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弈】13.弱者的机会

 49度灰灰 2017-11-06

13.弱者的机会

博弈论
人生如棋


御书房的听官们,大家好,欢迎收听荔枝独播的开浩御书房新版博弈论,我是开浩。


听过我们上一个版本的博弈论的伙伴都知道,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博弈模型,就是三个枪手的博弈模型,与大仲马著名小说《三个火枪手》所不同的是,枪手博弈的模型中的三位主人公,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他们见面必然死磕,然而三个枪手有实力上的明显差异,命中率分别是80%、60%、40%,而且彼此对对方的实力心知肚明,那么如果决斗开始,三个人的决斗结果会怎样呢?先别妄下结论,我们不妨来推导一下。


如果你是枪法最准的,也就是命中率是80%的那位,那你遇到他俩之后,你会怎么选择呢?毋庸置疑,任何一个理性人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当然是要先击败那个对自己威胁较大的枪手,也就是先击败60%的命中率的枪手。而如果你是60%命中率的枪手,你也一定会先选择射击80%命中率的家伙,原因很简单,相比40%的命中率而言,80%的命中率太可怕了。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就会出现很有趣的情况,三人见面,两人火拼。


那么对于我们这位看起来占据了劣势地位的40%命中的枪手,事实上在第一轮火拼中,遭遇轮空的情况,也就是说,40%命中的枪手本轮的存活率将是最高的。


经历了第一轮的轮空,80%和60%命中率的枪手,无论哪位存活下来,子弹都将被消耗,如果二人都没有受伤,再进行下一轮火拼,子弹数量进一步消耗,二人如果火拼次数上升, 40%命中率的枪手将不断地扩大优势,无论是子弹持有量还是存活率,都将极具优势。


也就是说,枪手博弈最终的结果并不是一个强者一定会成功的博弈模型,有可能是弱者上位的机会。


众所周知,苏美冷战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二者在冷战之时,虽然都在直接行为上打压对方势力,也都不忘却拉着其他国家进行博弈,目的就在于控制博弈环境中的最差的枪手,避免弱者上位,老话说的好,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而往往在二虎相争的环境下,要极力避免小三的崛起。


《三国演义》里描述了这样的故事,东吴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蜀军,而在追击之时,陆逊却在鱼腹浦选择撤军,当然鱼腹浦的八阵图被《三国演义》描绘的神乎其神,事实上还有一条隐性的条件决定了本次博弈东吴的选择,那就是远在后方观虎斗的魏国。如果东吴贸然进攻,强大的魏国扮演了被轮空的强者,一定会放大优势,逐步蚕食东吴和蜀国的势力,东吴和蜀国,都将再无崛起的可能。


整个枪手博弈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的,并不是谁拥有最强大的势力,而是要关注在战略上谁才是自己的战略“盟友”,这个盟友并不是正真意义上的联合者,更多的体现应该是不和敌人发生正面无效的冲突,避免其他敌人坐享其成,这也是获得优势策略最好的方式。


还拿《三国演义》来说事,隆中对之初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策略就是典型的枪手博弈优势策略,无论野蛮生长的曹魏,还是家族创业的东吴,都缺少一个正统皇权的话语权,但是从实力对比上来说,曹魏和孙吴都要甩当时寄人篱下的刘备好几条街,在乱世纷争的环境下,保存实力争取进入最终枪手博弈的回合,就是优势策略,事实上,三分天下最终的实现,和刘备一方不断调整博弈位置,有直接的关系。


还有一个历史上值得思考的例子,明朝末年的情况大体如枪手博弈一般,最具实力的明朝政府,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虽说日落西山,体制腐化,但单独面对人民起义或者后金骚扰,都不足以导致明朝灭亡,可笑的就是摧毁明朝体制的是当时实力屈居第二的人民起义军,最终再次统一华夏的,竟然是东北的后金,后金等待机会,一举入关,不但解决了明朝的残存势力,还顺利的荡平了李自成,我们现在来看觉得后金勇猛无比,如果参考当时的记载,你不难发现,其实在当时,后金势力和内部人民起义比起来,相对而言,其实并没有太过紧迫。


战国时期的秦国也是如此,置于枪手博弈的环境下,离间其他势力,拉拢可靠资源,将是最优策略,远交近攻策略则非常好的体现了我们在枪手博弈环境下的策略选择。秦国着重打击离自己比较近的三晋势力,而和远处的国家交好,事实上就是在禁止敌方势力合作,从而浑水摸鱼,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我们做一个不严谨的猜想,结合我们之前讲过的内容,如果枪手博弈其中一个人暂时性的退出博弈,那么剩下的势力会怎样呢?另外两个势力的选择则会体现在合作还是背叛的选择上,也就是说,这将是很好的将枪手博弈变成囚徒困境的机会。而囚徒困境下,如果再加入第三方的搅和,背叛的可能性再度放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那个最弱的枪手,事实上操纵了其他两位强者的博弈关系。


整个一套枪手博弈的优势策略,我们可以简单的归结为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降低威胁,适度交好,也就是守弱。当你不作为最急迫的威胁的时候,整个博弈环境会因为你位置得调整而变得相对有利,只要存在在博弈环境中,我们事实上就是在放大我们成功的机会。第二个要点,要懂得置身事外,也就是不争,只有不争,才有可能在争斗中存活下来,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美。第三,适度的控制信息的混乱,譬如《权力的游戏》中,史塔克家族痛失家族主心骨,就是因为在纷争之中,信息被小指头和瓦里斯所混淆,而小恶魔之所以后来能力挽狂澜,也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测试出叛徒的方位,准确的打击和震慑其他的势力,可见浑水摸鱼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反例来看枪手博弈环境下的错误操作,我们依然把目光回归到《三国演义》,曹操南下,80万大军看似是当时足以敲定战局的势力,而诸葛亮入东吴舌战群儒,先敲定曹魏强者的身份,明确合作才是吴蜀的出路,而曹操在不明敌军的情况下,仓促出兵,多方树敌,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对于曹魏来说,阵地战将更有优势,通过瓦解吴蜀的关系,从而蚕食敌军,才是最优策略,80万大军不习水性,成了吴蜀挖掘到的信息弱点,才有曹魏赤壁大战,元气大伤,退缩北方的局面,从这个角度来说,三国鼎立是曹操的失败的产物。


在枪手博弈中,我们要时刻谨记一条原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树敌是最不应该做的选择,时刻让己方站在最有利的位置,去观察别人的行动,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老大并不是那么容易做的,而适度隐忍,才是寻求机会最好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