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秦灭楚第二战:王翦灭秦

 金色年华554 2017-11-06


 

随着秦军的战败天下形势一下子变了,楚军不断向西进攻,带动了韩魏发生了很多反秦暴乱如果消息再传播的远点,深仇大恨的赵人也会行动起来,难不保齐人会出来捡便宜,燕人会乘机反攻等等,总之情况危急,必须要用一个全面的胜利来压制

迫不得以之下,秦王政只好跑到频阳请老将王翦出山,同时发布征兵令,总算凑足了之前王翦所要的60万大军

于是公元前224年夏秦王政下令王翦为主帅蒙武仍为副帅率领了60万秦军杀向了楚国并且亲自为他送行出征时王翦不忘向秦王政求赐美田甚至连作战之时又连续五次请求赐美田,连部下也开始担心会不会太过份,王翦说,只有这样做才能向秦王政表达自己不会有异心

 

因为毕竟是秦国的全部有生力量都被发动了,此战成败关系到秦国的未来胜利了,天下指日可得,失败了,秦国有可能再次被合纵所击败,甚至连本土都保不住所以若不是刚强如秦王政者,恐怕也是没有这个胆气和定力的

 

楚国方面听闻王翦率秦军主力再次集结,也立即进行全国动员,从各直辖地,如越地江南淮北等地集中到陈城统兵大将还是项燕与昌平君,而这次的兵力也达到了50万,楚国几乎也是出动了举国之兵(但在夏季出兵的楚国却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夏季秋季是农民收割的季节)

 

和李信一样王翦也看中了平舆这个地方所以屯兵点也在平舆,60万大军屯兵于此他和李信都很看中这个地方是因为这里原来是楚军的边境的军事要塞各项军事设施完备而王翦更加明白秦军自己控制粮道就不会在后勤补给线上被对手抓住战机而且这个地方附近的楚国历代所积累的实力在去年的战役里几乎已经消耗殆尽如果楚军要集结足以对抗60万秦军的兵力本身的兵力必定也非常庞大而越是庞大的军队也越是需要足够的补给而这个地区已经不可能再给楚军提供多少补给了最关键的是这个地方离秦国的补给线近离楚国的补给线远

 

所以当王翦分析了一下形势之后,他选择主力按兵不动,以训练为主,同时秘密命令蒙武返回秦国西北边境重新训练骑兵

 

而项燕与昌平君这两个人他们一个是文武双全,一个是久经沙场所以他们深知,与60万虎狼之师的秦军决战意味着什么借着之前战胜李信的旺盛士气,与秦军针锋相对的摆开阵势,准备一鼓作气的再次消灭秦军

 

谁知,王翦的老谋深算,却远非李信可比面对士气正旺的楚军,他竟然下令坚守营寨,同时不许主动出战项燕与昌平君弄不明白了,秦军的兵力要强于楚军,怎么反到选择了避战而且居然连续一年都在避战

 

但是项燕与昌平君怎么也不会想到在漫长的对峙了一年以后的夏天王剪终于出手了而且出手的地点是项燕与昌平君怎么也想不到的地方——彭城

 

原来蒙武回西北边境将前年损失的骑兵秘密补充完以后再次接到王剪秘令向东沿原魏国土地迂回至楚军背后的彭城然后和王剪一起东西夹击在平舆与秦军主力对峙的楚军

 

收到这个消息以后的楚军军心大乱项燕除了先退兵夺回彭城守住自己的后方以外别无他法(同时还要收割粮草)不然楚军就要有被全歼的危险了但是统兵的是项燕与昌平君个人从昌平君角度来看,向东就不可能了因为昌平君的地盘都是在以陈城为据点的西部,如果向东进发将进入他没有根基的地区,到那时不论是否能够击败秦军,他都有可能面临受到现在的楚王的攻击(前文提到了他是楚国公子是有可能和现在的楚王争王位的人而且前一年的军事胜利使他的威望达到了顶点虽然他之前一心为国造了秦王政的反但也不足以打消现在的楚王对他的疑虑他对楚国的王位没有兴趣)而且若是向东进发仍旧无法彻底击败秦军那么他在西部的地盘就会全部丧于秦军之手,所以对昌平君而言东撤绝不可行。但不管他昌平君怎么想结果是项燕自己先撤了昌平君也只得自己回到陈城

这样一来,楚军原本的力量就大大的分散了,一开始团结共抗秦军的势头也就不存在了这就给了秦军以各个击破的机会。

 

而王翦等的就是这一刻他立刻下令,全军出动,向楚军总攻击长期的相持不战,不仅耗尽了楚军的粮草更耗尽了楚军的锐气这个时候蒙武已经已经攻下了彭城切断了楚军粮草后勤的蒙武迅速向西和王剪一起在蕲南把因为没有粮草所以军心大乱的楚军打得大败项燕战死昌平君只得在陈城开始收拢项燕的残兵,继续抵抗秦军希望可以借此来牵制秦军不要进攻寿春而是进攻陈城

 

但这个时候的王翦却显示出了其非凡的战略眼光他并不追击昌平君,只是派一部分秦军围住了陈城主力直接南下直取楚国都城寿春

 

当时楚国都寿春,是座规模超过20平方公里的巨城虽然楚国的主力这个时候已经差不多消耗完但此时楚国在寿春城内还有着20多万的人口以及数万淮河水军没有出动过而且寿春城因为有安丰塘的存在所以粮草充足北面隔着淮河的的重镇下蔡也还在楚军的手上.下蔡还在的话就可水陆一起协防进行犄角防御

 

此时的王翦要是继续由西向东同时发动水陆进攻,比起楚军要脆弱的多的秦军水师必会遭到楚军淮河水师来自南北方向的夹击这样一来秦军就很难全歼楚军的水师部队而不歼灭水师部队夺取制河权就很难攻下下蔡和寿春

 

所以王翦指挥秦军从蕲南绕道淮河东部渡河,然后直取寿春,根本没理会在淮河上的楚军水师而蒙武的骑兵则在过河以后快速突击至淮河南岸的寿春北门切断了寿春与淮河水师的联系

 

这样一来寿春则彻底被孤立了

这个时候如果楚军还有可以领兵的大将出现那只需要屯驻在寿春城外的东西两侧,形成一个小掎角之势,秦军也很难攻克寿春,而且一旦楚国水师也同时向东西两侧扩大淮河防御区域,秦军后续的粮草辎重就无法到位,届时秦军就又要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了

可惜现在大部分的楚军已经在不久前的蕲南战役里被歼灭项燕战死以后楚军暂时已经没有了可以领兵的人昌平君的最后一部分楚军也已经撤退到陈城,但是如果等昌平君收拾残兵,然后走颖水南下赶来支援寿春,或者楚国东部的吴越地区有人领兵来救到了那个时候秦军就有遭到夹击的危险所以秦军只有和时间赛跑那就是在楚国援兵来到前攻下寿春

 

但是吴越地区也正处在收割的季节所以短时间就有人领兵来救也并不现实路程最近的昌平君也没能突破秦军的封锁寿春还是没在援军赶到前就被秦军攻破了(也有可能是昌平君真的想要楚国的王位而不去救援)王翦俘虏了楚王负刍

 

随后还是那个昌平君他在寿春被攻破以后决定称王.然后沿颖水南下入淮河再从淮河东部的邗沟去往了楚国下一个继续抗秦的据点——江北地区除了寿春以外的最大城镇——广陵他要在那里和项氏一族的后人一起继续抵抗秦军

 

由于攻打寿春的时候楚军的淮河水师并没有被歼灭或者说根本没有被投入战斗所以寿春城破以后直接南下的淮河水师也去往了江东地区算上原来昌平君所收拢的军队再加上江东吴越地区的项氏一族后人的军队此时的楚军仍有20多万足有与秦军一战的实力

 

而要彻底灭亡楚国秦国就必须在楚国境内歼灭楚军还剩的所有的有生力量所以王翦在攻破寿春以后开始打造水师再带着俘虏来的楚王负刍,水陆并进,准备攻击楚国的最后做垂死挣扎的据点——广陵

 

但是以昌平君和项氏一族的后人为首的楚军并没有一味地退守以姑苏为据点的吴越旧地,而是将陆军屯驻在长江北的广陵,再将原本的淮河水师布防于长江之上策应以广陵和姑苏为犄角的战线防御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把战线拉长在吴越地区和秦军再打一次而且秦军到了吴越地区就没有了骑兵优势,如果稍有战机楚军水陆并进,绝对可以断绝秦军的补给

 

但是王剪却再次显示出了其非常的战略胆识:在大张旗鼓打造水师的同时却只带着骑兵和少量粮草直接迂回到了广陵城下而并不攻取从寿春到广陵的广大地区当秦军拿着楚王负刍做“挡箭牌”兵临广陵城下的时候士气低迷的楚军也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了秦军攻城之时根本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抵抗秦军很快就攻破了广陵城项氏一族的后人也多战死于(据说项羽的父亲也战死了)昌平君也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广陵城破以后王剪才回过头来开始攻取从广陵到寿春的广大地区

 

这样一来楚军在长江以北的全部地区就完全落入了秦军之手而拿下了江北以后几乎不费什么劲秦军就攻下了个江南地区

 

 

 

次秦灭楚之战结束了不久之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疆域,东起辽东,西至玉门关、陇西,北抵长城,南达越南北部及中部一带,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秦王政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后世子孙代代相承,递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万世皇帝废除谥号规定皇帝自称曰“朕”,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这些都是为了显示皇帝的无上权威,表示秦的统治将万世一系,长治久安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无休无止的战国乱世也终于划上了句号

 

现在让我们用后人的目光点评一下双方次战争

 

首先是次战争双方消耗的兵力光在蕲南之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就超过了百万如果再加上后来的寿春保卫战以及最后在江东地区被歼灭的昌平君与项氏一族所率领的吴越楚军可能兵力要达到120万以上而第次双方投入的兵力也不会少于50双方兵力的投入创造了中国历史之最

 

其次是第一次作战李信的战败原因

 

第一点是昌平君的叛乱这直接导致了秦军后勤能力的崩溃。而越是对外作战后勤补给也就越困难军队没了粮草是不可能打仗的

 

第二点是兵力楚国从边境到国都几十年来苦心经营着上蔡鄢陵平舆陈城彭城城父蕲南下蔡末都寿春等地  这些地方楚军要守,攻下来的秦军也要守而在没有歼灭楚军大量的有生力量的前提下楚军就可以有大量的兵力在这些地方和秦军打消耗战所以说李信的20万军队真把这些城镇攻下来也是守不住这些地方的,因为兵力根本就不够

 

那第二次作战王剪为什么赢了呢?

 

这也是本文的重点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后勤能力项燕他带出来的楚军大概40万左右估计大多是来自于江东地区因为前一年的战火楚国整个淮北地区的兵力基本已经消耗完了而昌平君在当地集结的军队大概也在10万左右但这些都是前年所剩下的精锐部队了这样一来楚军大致就分为了但从第次秦灭楚之战双方的伤亡来看因为作战区域始终是在楚国边境战火并没有波及到秦国本土所以无论单兵作战能力还是集团作战能力远要比秦军弱的多的楚国军民的伤亡肯定是高过秦军而且最要命的是楚国历经多年甚至是几代君王所修建的边境军事要塞和屯粮点几乎都被摧毁这也是第二年秦军再次攻打楚国的时候楚国只能从更远的江东地区调集兵力和补给的最根本原因所以昌平君的军队的补给其实大多数也是来自于楚国更远的江东地区

 

从江东地区运送粮草补给这对楚军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一共50万楚军的补给在一天一天的消耗的同时他们的补给能力却也在一天一天的减弱

 

但秦军却没有这些负担王剪他带着60万大军,在军营里面休养生息,大吃大喝没事就做做游戏,比如跳壕沟,扔石头什么的反正,现在秦国已经占领了天下的大半,就算60万大军一天吃一座山的粮草各地的粮草和物资也会源源不断运进来,(特别有“郑国渠'的秦国本土)不怕再和前年的李信一样断了补给

 

而项燕与昌平君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50万大军的补给越来越困难但也不敢轻易分兵去攻击秦国其他地方,因为这会削弱主力,遭到王翦的各个击破所以他曾经多次派遣使者去齐国希望齐国能够出兵,因为在秦国出动60万大军的时候国内不会再有多少军队留守更何况秦国还有很多占领区需要“消化”这时候不管从背后夹击王翦,还是攻击秦国本土,都有改变战局的可能,可惜齐国最近几十年前始终亲近秦国,在王翦出兵前更是接受了秦国要与楚国“断交”的建议

 

在这种痛苦的心情下,项燕与昌平君捱过了大半年的时间。那他们底下特别是项燕的40万楚军长期在这里待着,又不开打,他们是什么心情呢?

 

而且最要命的是冬天来了秦军大多来自西北的陕西地区耐寒能力要比来自江东地区的楚军强多了

 

但是王翦的60万秦军不仅没有利用冬季作战要比楚军强的先天优势发动攻击甚至于到了第年的春天也没有进攻而是把进攻时间定在了夏天

 

为什么呢有个道理但都很简单一个是“耗”一个是“快”

 

“耗”就是消耗粮草“快”就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同时骑兵也需要草料而骑兵的草料只有夏天才有

 

先说“耗”

 

跨年度的大战,对农业收成的影响特别大,当年长平之战时的赵国就是后勤补给实在耗不过秦国才率先发动进攻最终战败以至于45万大军全军覆没现在在楚国的这一场百万人的大战,王翦也正是要再上演一次楚国版的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除了秦国,其他各国都采用的是常备军加非常备军的组织形式,平时保留一部分的常备军,一遇战争,即征用以农民为主体的青壮年所组成的非常备军而以农民为主体非常备军的本职工作是种地,作战是兼职工作,因此这种模式要打跨年度的战争,对本国的农业消耗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夏秋之季的收割时期而王剪选择在夏季出兵说明他早就想到了楚军的后勤补给是消耗不起这样的持久战的所以到了第二年的夏天已经错过了一次收割季节的项燕的江东军队再不撤回去休养那就意味着会再错过一次收割的季节那时候不等秦军来攻楚国就要先灭亡了

 

而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有所不同,秦人只有两件事情做就是“耕战顾名思义就是耕田打仗然后打仗耕田

 

妇人种地男人从军,全民皆兵,这种模式从商鞅变法起就开始执行,已经一百多年,运作得非常熟练所以若是打持久战,打消耗战,这是秦国的强项,王翦就是利用秦国这个强项,与楚军的弱项在打消耗战

但楚军这次集结是一次对楚人而言没有经验的事情,所以只希望不断挑战,尽快击溃秦军主力,而秦军对外作战经验丰富,后勤保障畅通.所以王剪在战役一开始选择了避战.从而来消耗楚军的粮草.

 

然后是“快”

 

虽说李信的兵败使得秦军的骑兵伤亡惨重但是自古养马的秦军骑兵的战斗力在第年很快就恢复了而蒙武在骑兵作战能力恢复了以后就马上突袭楚军的后方基地粮草后勤被切断的消息传到楚军那里以后正赶着要在夏天回去收割粮草的楚军军心一下子就乱了一乱就被王剪抓住了战机而遭到夹击的楚军在蕲南战役基本全军覆没而这原本也是楚军的精锐部队

 

第二点是军事战略前文也提到了分为派人的楚军在战略上不能同步也很大程度上对楚军造成硬伤60万对50万的兵力优势并不明显但是如果楚军敢分兵而且还军心大乱的话那对秦军来说根本就是个菜

 

而对比李信和王剪虽然进兵路线相同都是上蔡——平舆——然后直插寿春但是王剪的高明则在于打寿春前不仅已经歼灭了楚军大量的有生力量还最大的消耗了楚军的存粮要知道李信攻楚虽然战败但也很大的消耗了楚国的国力楚军虽然胜利却只是一场惨胜所以王剪的主力军队长期坚守从而消耗楚军的粮草而偏师骑兵快速迂回至彭城的战略逼的楚军只有先退兵救援但是只要造成了楚军的分兵那楚军就是一个字——

 

而在最后攻打江东地区时在后勤已经不占优势甚至有可能后勤被切断的情况下王剪蒙武居然只率骑兵就直插广陵这样高明的军事战略的确不是昌平君这种人物所比的了的

 

第三点战争的准备时间秦国其实要比楚国早100多年

 

首先是秦灭巴蜀之战(公元前316)打开了通往楚国的进兵道路

 

随后是丹阳、兰田之战(公元前312年),秦军击败楚军后攻取了楚地汉中(今陕西汉中)600里地,置汉中郡

 

再然后是鄢郢之战(公元前279-公元前278)先是秦国大将司马错率领军队攻打楚国楚襄王被迫割让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东南)和汉江以北的土地给秦国随后更是被名将白起打的楚国只能迁都

 

这些战役在很大程度上为了日后灭楚甚至统一天下而创造了诸多的有利条件而楚国在多次战役中却是接连战败

 

第四点骑兵优势蒙家军日后的蒙恬收复河套战役(公元前215)主要力量就是骑兵但是早在秦灭楚之战时蒙家军骑兵先是大范围的迂回直接攻击彭城后来是抢在楚军援军到来前先一步切断寿春与外界的联系这不仅可以称为古代骑兵战的典范更可称为是战国版制陆权打赢制海权的典范

 

第五点是兵力的优势楚国从边境到国都几十年来苦心经营着上蔡鄢陵平舆陈城彭城城父蕲南下蔡末都寿春等地这些地方楚军要守,攻下来的秦军也要守(这些前文已经提到了)而在没有歼灭楚军大量的有生力量的前提下楚军就可以有大量的兵力在这些地方和秦军打消耗战所以说李信的20万军队真把这些城镇攻下来也是守不住这些地方的,因为兵力根本就不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信才直接攻击了寿春而就算没有昌平君的背叛他也不可能灭的了楚国所以王剪才选择了60试问如果没有这么多军队守住已经攻下来的城镇王剪就怎么敢在寿春城破以后只带少量骑兵就去攻打广陵呢?

 

最后说下昌平君这个人作为并不被人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在这两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决战里所起到作用其实是超过王剪和项燕的而且还能在寿春城破以后选择自立为王退守江东和项氏一族一起做着最后的抵抗这在中国历代的末代君王里也算是少有的君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