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平章事

 不再狐单 2017-11-03

  唐朝初年,唐太宗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综理政务,共议国政。中书、门下二省地处宫内,尤为机要,故常联称。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分别为三省长官,并为宰相。以其他官员参予政务的,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名义(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为三品官)。

  其本官阶品较低者,则用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周时改称为同凤阁鸾台三品或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头衔,亦为宰相。同三品是因为中书令、侍中是中书、门下正三品官,加此衔以示其与中书令、侍中享有同等权力及待遇 。其后,以此衔为参政标志,虽本官品级高于三品者也要加此衔才得为宰相。

  唐朝宰相名目最多,《新唐书·宰相表》列出宰相之名目多达四十余个,而同平章事是资历最浅者;安史之乱以后,同平章事更多以资浅者任职,到了肃宗至德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代宗时,中书令升为二品,将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名改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

  平章意为评议辨别,引申为断决处理。受此衔者,即有在中书门下处理政事的职责 。至高宗永淳元年(682),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始成为四品以下知政事者的头衔,其位在同三品之下。同三品及同平章事都属差遣性质,本身并无品秩,任此职者必另兼职事官衔。凡五品以上职事官经过皇帝授权即可充任。同三品一衔,高宗、武后、中宗时期使用最多,玄宗时已逐渐减少。同平章事则自永淳以后逐渐增多,至肃宗乾元元年(758)以后 ,成为以他官知政事者的唯一头衔。而原为当然宰相的三省长官之中,尚书仆射的相权自贞观末年即已开始削弱,到玄宗时,已完全被排除于宰相行列之外。中书令、侍中在安史之乱以后逐渐变成虚衔。于是唐代后期及五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宰相。此外,以节度使等而兼中书令、侍中或同平章事的也是虚衔,被称为使相。同平章事虽通常自五品以上官员中选拔,但拔充此职时,多转为中书侍郎或门下侍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