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看了可能会流泪——傅抱石《兰亭雅集》

 徐国权1jhb1pf9 2017-11-06

兰 亭——

他和他们心中的圣

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初春,煦风和暖,右将军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一众名士在会稽兰亭行列坐放言,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这千古一聚,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书法史乃至整个文化史中都写下了有不可磨灭的一页。在“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的同时,他们达到了文人最向往的“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潇洒境界,却又痛快真实的表达了自己对“一死生”无法掌控的无助。

“兰亭”一聚,成为了中国文人心中永恒的圣地和港湾。这一题材,也成为了傅抱石先生在同样动荡的时代,陋居重庆一隅时心中的一处寄托。 王右军酒后书出千古诗篇《兰亭集序》,“往往醉后”的傅抱石也在千百年后,1944年的夏日画出了这张令人叹为观止的《兰亭雅集图》。

画中人物的衣冠踞带随风飘荡,小童在溪边的戏耍流觞,春日润泽的空气,葱郁的草木,让安乐的气息弥漫了整个画面。背景中乱峰卷云的山石,潇潇君子般的竹林和密翳的松荫,与魏晋名士们的风度相得益彰,似正是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体验。

王羲之看了可能会流泪——傅抱石《兰亭雅集》

傅抱石 《兰亭雅集》

104×60cm

设色纸本 镜心

1944年作

款识:甲申长夏写于重庆西郊金刚坡下,新喻傅抱石。

印文:傅、抱石大利、抱石斋

著录:

1、《傅抱石精品画集-纪念傅抱石先生诞辰100周年》,第151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傅抱石全集》(第一卷),第274-275页,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

3、《点评中国书画市场》,第165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

4、《百代风范-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作品集》,第291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

展览:

1.“第三届(杭州)艺术品收藏与鉴赏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浙江美术馆,2012年10月。

2.“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新疆国际会展中心,2014年6月25日-7月11日。

这 一战,

他赢得毫不费力

兰亭这一题材,虽令人向往,却不同于“竹林七贤”等魏晋故事,雅集中列位了42位名士,如何表现这么多魏晋名士的风骨,对于历代画家来说都是一个头疼的挑战。但是傅抱石却在这个挑战中赢得毫不费力。

王羲之看了可能会流泪——傅抱石《兰亭雅集》

明 文徵明

兰亭修褉图卷(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羲之看了可能会流泪——傅抱石《兰亭雅集》

明 许光祚

兰亭图并书序卷(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传世关于兰亭的名作多为横向构图,易于多个人物的安置,但很少有画出全部人数的作品。而傅抱石不但才用了竖向构图,更在画中大胆布置了58个人物,其中42位名士,以12个群体或列坐溪边,饮酒赋诗,或在松荫下侃侃而谈,桥上拱手作揖,身裁、面容、动作神态无一重复,但都透着一样的散淡、清高与才情。

王羲之看了可能会流泪——傅抱石《兰亭雅集》

傅抱石 《兰亭雅集》 局部图1

王羲之看了可能会流泪——傅抱石《兰亭雅集》

傅抱石 《兰亭雅集》 局部图2

王羲之看了可能会流泪——傅抱石《兰亭雅集》

傅抱石 《兰亭雅集》 局部图3

稚趣盎然的侍童藏布在各个角落,衬托了名士风流,也可爱了整个画面。

王羲之看了可能会流泪——傅抱石《兰亭雅集》

傅抱石 《兰亭雅集》局部之稚童1

王羲之看了可能会流泪——傅抱石《兰亭雅集》

傅抱石 《兰亭雅集》局部之稚童2

这么多文人学者汇聚在一个空间的画面,不由让人想起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为梵蒂冈教皇宫绘制的壁画《雅典学院》。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以古代七种自由艺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为基础,艺术家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有以往的思想家,也有当世的名人。与之相比,傅抱石笔下《兰亭雅集》中的众人物,虽然是相对写意写就,歌颂的却一样是自由的人性和传世的文才。

王羲之看了可能会流泪——傅抱石《兰亭雅集》

拉斐尔 《雅典学院》

他 不像

古装剧一样全靠想 象

傅抱石是严谨的美术史论家,对于魏晋六朝历史又极偏爱,所以在画中细节也严格尊重魏晋历史,在人物角色中,因魏晋时代儒学、佛教、道教的融合,所以画中三种人物角色都有表现,而器物如酒具、茶具虽然以写意几笔带过,但謹遵古制,不会像古装剧一样全靠想象。

王羲之看了可能会流泪——傅抱石《兰亭雅集》

傅抱石 《兰亭雅集》局部之僧人

王羲之看了可能会流泪——傅抱石《兰亭雅集》

左:东晋红釉羽觞杯

右:东晋青釉鸡头壶 故宫博物院藏

可以说,王右军诗中的所有关于兰亭的具象和抽象世界的一切,都在他这张画中用飞扬的笔墨满分还原了。

天 才偷懒

兰亭难寻

但这样满分的作品,即使作为傅抱石这样的天才艺术家,也没法重复作业。傅抱石存世作品中,关于兰亭的作品,流传甚少,除了中国美术馆所藏1956年所作横幅《兰亭修禊》,大尺幅的兰亭主题作品鲜有公开露面。如此多人物的作品,花费心力、经营画面时间都不可计,所以天才偷懒也可以理解。此件作品,经藏家秘藏二十余年,一直作为心头最重之好,此次重现公众视野,既展示了傅氏天才绝学,又重现了兰亭那群贤闪耀的一刻,也是兰亭精神传承的一大幸事。

王羲之看了可能会流泪——傅抱石《兰亭雅集》

傅抱石《兰亭修禊》

1956年作

中国美术馆藏

《兰亭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