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象视界|视频】巴基斯坦的佛国余晖,寻访2000年前的犍陀罗都城

 无为zy7ny7trqk 2017-11-05

两千年前的犍陀罗艺术是目前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佛造像艺术,其遗址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巴基斯坦白沙瓦往西到阿富汗的东部,喀布尔河流域附近的地区。前些日子,我们为朋友们推荐了何平的【寻访犍陀罗】系列第一集——在阿富汗寻找消失的巴米扬大佛。一起来简单回顾一下第一集发布的精彩照片。


巴米扬大佛的全景

被炸毁前的巴米扬东大佛和西大佛


巴米扬石窟内残留的壁画


一千多年前,《西游记》唐僧的原型“玄奘”抱着向死而生的信念远赴西天取经,今天,何平先生几乎冒着生命危险沿着丝绸之路一走就是十年。今天,让我们通过视频来继续追随何平先生探寻的脚步。



何平先生在帕玛拉佛塔前虔诚祈祷


上次的推送中我们说,如今的犍陀罗故地仍然局势动荡,在阿富汗的一些地方,甚至会经历喝口水都害怕被投毒的惊悚。相较之下,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西北50公里处的塔克西拉则要相对安全的多,似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小山村,而2000多年前的这里,曾经是古印度十六国之犍陀罗的首府,是真正的佛造像艺术的发源地!


在这里你可以安安静静地呆上四五天尽情和两千多年前的伟大文明进行对话。这期的【大象视界】,让我们通过这段视频追随着何平的脚步一起去朝拜塔克西拉吧。



【寻访犍陀罗】第二集的目的地——塔克西拉


塔克西拉是距离首都伊斯兰堡约50公里的小城镇


相比较两千多年前的佛国,今天的塔克西拉,处处洋溢着穆斯林的气息,但仍然显得虔诚并且秩序。

公元前六世纪,这里是繁华都城,曾作为古印度16国之犍陀罗首都而存在;

到了公元前四世纪,随着亚历山大帝东征,这里也播撒下希腊文明艺术的种子,“塔克西拉”正是一个希腊文的名字;

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君王阿育王大力推崇佛教,佛教在此地开始盛行,不过这时期的佛教艺术还没有具象的佛造像,而只是用菩提树、佛脚印等来体现佛陀的存在;

直到公元一世纪前后,曾经活跃于河西走廊的大月氏人以犍陀罗为中心建立贵霜帝国,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西方雕塑艺术终于和产自于印度的佛教迸发出了璀璨的火花,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佛造像艺术。


塔克西拉山村里的水车

塔克西拉山村负重前行的小男孩

塔克西拉餐厅的厨师

何平在塔克西拉佛教遗址探访


公元四世纪,东晋高僧法显到访此地时,犍陀罗地区佛教依然十分兴盛,而到了公元五世纪,曾经和汉朝并立为当时欧亚大陆四大强盛帝国的贵霜王朝为嚈哒人(西方称白匈奴人)所灭,嚈哒人“不信佛法,好祀鬼神”,对佛教大肆打击,北魏宋云到西域求经时,已经呈现出“毁串堵波,废僧伽蓝,凡一千六百所”的破败景象。

公元七世纪,玄奘来到塔克西拉时,将此译作“呾叉始罗”,这里已经是“伽蓝虽多,荒芜已甚,僧徒寡少”,往昔繁荣已不复所见。

公元八世纪以后,随着穆斯林大举入侵,犍陀罗及其艺术逐渐堙灭,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地方也不再叫塔克西拉,而命名为“沙泰里”,

二十世纪初,英国考古学者在这里挖出了一块银牒,才恢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名——“塔克西拉”,塔克西拉昔日的辉煌也逐渐为世人所瞩目。


 穆拉莫拉杜遗址中的灰泥造像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以及犍陀罗艺术造像中心,塔克西拉浓缩了早期城市、寺庙遗址和博物馆。但对于佛教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而言,要深入巴基斯坦腹地去探访这个犍陀罗艺术的发源地,自然绝对需要异乎寻常的信仰和勇气。


以下是何平先生在两次探访后总结出的4个必去的遗址,我们一起来看看:



惊现在巴基斯坦的希腊城市建筑遗址——斯尔卡普


历史上,塔克西拉这个地方可谓千疮百孔,一次次遭受摧毁一次次又被重建,不同的文明和国度先后12次在此建城。今天,何平先生带我们探访的斯尔卡普遗址建于公元前2世纪,当时正是东征的希腊人统治了塔克西拉,他们废弃了原来的皮儿山丘旧址,建立了新城斯尔卡普,后来斯尔卡普这个地方又经历了地震、霍乱,贵霜王朝建立时,大月氏人就废弃了斯尔卡普,建立了新的城市斯尔苏克。

不过今天透过斯尔卡普遗址,我们依旧能清晰可见希腊人的“棋盘式”布局建筑构造。在这样一座早期的城市遗址中,我们也可见早期信徒的佛塔朝拜,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双头鹰殿了:


斯尔卡普的双头鹰殿


如前面我们所述,具象的佛造像大约是在公元一世纪左右才诞生,而在此之前,朝拜佛陀最常见的方式便是礼拜佛塔,这个时候的塔叫做Stupa,我国史书上翻译为'窣堵坡'。沿着佛塔走一圈,寄托了凡夫俗子心想事成药到病除的美好信念,当时寺庙多半建在山上,每天前去朝拜并不是很方便,于是便在市中心广场建立了一个诸如双头鹰殿这样的stupa佛塔。双头鹰是一种传说中的飞禽,就如同波斯史诗传说中的不死鸟一样,这依旧是个希腊风格的建筑地标,诸如壁柱都是希腊科林斯柱式,纤细并且装饰性强。



与双头鹰殿齐名的拱形寺庙



见证了佛教由盛转衰的佛教遗址——法王塔


法王塔


塔克西拉早期佛教遗址中,法王塔是最为人所知的遗迹之一。法王是护法王的意思,是为了纪念佛教最重要的护法王阿育王而命名的。法王塔见证了塔克西拉从公元前3世纪到7世纪佛教由盛转衰的整个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该遗迹的挖掘工作只占整个原始规模的15%,可见其规模之大。


这两个是早期泥塑佛的脚和下半身,根据脚的尺寸,何平估计原来完整的佛像最起码是10-11米了




现存灰泥造像最多的佛教遗址——焦里安


在整个塔克西拉佛教遗址中,焦里安可以说是现存灰泥造像最多的一处佛教遗址了,非常值得一看。在当时,塔克西拉尽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佛造像中心,但是这里本身不出我们常见的片岩状石材,需要从其他地方远送到此,当地主要用灰泥去制作造像。灰泥造像在公元一世纪,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有学者认为塔克西拉的灰泥造像不会晚于甚至早于石雕造像。


焦里安的灰泥佛塔

焦里安佛塔外沿的灰泥佛像

 焦里安佛塔外沿的灰泥佛像

 焦里安的灰泥坐佛



何平认为最棒的一处佛教遗址——帕玛拉


在塔克西拉佛教遗址中,最令何平兴奋的便是帕玛拉了,这也是本期视频的最大亮点。尽管包括塔克西拉博物馆里的塔克西拉遗址模型都没有注明帕玛拉,但是在何平看来这个遗址视野是最棒的,在开头的一张何平于佛塔前虔诚跪拜便是在帕玛拉。如今,在帕玛拉遗址旁建造的不少清真寺,那种两千多年来信仰的交错和融合,让人唏嘘不已。


2014年拍摄的帕玛拉全景

 2014年拍摄的帕玛拉湖景


帕玛拉距离塔克西拉城中心最远,2014年何平到访时,由塔克西拉坐船进来大约40分钟,今年由于河流干涸,开车进来大约需要1小时20分钟。时隔三年再次前往,这里又做了进一步挖掘,重新发掘出一尊完整的灰泥造像,是此次行程的最大惊喜了。


 2017年拍摄的帕玛拉遗址全景

2017年何平探访帕玛拉时重新发现的令人泪流满面的灰泥造像


塔克西拉佛教遗址目前还在进行全面挖掘,因此每次来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以下便是何平从塔克西拉拍摄回来的灰泥造像,更多将在第三集《巴基斯坦重要馆藏造像》予以详细解读,大象平台也将在合适的时机为朋友们推送第三集的精彩内容,敬请留意:

塔克西拉博物馆里灰泥的头像

塔克西拉博物馆门口的一尊站佛

塔克西拉博物馆的灰泥菩萨像

塔克西拉博物馆的站佛


【大象视界】大象的朋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