲的心是柔软的,出于对儿子的爱,她独自出发前往传闻盎古利马喇躲藏的森林地区。她想警告他并拯救他,恳求他放下屠刀和她回去。

那时,盎古利马喇已收集了九百九十九根手指,只差一根就完成老师所设定一千指的目标。为了完成使命,他很可能会杀死自己的母亲,她如今已经距离他愈来俞愈近。但弑母是五逆罪之一,会立即堕入无间地狱。因此在懵懂无知的情况下,盎古利马喇已徘徊在地狱的边缘。

此时,正是佛陀教学生涯的第十二年,大师以大悲心观照世间,了解盎古利马喇的情况。对佛陀而言,以宿命通来看,这个人并不陌生。他们曾在多世相遇,菩萨总是以心的力量战胜盎古利马喇身的力量。

如今,他们的生命又再次交会,佛陀看见盎古利马喇所面临的大难,他毫不迟疑地立即赶三十哩路去救他,使他免于陷入这场无可挽回的劫难。盎古利马喇拿起刀与盾,扣上弓与箭,紧跟在世尊身后。此时世尊运起神通,以致于大盗盎古利马喇无论走得多快,都追不到以正常步伐行走的的世尊。

于是大盗盎古利马喇心想:“太奇妙了!真不可思议!以前我甚至能追上狂奔的大象,并捉住它;我甚至能追上疾驰的马,并捉住它;我甚至能追上急驶的战车,并捉住它;我甚至能追上快跑的鹿,并捉住它。但如今,无论我走得多快,却都赶不上这个以正常步伐行走的沙门。”

他停下来,呼叫世尊:“停止,沙门!停止,沙门!”

“我已经停止,盎古利马喇;你也应该停止。”佛陀回应。

佛陀开示:央掘摩罗,不要用今生的不善业不善心毁掉你以前所积累的善业。 央掘摩罗一听到这一句话,就跪下来,扔掉刀,聆听佛陀的开示。佛陀继续开示,告诉央掘摩罗正是缘于无明,才有这样的行为。 央掘摩罗在听佛陀开示的时候,也专心地观察自己的身体。在观察之后就已经证得初果,初果的成就是:破除身见;对佛、僧没有疑; 没有邪见,如不执着于某些特定的仪式是证得涅槃的见解。最终,这位连环杀手成就究竟解脱的阿罗汉。

鸯掘摩罗杀近一千多人,造下很多不善业,可一旦听到佛陀的教导并去修行,在获证四果后,所有的不善业即变成无效业。 因为不受后有,没有来生,所以不善业对于此生之后成为无效业。但是,此生还是要经历不善业。他去托钵,人们认出他还是会打他的。 

观智生起后就是有这么强大的力量,能够消融宿世积累下来的不善业。你们在修行的时候,不管打坐也好、行禅也好、立禅也好,要使观照的心和目标保持一致。禅修时,不要顾惜身体,要不顾一切地去修行,争取让观智生起。 
    禅师每天都在开示,每一座都带领你们修,禅师很慈悲,因为禅师清楚你们都有一大堆的不善业:你们不只是贪、瞋、痴心具足,更有傲慢心等等。 你们中间有些人比较有钱,他们会因为富裕而有傲慢;有些人是政府官员或者社会名流,他们会因为这个名誉而有傲慢。你们有些人来禅修营前,身边有好多眷属陪伴, 他们就因此而傲慢。有时候自己观照得很顺利的时候,心里想“你看只有我可以做得这么好。”,这也是傲慢之心。 这些都是不善心,这些不善心有导致进入地狱的业,所以要禅修,修出观智将这些不善心根除。

因为贪、嗔、痴,你们会造身、口、意的不善业,一旦你造了业, 业的力量就会留存。例如:在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时候 “我太了不起了”,“ 我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我做的那么好 ”,“ 我做的那么风光”等等。

每一次“我”生起的时候 ,不善业的力量就会积累。想要根除这些不善业,仅仅布施、守戒和修习止禅是没有办法根除掉的。只有修习观禅,生起观智,先生起生灭智,再生起厌离智,最后获得涅槃,才可以根除所有的不善业。

 

二、坐禅提示

修行的时候就不要想着时间,不要总是看手表,时间跟禅修者无关,禅修者的任务就是要加强精进地观照。时间没有办法停留,一直都在向前走。

七十年前缅甸的一个教材里,有一篇关于时间的文章:

年轻的男孩、女孩要记住,我是不停地嚓嚓嚓往前走的时间。

我不停地这样响着,一直向前一直走,我没有停顿,就这样嚓嚓嚓地一直往前走,从来不会后退。

年轻的男孩、女孩,你们要珍惜这还有精力,还年轻的时光。做该做的事情,要珍惜时间,不要拖延。

年轻的男孩、女孩,不要懒、不要懈怠,要用正常的速度去做该做的事情,不要拖延。 

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也是不要懒散,要持续不断地观照。钟表会说:向我学习,我是一直不停地按着正常的速度在走,你们也要按照这个正常的速度来做该做的事情。

你们随身携带的钟表,在不停地教导你,它的目标是一个小时,于是每一分、每一秒它都在走,走到它的那个目标。走完一个小时又开始走向下一个小时。就这样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的连续不断地走。我们也一样,修行不要有间断,每一秒、每一分、每一个小时,一直往前走,走到观智生起。

你们在禅修时,腰要挺直,头也要直,呼吸要正常,不要想过去的人和事,也不要想未来的人和事,要观照的就是身体的每一个当下,不管在名法在色法上出现什么目标,所有出现的目标就是需要观照的所缘。要努力观照,分辨出被观照的所缘和观照所缘的心。

呼吸要正常,吸气要吸得充分,将自己的心瞄准在身体正在发生的现象上。如果心里一会想过去、一会想未来,这是不如法的修行,没有善业也没有功德。痒也要去被观照,当胀、疼、麻,痛等这些感受出现时都要被观照。被观照的是苦谛,观照会使道谛生起。

头不要往下垂,心不要散乱,如果没法专注的话,可以看呼吸的这个过程,呼吸从开始、到中间到最后,连续不断地去看。如果心总是散乱,可以数呼吸,呼吸一,呼吸二,一直到呼吸十,反复不停地操作。有时候疼痛很厉害,没有办法去观照,可以修习佛随念。

要尽量地坐稳,身体不要动,心专注于所缘生灭的过程。有时候会观这个心的跳动,禅修者目的就是要专注在身体出现的各种现象的生灭上,观的时候要把生灭观清楚。如果没有办法去专注所缘的话,心就不定,心不定身体也跟着不定。身体不定,我们就无法专注地观照所缘。

    要看清楚所缘目标,所有的目标都会在出现之后灭去。呼吸也是在每一秒钟里生灭,展示着不停变化的本质。禅修时要提起正念,一旦烦恼进入,心就在造作不善业。不要懈怠、提起正念,训练这颗心、制服这颗心,否则死的时候就没有保证,很容易堕落恶道。

 

三、禅修问答:

 

1、禅修者:打坐的时候背弯曲了 ,此时要保持弯曲的姿势,还是直起身来? 
    禅师:要提起正念慢慢地直起身来,坐直,之后继续观。在坐直的过程中,一定要持续观照,先观照想坐直的心,再慢慢将弯下去的腰直起来,同时保持观照腰直起的动作。

 

2、禅修者:有什么方法可以瞬间让杂念消失?

禅师:有杂念的时候,除了用心观照心或者及时去觉知烦恼外,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快速让杂念消失。但有三种方法可以对治杂念。首先,如果杂念很多的话,可以数呼吸:呼吸一,呼吸二,一直数到呼吸十;或者观照呼吸的开始、中间和终点三段;再或者修习佛随念,忆念佛陀的功德。

如果禅修者专心地去观行禅就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因为没有专心观照,就会有杂念较多的现象。很多禅修者在行禅的时候,大略地走几下就不再继续。在做提起、推进、放下动作的时候 也没有专心地观照。要专心地去观行禅的过程,有杂念生起的时候去觉知,等杂念消失了之后就继续专注在脚步的移动上。如果在行禅的时候,禅修者纵容自己去想世间的事情,越想杂念妄想越多。所以在行禅的时候,禅修者要专心地去行禅。

 

3、禅修者:如何让苦止息?

禅师:禅师今年五十五岁,来到仰光弘法只有五、六年的时间,以前一直住在森林里。在森林里禅修的时候,想要止息苦的意愿非常强烈。只要有强烈的意愿,这个力量就可以促使我们达到这个目的。你们没有这么大的胆量去做,不敢去拼,还只是个懒散的禅修者。

有些禅修者行禅的时间只有十分钟。这样会进步吗?根本就没有可能证悟。如果觉得行禅太累了,脚酸了的话,就修站禅,禅修不能间断。
    禅师早年在森林里禅修的时候,经常从晚上六点到第二天早上六点一直行禅。坐禅经常是坐二十四小时,有一次禅师在三十五岁的时候,连续不间断地坐了三天,大约五十四个小时不进食,三天只喝了一瓶水。要跟烦恼挑战,要么你死要么我死,要有强大的意志力才可以。如果你想要有苦的止息,你就要真的去做。禅师在修行的时候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