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酉立冬 冬行春令

 醒真 2017-11-02

  今年11月7日(农历九月十九日)13:37,我们居住的地球北半球进入二十四节气的立冬。

  立冬是一年四季之中,最后一个季节冬三月的开始。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冬标志着万物进入闭藏的时空。

  可是,当下的当令之气是“厥阴风木”。因受木星的影响,冬季的节气,春季的气候主政。立冬至小雪15天,有四种气候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是主气(地气)“阳明燥金”,即一年“六气”中的第五步气,最燥凉的气候。

  二是客气(天气)“厥阴风木”,也称“当令之气”,相当于一年“六气”中第一步的春之气。

  三是主管下半年的“在泉之气”(天气),称为“少阴君火”,相当于一年“六气”中第二步的夏之气。

  四是年运木运不足,“阳明燥金”旺盛,相当于一年“六气”中第五步的秋之气(天气)。


  综上所述,地球的公转带我们北半球进入了冬季,万物理当进入潜藏状态,避免寒邪的伤害。可是,天气中的春之气,夏之气,秋之气相互交错影响着地球生物。

  尤其春气是“当令之气”,导致草木冬天也会发芽,受到寒邪的伤害。人的肝气潜藏不利,筋气也随之外泄,导致部分人腰胯关节,膝盖不适;或者眼睛乏力,等等。

  下半年“在泉之气”是“少阴君火”,冬天也会有夏花开放,以致受到冻伤。人的心气本来旺于夏,衰于冬。夏应火,冬应水,水克火。天气的“少阴君火”引心气外泄,使其不能潜藏而遭受冬季寒邪的伤害,导致心气虚弱,甚者心衰、心梗。年运中的燥气,常令人躁动不宁,咽喉肿痛,便干难下。


  对于上述错综复杂的气候交织,结合本地区的状况制订群体性整体养生方案,再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养生,是时令养生师的专业职责。

  从大原则上讲,冬三月思维方式乃至行为,都要牢记一个“藏”字。注意下列事顶:

  一、避寒就温。老弱之人谨慎晨炼,做到不见阳光不出门。因为,身体抵挡不住寒邪之时,寒入骨中,人必面挂灰色。或当时发病,或埋下隐患。冬伤于寒,必死于竭。冬季出门必须穿暖。

  二、不宜汗泄。冬季万物闭藏,所藏之阳是来年生发之能量。一旦汗泄,寒邪乘虚而入,冬痛夏废。三年前,我冬季散步时,每天见一女子跑出大汗。她37、8的年龄,一米七以上的个头,心脏负荷大,又冬日汗泄,必受内伤。一次她在路边压腿,我好心告诉她道理。她只是很有素质的淡淡一笑。之后仍然天天一身大汗,整整一个冬天。春天还见到,小满之后便无了踪影。冬天泄了肾阳之气,小满时节天地阳气上升,肾无阳气可续,骨气、髓气抽空,人的骨股头、膝关节坏死。再想恢复,难而又难。所以,冬三月洗澡勿用烫水,不能泡澡、气蒸桑拿。


  三、不扰阳气。伟大的中医圣典《黄帝内經》讲:冬不按摩。冬季阳气闭藏,扰动阳气即是伤阳,春夏易患萎证。以此类推,冬季泡脚水不宜过热。

  四、早睡晚起。冬三月落日早,升阳晚。人与天同起落。否则与天相悖会很累,与天较劲,败者是人。早睡在戌时(北京时间北京地区19至21时,京外地区计算时差)。晚起卯初之前(5时)。

  五、多静少动。冬三月尽量减少大运动量,自然中落叶草木,养精蓄锐,保持蛰藏状态。藏阳越深,春生夏长越有力量。人应效法自然。

  冬天时令养生是大课题。千头万绪不忘一字,那就是“藏”。藏者为王。

…………………………………………………………

2016年接近尾声,在2017年来临的时候,我们用古人的五运六气来看看2017年是这么样的一年,这一年里面我们怎么样来防御疾病,通过预测来学习五运六气,或许并不是那么的枯燥。
2017年在甲子年里面是丁酉年,根据五运六气之的理论,丁壬化木,丁为阴干,故2017年大运为木不及之年,不及之年则有胜复之作,木运不及则金胜而火复。卯酉之上,阳明主之,二阳司天则二阴在泉,故丁酉年阳明燥金司天,中见少角木运,少阴君火在泉,总体而言,气温偏热偏燥。司天燥金克制中运木气,故岁气胜运。因而气候变化较为剧烈。
《内经》云:凡此阳明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天气急,地气明,阳专其令,炎暑大行,物燥以坚,淳风乃治。风燥横运,流于气交,多阳少阴,云趋雨府,湿化乃敷,燥极而泽。其谷白丹,问谷命太者。其耗白甲品羽。金火合德,上应太白荧惑。其政切,其令暴,蛰虫乃见,流水不冰。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栗癃闷,清先而劲,毛虫乃死,热后而暴,介虫乃殃。其发躁,胜复之作,扰而大乱,清热之气,持于气交。
司天者,其气主燥,五行曰金,主收敛,木运不及,则生令不旺,君火主长令,主火主热。阳明燥金之气影响人体上焦,木运不及中焦,君火影响下焦。木运不及则上焦燥金收敛之性影响木气生发,容易引起中焦的肝气生发无力,而发生肝胆脾胃疾患。人身下焦主藏,君火在下易引起下焦火热之疾,是岁总体应注意预防心肺肝胆,方面的疾病,燥金在上易影响上焦之气生发,君火在下,影响燥金的收敛,故受运气影响,是岁的疾病会呈现上焦生发不及,下焦失于收敛的状态。也就是说木运不及就是人的肝气不足,而司天又是阳明燥金,年支也是酉金,金克木,所以明年人的肝气更容易郁滞不舒,肝病的人会出现危机,情绪上抑郁,而且司天阳明燥金是燥的,所以还会燥热,因此明年会躁烦抑郁烦热,更容易郁闷生气了。
丁酉年政策的推行偏于急切,而世界各地会有很多不理性的暴乱,包括各国之间,不理性,暴乱,骚乱,会更多的出现。全年受木运不及,金亢盛的影响,咳嗽咽肿,寒热发烧,先受寒而后又中热,小便不出,大便不畅,胸闷,疮疡,痤疮,痱子,右胁痛,少腹痛,肠鸣腹泻,寒中心冷,脾土燥而木弱,故脾胃多有冷闷,阴阳扰乱,暴毙生死没有一定的规则。而木被克制太久,必然会因郁而发,出现胃脘剧痛,两胁支满痛,咽喉胃口堵塞不通,食饮不下,甚则忽然晕倒,仆地,眼底出血,甚至看不清,脑出血等。
初之气,气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阴湿土;地气迁,阴始凝,气始肃,水乃冰,寒雨化。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善眠、鼽衄、嚏欠、呕、小便黄赤、甚则淋。
初之气(1.21—3.20)由于今年是木运不及之年,按照运气学的原则不及之年会错后13天左右,按照气运起始时刻应该是大寒后亥时初刻,所以实际是在1月末才进入丁酉年的运气特点。
初之气主气是厥阴风木客气是太阴湿土,木克土,土生金,湿冷之气凝滞于上,温热之气升动于下,气温会有冰肃感而人却有内热感。木为风,风为阳,土为湿,湿为阴。主为内,客为外,人秉之。因此,脾肾受伤,热风火气在内,面目浮肿,困倦,鼻衄,嚏欠,呕吐,小便黄赤,甚至淋痛。那么这个时候也可以出现土被木克制的情况,如果气候特点出现尘土被大风吹起的情况,就是土被木克,人的脾胃就容易被伤,这时候就要用补土伐木的方法。尤其是丁酉年,这个情况更容易出现,因为丁壬化木,即便是木运不及,仍然是木。当然如果已经生病了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辨证施治了,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如果素体有其他问题,尤其是素体肝旺脾弱最好是在初之气到来之前就进行调理,方能祛病养生。
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少阳相火;阳乃布、民乃舒,物乃生荣。厉大至,民善暴死。君相之火当令,故阳乃布,火主长,故物乃生荣。君火加相火,火热甚,故厉大至。
二之气(3.21—5.20),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少阳相火,两火相合,金气被火气克制,相火用事于春分之后,阳气布散,燥金之凉被两火克制,两火交炽,臣位于君,故尔炎火太过,热病流行,容易演变成疫疠,也就是流行热病,如出血热,猩红热,温热病,等等急性病,尤其是火克肺金和大肠金的情况易出现。
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阳明燥金;天政布,凉乃行,燥热交合,燥极而泽,民病寒热。阳明燥金司天,故天政布,凉者,金之令。三之气主客气燥热交合,水流湿,火就燥,热者,火之渐也,故燥极也,燥极而泽,亢龙有悔也。
三之气(5.21—7.20),主气为相火,客气为阳明燥金,司天也是阳明燥金,金凉而火热,借由前一气的两火相合,火热之气被金气收敛进入内部不易出来,这就容易形成火郁于内,燥敛于外的情况。燥热相合,持续到三之气末,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太阳寒水到来,方能燥极而泽,化甘露而润众生。那么三之气燥极而火郁,必炎暑大行,热极转寒,若不及时润燥清火,必然耗散而人冷。而在三之气末便是司天在泉气交之时,这时候经历炎暑而四之气到来,天地气交,火盛燥极,化为雨泽,然后土厚湿聚之处,比如江南,四川等地,燥极而泽。天气地气,金火相持于气交(就是司天的阳明燥金和在泉的少阴君火),胜复互作,阴阳扰乱,天下乱局,易塞不通,人易病咳嗽咽肿,寒热急剧,淋闭寒战,当以咸治火,以苦治金,以辛兼苦。
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太阳寒水,寒雨降,病暴仆、振栗谵妄,少气嗌干,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寒者,太阳寒水之令,雨者,太阴湿土所主,故寒雨降也。
四之气(7.21—9.20),主太阴湿土,客气太阳寒水;寒湿加作于上一气的燥火,而这时候如果四之气受初之气太阴湿土的抑制,就会水郁而不发,湿而热蒸,湿热弥漫于四野,又受寒水之气,故尔容易疟疾,痢疾,洞泄。怎么知道受不受初之气的抑制呢,就看有没有冰雹出现。故而四之气的变化最为复杂!
五之气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厥阴风木;春令反行,草乃生荣,民气和。厥阴风木主令,故春令反行。
五之气(9.21-11.20),主阳明燥金,客气厥阴风木,金收寒湿火热于内,厥阴风木又欲发之,风木之温得在泉之少阴君火,温气起于秋分之后立冬之前,秋行春令,草木反荣,金木相持,气略平正。然而必然有部分局部的秋温之病。
六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阴君火,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少阴君火在泉,加客气少阴君火,故阳气布,侯反温也。
终之气(11.21-2018.1.20),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阴君火,客气合在泉,始小雪卯正,由于客气合在泉相合,都是少阴君火,所以这个冬天会是暖冬,气候不冷反而温暖,按照《内经》上所说:“蛰虫见,水不冰,候反温。”这还能好过吗?肯定不好过。所以很容易有冬温病。
故食岁谷以安其气,食间谷以去其邪,岁宜以咸,以苦,以辛、汗之、清之、散之。安其运气,无使受邪,折其郁气,资其化源。以寒热轻重少多其制,同热者多天化,同清者多地化,用凉远凉,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用温远温,食宜同法。有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乱天地之经,扰阴阳之纪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