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席科学家讲诉梅花鹿的神奇之处

 日寒月暖 2017-11-02

本报讯(记者 何烨)11月1日,中国农科院农科讲坛第29期开讲。中国农科院特产所研究员、特种动物育种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杨福合为全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梅花鹿的精彩科普讲座。

梅花鹿原产于我国及东北亚地区,以我国分布最广。目前野生种群已经很少见,而家养梅花鹿始于我国东北,目前全国家养种群规模大约120万只。围绕着梅花鹿有许多生物之谜。杨福合介绍,梅花鹿的鹿角(茸)每年春天自然脱落,夏天自行再生。鹿角生长速度快,从软角到硬角只需要四周时间,鹿角的伤口可以自行止血,并且感染的概率非常小。

经过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梅花鹿的角是骨角,相当于牙齿的硬度,因此有周期性脱落的特点。通过对鹿茸提取物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鹿茸血管能快速收缩,实现自动止血,鹿角伤口能快速产生抗炎因子,具有高抗感染能力。根据以上研究,杨福合说,鹿茸可以有效促进新陈代谢、伤口愈合、神经修复、特异性抗炎和改善骨关节机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此外,杨福合团队还启动了“中国梅花鹿基因组”研究,组建了“鹿茸功能组分研究组”,以及开展“梅花鹿及鹿茸”产品研发。

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新天作为点评嘉宾,介绍了关于我国特种养殖业的现状。特种动物是我国特有的称呼,它们是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鹿产业目前以鹿茸产品的开发为主导,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还不够,产业规模小,以零散家养为主。

中国中医药科学院研究员李军德说,从研究药用资源的角度,整个鹿产品,特别是鹿茸研究开发的工作,是滞后的。杨福合研究员的报告给了我很多启示。鹿茸的生物学,鹿茸的组分,短时间大量的钙物质的调取,他们做了很好的工作,下一步为我们新药开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