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56条

 医贵仁心 2017-11-06

第356条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金匮要略》曰∶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厥虽寒胜,然以心下悸,为水饮内甚,先与茯苓甘草汤,治其水,而后治其厥;若先治厥,则水饮浸流入胃,必作下利。

清·吴谦《医宗金鉴》

【按】

「厥而心下悸者」之下,当有「以饮水多」四字,若无此四字,乃阴盛之厥悸,非停水之厥悸矣,何以即知是水而曰宜先治水耶?

【注】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不渴引饮,乃阴盛之厥悸也,若以饮水多,乃停水之厥悸也。故宜先治水,却治其厥,当与茯苓甘草汤,即桂枝甘草汤、加茯苓、生姜也。桂枝、甘草补阳虚也,佐生姜外散寒邪,则厥可回矣,君茯苓内输水道,则悸可安矣,此先水后厥之治也。盖停水者,必小便不利,若不如是治之,则所停之水渍入胃中,必作利也。

【按】

伤寒太阳篇,汗出表未和,小便不利,此条伤寒表未解,厥而心下悸,二证皆用茯苓甘草汤者,盖因二者见证虽不同,而里无热,表未和,停水则同也。故一用之谐和荣卫以利水,一用之解表通阳以利水,无不可也。此证虽不曰小便不利,而小便不利之意自在,若小便利则水不停,而厥悸属阴寒矣,岂宜发表利水耶!

【集注】

方有执曰:『金匮』云:水停心下,甚则悸者,是悸为水甚,而厥则寒甚也。寒无象而水有形,水去则寒消,而厥亦愈,入胃者,水能渗土也。

喻昌曰:太阳篇中饮水多者,心下必悸,故此厥而心下悸者,明系饮水所致。所以乘其水未渍胃,先用茯苓甘草汤治水,以清下利之源,后乃治厥,庶不致厥与利相因耳!

程应旄曰:寒因水停而作厥者,其证以心下悸为验。厥阴有此,多因消渴得之,水其本也,寒其标也,不先水而先厥,且防水渍入胃,敢下之乎?

汪琥曰:厥而心下悸者,明系饮水多,寒饮留于心下,胸中之阳,不能四布,故见厥,此非外来之寒比也,故法宜先治水,须与茯苓甘草汤,而治厥之法,即在其中矣。盖水去则厥自除也。不尔者,谓不治其水,则水渍下入于胃,必作利也。

吴人驹曰:气脉流行,不循常道,是为悖逆,名之曰厥。但厥有痰、实、寒、热、气、水之不同,此因于水者也。水气不循故道,则水之寒气上乘于心而为悸,故治水即所以去悸,而厥亦回。设或不然,则水之甚者,其土沮洳,因为之利矣。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心下悸是有水气。今乘其未及渍胃时先治之,不致厥利相连,此治法有次第也。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厥逆而心下悸动者,此内有水气,盖水饮停留,阻经脉往来之路,木郁风作,故心下动悸。宜与茯苓甘草汤,先治其水,停水既去,却治其厥。不然,水饮渍入胃脘,必作利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桂枝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此条订正)

凡水气在膈上者,宜散之,此即《金匮》「水在腰以上当发其汗」之义也。厥阴证厥而心下悸,此时水在膈间,阻塞中脘,阳气不得外达四肢。水气在上焦者,不当参用下焦药,故太阳篇心下有水气已成留饮者,则为小青龙汤证,此即散之之义也。其有发汗过多,阳气上盛,吸水气上冲而心下悸者,则为桂枝甘草汤证。桂枝以助阳气,使之散入肌理而外泄。甘草和中而健脾,能助桂枝外散之力,此即桂枝汤发肌理之汗用甘草之义也。又能止上凌之水气以定心悸,此即脉结代心动悸用炙甘草汤之义也。然则厥阴篇之厥而心下悸者,与太阳发汗过多水气凌心者,同为上焦之证。水在上焦,不当用利水之茯苓,然则恐其水渍入胃作利,而先治其水,亦当用桂枝甘草汤,此云当服茯苓甘草汤,则传写之误也。师云:「郤治其厥。」不出方治,盖即白通、四逆诸方可知,使学者于言外领取之。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论述水停心下而致厥的证治。

伤寒,就是这个病从伤寒来的。厥,就是手足厥冷,同时有心下悸,心下就是胃的上面悸动,是水饮停留胃中所致。茯苓甘草汤在太阳病篇出现过,现在更要说其本质的证候表现了。胃里有水,水气相搏,所以作悸。悸者筑筑惕惕,惕者欲捣也,就像有东西打击。胃阳被水饮之邪所阻碍不能达于手足,故手足发凉。邪在胸之下,偏于下。既有水邪,也有阴寒,所以和瓜蒂散证还有些不同,瓜蒂散证完全是实邪,实邪凝滞,胸阳不达;茯苓甘草汤证虽然也有水邪,也是阻碍阳气,但是还有阴寒,阳气偏于虚衰的问题。

有寒也有水,怎么治?是先用四逆汤扶阳以消阴,还是先用茯苓甘草汤治水饮的心下之悸?这有一个程式的问题,一个是有寒厥,一个是有水饮。张仲景告诉我们应当先治水,不应当先治寒,当服茯苓甘草汤来治水,为什么先要治水?是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水虽然是标,阳虚是本,但是水不去则下利,下利既伤阳也伤阴,阳气就会更虚,所以先治水邪。先治水就用茯苓甘草汤,水治好了,却治其厥,然后再用温热之药治其寒厥。也有的注家认为吃茯苓甘草汤,厥好了,心下悸也好了,不必用另外的方子治其厥,这和原文精神不大符合。

这两条(第355、356条)合起来看,一个是胸中实,一个是胃中有饮。胸中实是阻遏阳气不达于四肢,所以吐以后就好了。胃中有水还有厥寒的问题,比较复杂,既有阳虚之厥,也有胃中之水,要先治其水后治其厥。病都是互相影响的,水饮对于厥冷也是有影响的,因为水也是寒,水寒之邪也是阻碍阳气的,所以得把水饮去了,不但是预防下利,对手足厥逆也有好处。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伤寒也是指太阳伤寒,厥是四肢厥冷,心下悸是胃里头有水的症候,《金匮》上有,「人饮水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胃要是停饮呀,水在这个地方多,这个心下就跳;水要是少呢,就短气。所以遇上病人短气,不一定就得补。

那么这里是厥而心下悸,肯定胃里有水,所以先治水,用什么药呢?用治心下悸的药,用茯苓甘草汤,它是以桂枝甘草汤为基础,这个「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治气上冲,又有水,所以加茯苓。这个水在胃,所以它也搁生姜,生姜是个健胃的药,这里当然也有呕逆的现像,它没说,只说主要症状是心下悸。

所以遇到伤寒有四肢厥,要有心下悸的话,这不是热厥,也不是寒厥,就是胃里头有水,当先治水,用茯苓甘草汤这个方子去治其水,然后再治厥。「却治其厥」,说的好像是治水之后,再治厥,事实上是治水就是治厥,不是先治水,然后再治厥。否则「水渍入胃,必作利也」,如果不先治水,水老在胃里头,则必作利也,就是不但厥,而且会既厥又利,所以治水就是治厥。

如果胃有停水,就得先去水,当然就得用祛水利尿的药。那么厥还有一段,这一段成问题的。

子恒试注

病太阳伤寒,手足厥逆伴有心下悸。手足厥逆是阳气不足以温四肢,同时胃中停水,胃阳受阻不能通达四肢所致;心下悸是心阳亏虚,水饮停于心下而成,病机属阳虚兼水饮为患,治疗需先治水饮再温厥逆,水饮利则阳气通达,厥逆可缓,心下留饮可服茯苓甘草汤(互参第73条)。不如此,则水饮下注胃肠,脾胃阳气受损,必然出现下利,厥逆随之而重,甚则发展为亡阳。

【条文互参】

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继承和发扬中医,是我们的责任!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胡希恕讲伤寒论》,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文中《子恒试注》部分为原创内容,转载请说明出处。

前文提要

335条: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336条: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339条: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340条: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341条: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342条: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343条: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344条: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345条: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346条: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347条: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348条: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349条: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353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54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355条: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第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