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帖视频 | 临《乙瑛碑》

 石河轩 2017-11-07

杜思吾

临《乙瑛碑》



《乙瑛碑》(局部)

《乙瑛碑》与《礼器碑》《史晨碑》并称“孔庙三碑”,是汉隶鼎盛时期的典型作品。它既不同于古拙雄浑、以方见长的《张迁碑》,又不同于秀丽丰润、以圆见长的《曹全碑》,也不同于以瘦硬见长的《礼器碑》,它以方正典雅、法度谨严的庙堂之气,影响了唐以后的隶书之风。


《乙瑛碑》属平正规范一路,结体方正,笔画排列均匀,近小篆之排叠布白。字内空间均衡,笔画向四周均匀排布,因字赋形,有大小长短之变化。用笔方圆相济,遒劲凝练,讲究笔画曲直、平斜、粗细、轻重、徐疾等变化。在临习中,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穿插避让,以及字与字高低疏密的关系。从此入手,左可通雄强一路,右可达雅逸一风。


左:《乙瑛碑》原帖

右:杜思吾临


当今学隶书者从《曹全碑》《礼器碑》入手较多。就日常所见,学《曹全碑》易轻弱媚俗,学《礼器碑》易线质单薄,而《乙瑛碑》则方圆兼备、均衡稳健,有“中庸”之风。在此碑下功夫,易于兼容并蓄、出入有方。

 

学隶入门容易深入难。临习《乙瑛碑》,不可写平写板,方笔不可写扁,切忌写成美术字的感觉。我们要注意用笔的起承转合,要有书写性,以体现此碑的端庄肃穆气象;要于规矩中见不规矩,平凡中见不平凡。


杜思吾

艺术履历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杜思吾,1972年生于河南永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文化部书画创作基地书艺会副秘书长,中书协“翰墨薪传工程”中小学师资培训“专家教师团”成员,中书协“国学修养与书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骨干高研班成员。江西省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书协培训中心导师,抚州市书协副主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