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黎平:人生最美好的遇见

 末代农民 2017-11-04


编者按

在国内颇有名气的公众号“刘备我祖”主人乃湖南双峰人氏,姓刘,名黎平。教师节的下午,黎平君忽向我打听昔日恩师王菊伍近况。我了解后复之,他唏嘘不止。瞬即微信转来2000元,委我转达关切之情。9月12日下午,我约请双峰县教育基金会代表、永丰二完小校长王丽萍一道将刘黎平心意转达。

刘黎平君,身在广州,心系恩师。土著民感其情重,乐为效劳。今特刊发刘先生作品一篇,借以祝福王老及所有为教育奉献一生的老师们。(土著民·黄诚)


人生最美好的遇见

遇见良师

文|刘黎平


人与人相遇,并非偶然,尤其是遇见良师。

我庆幸我有这种相遇。

今年教师节,在微信上逢“土著民”黄生,我忽然说:“我有一恩师,永丰镇二完小的王菊伍老师,估计也八旬高龄了,现况如何?”没多久,黄生回话:“先生身体康健,可惜夫人长年生病,家计萧条,颇为困顿。前几日,领导还去看望慰问。”

呜呼,先生境遇,居然如此!以先生之才,以先生之德,居然如此!天之不厚遇贤人,居然如此!

我与王师相遇,是在1984年,那一年我从三完小毕业,已考上初中,父亲拿着入学通知单,蹙眉叹息:“我崽虽然升学,但文理不通,人若文理不通,做什么都是一场空,须再读一遍五年级(那时小学实行五年制),找个善教作文的老师,帮我崽开开窍。”决定重读,也就决定了我和王师相遇。欲问名师何在?亲友皆指二完小,当时有邻居介绍:“我有一舅舅,王菊伍,二完小老师,教语文,教作文,省里都有名的,可投他门下。”

▲2016年9月12日,湖南省双峰县永丰二完小。本文配图由黄诚拍摄。

于是往二完小去,感谢当时的校领导刘桂元,收下我这个顽劣弟子,随着父亲,走在荷塘街清凉齐整的石板路上,心不甘情不愿,不想走重读这条回头路。入校,上二楼,往左,第二间教室,一群同学正吵吵嚷嚷你推我搡,门口站着一先生,短发,白衬衣,清瘦,脸色红润,胳膊下夹着书,两袖子粉笔灰。我父亲上前介绍,先生看看我,那眼神不高冷,也不算亲切,可能当时太吵闹,他斜身听我父亲介绍,又疑惑地看看我,我忽而担心起来,怕他不收我,我当时是很多人眼中的一大草包,尤其是作文,此前的语文老师,根本不看我的作文,我往讲台上交作文,老师直接往地上扔,等于当着全班同学打我脸,我不知道自己该有多么罪大恶极,才被如此区别对待。

然而,我终于看到先生点头了,对着教室指一指,示意我进去。这于我,已经是格外开恩。

这是第一次遇见先生。


▲2016年9月12日,湖南省双峰县永丰二完小

入学第一篇作文,名曰“我的卧室”,当时我哪有自己的卧室,一家三口挤在五交化公司的办公楼上,通共一间房,厨房在走廊,窗户外面,透过梧桐树,对面是电影院,夜夜听那些恩怨情仇的免费电影,惊扰我幼小的心灵。我尽量缩小范围,在文字里给自己圈出一间卧室,战战兢兢地写,然而,还是写错了,写得劣迹斑斑,诸多劣迹多已忘,如今只记得一条:桌子上“放”着一个口杯,我写成“把”着一个口杯。

不要说我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当时很多学校还没有体育老师。

先生来我家了,当他出现在五交化公司大楼的通走廊上时,我吓得半死,然而又安慰自己,大抵死猪不怕开水烫,结局无非是一顿批评,批评又不会死人。然而,先生很照顾我的面子,他到隔壁他外甥女家坐着,邀我父亲过去聊天。仅隔一墙,又未闭户,竖起耳朵还是能听清楚的。

先生没有控诉我的顽劣,也没有教导我父亲该怎样教训我,他只是说我可爱,用错那么多动词、介词,不是我的错,而是我太可爱。虽然没有得到肯定,但至少没有被否定。

隔壁总是发出笑声,这和我以往遇到的家访相比,画风完全迥异。

父亲从隔壁回来,第一次面带笑容,先生一会也走了,没在外甥女家里吃午饭,这摆明是来家访的。我头一回对家访不感到恐惧,当时记得先生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窗外的梧桐树影摇曳,感觉是先生带来的春风,拂动那些枝叶。


▲2016年9月12日,湖南省双峰县永丰二完小

遇先生之前,语文于我而言,就是试题,就是重点,就是哪些会考,哪些要背,作文就是我心理上一道很大的障碍,每逢写作文,都有一种生死离别之恨。

遇先生之后,我明白了,语文就是阅读,就是写作,怎样才能证明你语文好?很简单,一手好文章。记得他有一回在课堂上,一手将语文课本展开,面对着我们,一手戳着目录,问我们,

“少年闰土谁写的?”

“鲁迅”。

“鲁迅是著名文学家吗?”

“是”。

先生戳得书页梭梭地响,镜片后面的眼睛晶晶亮,发出欣喜愉悦之光,在得到一次次肯定的回答之后,他两手舒展开来,像是要拥抱我们似的:“同学们,我们的语文课本其实也是最好的作文参考书,那么多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提供了那么多优秀的范文,我们干嘛还要去找优秀作文选,难道还有比鲁迅作品更优秀的范文吗?”


▲2016年9月12日,王菊伍老师在二完小的家里

当时先生,大概也是我现在的年纪,四十来岁,年富力强,充满着热情,他展开书本的时候,我能看见他手上厚厚的茧子,我当时不解,一个教师,无非在黑板上写写字,怎么能磨出这么厚的茧子?后来才知道,先生上半辈子坎坷,曾遇不公平待遇,在乡下务农若干年。然而,在他焕发着青春光芒的教学姿态当中,看不到岁月的磨难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除了那两手茧子偶尔泄露真相。

一门课程的观感,往往是任课老师塑造出来的,往日面目可憎的语文课本,经过先生用一番新的概念重新包装之后,变得惊艳起来。自从遇先生讲解语文,语文于我而言,就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欣喜,或者说是原来你如此美丽的惊喜。

先生授课,每到精彩处,诸如说结构、悬念、细节等,总要情不自禁地高声提醒:“这就是我们写作文时候值得模仿的地方,不要白白地错过这个细节,你们动脑筋想想,你碰到类似的情景时,会这样运用吗”,关键处先生会很兴奋,声音高亢,他在大声提醒我们:语文就是这样的,作文也是这样的。

先生的观点影响到我的读书习惯,每观一书,我总爱从写作的角度,反复揣摩这种方式能否植入到文章里去,因此我读书速度很慢,一本书往往捣腾很久,这么多年下来,读书也不多,然而,都吸收得很好。每当我读着精彩的篇章,一段一段地体会和细抠时,放佛看见先生站在前面,用手指戳着书页上的目录,书本娑娑地响,眼睛在镜片后眨动,反复说:“作文就是这么写的,感觉到了吗?”


这就是王菊伍老师的家

先生布置的作文比任何一个班级都多,日记、周记、课堂作文,样样俱全,他都要过目。他的要求是别具一格,而且对细节要反复锤炼,他提得最多的一个要求就是:你要找到描述事物的最佳语句。这有点像福楼拜对莫泊桑的训练。

记得有一回春游,我们的队伍前面走着一个大姐姐,晃着乌溜溜的一根大辫子,先生叫我们赶紧找一个比喻,或者一个形容词来描述前面晃来晃去的大辫子,不能重复,我当时很紧张,急切间,想起永丰镇当时还有很多骡子和马,于是说了一句:“马尾巴”。先生笑起来,说:“你是想起了马尾巴的功能吗?”我愕然,后来才知道那是老一辈人看过的一部国产电影。当时我一定流汗了,先生鼓励了一句:“黎平同学的比喻,至少还没有其他同学提出过,独特,接下来的同学不准重复。”

先生不是将日记、周记和作文当成教学任务,而是当成思维训练,这种你追我赶的方式,彻底激发了我的好胜心,而一个少年的好胜心被激发了,就没有什么可畏惧的,我不畏惧作文了,我总是捉摸着怎样才能让文字与众不同,而我每一次的努力结果总能被先生发现,还总能得到先生的肯定和鼓励。

在遇先生之前,我曾经在一本作业本封面上写了一段文字,将自己想象成李元霸,洋洋洒洒几百字,结果被老师骂得七荤八素,而先生不是这样,他鼓励有想象色彩的文字。


▲2016年9月12日,84岁高龄的王菊伍老师站在永丰二完小的操场中

记得有一次,按照教学要求,我们要把契诃夫的《凡卡》从书信改写成记叙文,我挖空心思想得到先生的肯定,于是改成倒叙,从小凡卡被老板毒打开始,我的进步,我的努力,先生都看到了,也肯定了,他兴冲冲地拿到班上朗读。那是个清朗的秋日,阳光洒在先生的镜片上,他一面朗读我的作文,一面停下来分析这样写作的妙处,那个下午,我觉得整个人都灿烂起来。原来,我也是可以把作文写好的。而这种灿烂的感觉,是从先生抑扬顿挫的朗读声调里产生的。

先生于我,最有鼓励的一句话,我至今都铭记,他有一次读完我的一篇范文后,说了一句:“我们班上,写作文极其有潜力的,刘黎平同学是其中之一,因为他很有想象力,思维没有局限。”十二岁的我,开始感慨人生,就在先生表扬之前的半年,我的作文本还总是被语文老师甩在地板上。什么叫云泥之别,这就是。庸劣的先生,把我踩在泥巴里,高明的先生,把我提拔到云端里。

遇见先生,让我遇见了真正的语文,从而遇见真正的文学。如果没有遇到先生,我就会与真正的文学擦肩而过,没有文学,于我而言,人生有何意义。

那时就觉得先生博学高深,有时候看见他站在教学楼的走廊上,背着手,凝视前方,可能是初冬,穿着深黑色的衣服,侧对我们,那身影忽而让我想起绘本里的鲁迅,那种风度,总我觉得教小学时委屈他了,然而如今又庆幸,他教小学,是小学的福分,是我的福分。


▲2016年9月12日,湖南省双峰县永丰二完小

先生与我,只有一年的师徒情分,我后来考上双峰三中,从此少见先生。永丰镇这个地方不大,然而,它也会让同处一镇的两个人长年见不上面,我与先生,其后的三十年,几乎只见过三两次面。

后来我读师专,教书,读研,当记者,混得如何?不好说,也不敢说,总有点愧对父老的感觉。然而,先生传给我的那点手艺,从不敢荒废,从中学时代备着个小本子练习写作,到写专版,写博客,写公众号,有那么点小名气,全是先生当年给予我的惯性力量使然。我沿着这股惯性走下去,从来没有放弃。可以说,是先生塑造了我的职业状态。

我眼中的先生,绝对不是平凡之辈,他是教师中的翘楚,人中龙凤,先生之于教学的意义,在于他很早之前就明确了语文的功能:阅读和写作。他独特的讲课方式,其实有如金圣叹点评水浒,如果换在今日,他大可以出书上电视传播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以知识产权换得财富。可惜,天以人为刍狗,不以贤愚而有所区别,大贤而晚景艰难,诚令人叹息。

写这篇文字,除了抒发我的敬仰之情,不知能起到什么样实质性的作用,如果能让家乡重新认识到先生的价值,从而能改善先生的境遇,则幸莫大焉,幸莫大焉。

刘黎平    2016912日于广州


作者:刘黎平,男,湖南双峰人,运营有个人公众号“刘备我祖”,《广州日报》国学版主编。土著民经作者授权发表本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