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作为一种快速而有效的给药方式并非完美。它无色无味甚至无毒,长期积累却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伤害,它就是输液中的“PM2.5”——输液微粒。 202医院药剂科的专家介绍,输液微粒是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内不能被机体清除掉的颗粒杂质。它的直径一般为1~25μm,或可更大。因为肉眼只能看到50μm以上的颗粒物,所以我们几乎是看不到它们的。而这种小颗粒在大量输液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 少量的微粒不会有明显的病征,但如果经常输液,日积月累,可能使进入我们体内的微粒数量足够“大”,危害就来了。微粒会附着在血管壁,当它们逐渐汇集成较大微粒时,就有可能阻塞口径较小的血管,造成局部血管阻塞和供血不足,严重时会导致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如何避免输液微粒带来的危害呢?首先药企要严把药品质量关,加强生产环境管理。医疗机构要建立静脉用药配液中心,集中调配,严格把控,提高输液质量。医务人员在给患者输液前,要严格无菌操作,可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过滤药液,层层阻拦,把好药液进入体内前的最后一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