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少年书法杂志 | 《石鼓文》临习心得

 石河轩 2017-11-07

《石鼓文》临习心得

文/祝 乐


《石鼓文》是秦代石刻文字,发现于唐初,由于它记叙了周宣王出猎时的场面,故又称“猎碣”。字体在古文和大篆之间,字形偏方,结构灵活稳健,既有金文遗韵,又开秦小篆先河,是重要的书法学研究资料,也是篆书历史上举足轻重的经典作品。

历代评价

历代书论典籍对《石鼓文》也都有着很高的评价,张怀瓘在《书断》中说:“体像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昌颉之嗣,小篆之祖。”韩愈也曾赞曰:“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韦应物评说“惊潜动蛰走云云”,苏轼有文字说其“文字韵律蛟蛇走”。康有为在《书镜》中则评价:“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截,自有奇采。”


历史上,书法家对于《石鼓文》的临写从未间断,诸位书法家对《石鼓文》的见解不同,其所临习的书法风格也各不相同。海派书法巨擘吴昌硕一辈子临习《石鼓文》,其书法成就也在于此,吴氏所临的《石鼓文》自成一格,对于后来者理解《石鼓文》、学习篆书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笔者喜欢篆书,对《石鼓文》及吴昌硕临本的《石鼓文》也都曾用心临写,有一些心得体会愿与诸位分享。

《石鼓文》(局部)


谈到篆书的笔法,虽然很多人已将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奉为圭臬,但论其如何行笔、如何逆锋却又谈不上来,只有一个模糊的大概印象。对于笔法我觉得法无定法。正如前面说的,临帖要临出味道,笔法是为这个服务的。《石鼓文》是碑刻,年久磨损,无论古人还是今人的笔法都是从《石鼓文》这篇作品的味道中提炼出来的。吴昌硕的临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对《石鼓文》的笔法或说《石鼓文》适合什么笔法来表现,有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这些实践现在看来大概分三种:


一种顶锋入纸,起笔圆浑,中锋铺毫行笔,其间转折多是接笔,一笔转不过来,收笔之后再以同样的笔法继续往下走,风格相对厚实淳朴,笔画运动较慢,纸墨生发出入木三分的感觉;


第二种跪毫起笔,入纸后顺势就走,中侧并用,线条爽利,飘逸灵动,笔画多一气呵成,连贯性及节奏感强烈,收笔停顿处有下压之势,与吴让之的小篆稍有契合之处,只是出锋不是刻意的;


第三种融合了很多简牍帛书墨迹笔法,行笔轻快,线条有头重脚轻之嫌,故吴昌硕以这类笔法临习时节奏稍快,字形取方势,增加其稳重感,此类作品多以团扇小品示人。


这三种风格都没有失去《石鼓文》特有的味道,这或许也是他能被后人追摹的原因吧。没有流俗于空洞的笔意化,也不拘泥于所谓的金石气,落落大方,这也是书法创作应该追求的境界和目的。

 

很多人临《石鼓文》或其他篆书,笔画中锋用得很足,转折处多方折,收笔处常有枯笔,看似刚劲有力,实则外强中干,空洞乏味,虚有其形。用笔应多追求其中的弹性,韧劲。尤其是篆书,弹性是支撑弧线质量最重要的一点,力量感也是从这种有弹性的弧线中传递出来的。“壮士拔山伸劲铁,寒猿饮水撼枯藤”讲的不是生猛刚劲,而是一种绵里藏针的力量感。还有很多人写的笔画很粗,笔画连接处粘作一团。这些都是弊病,线条是否有生命力、有力量感不是粗细的区别,而在于是否有弹性,取决于笔尖与笔锋掌控的娴熟程度。这需要长时间不断的努力。

祝乐临《吴昌硕临石鼓文》


金文朴实厚重,如璞玉浑金,有种滞涩的感觉,临习时自然要慢,而且力求点画浑厚生拙,而小篆流利华美,线条屈曲盘绕,线条灵动飘逸勃勃有生气,不似金文厚重。《石鼓文》则介于两者之间,一脱金文萧散古朴又不似小篆整饬严谨。结体多取方势,不失其厚重,字内空间趋于匀称,部分笔画有刻意拉长之势,又多些灵动感,点画方中寓圆,就像一把蓄满了水的紫砂壶,壶内含着气,即使倒过来也不会有一滴水流出。尽管吴昌硕临写的《石鼓文》把原来方正的字形拉长了,但仍未改变其宽博的气象,和小篆字形的长截然不同。我觉得临帖就该如此,通其神韵,达其要旨,而不是拘泥勾摹形体,亦步亦趋,重在临出这种字特有的味道。

 

对于《石鼓文》的认识和临写,不论是当下的书学者,还是后来的书学者都有很长的路要走,循着先哲的足迹能使人越走越远。以上些许粗浅心得,是我学习《石鼓文》的心得体会,今不揣浅陋,以求方家教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