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仅仅是技法高明,确实与杂耍无异” 切莫辜负《书谱》这篇杰作

 鸿墨轩3dec 2017-11-08

编者按:

文正老师这篇介绍《书谱》的小文章,也许正是同学们所需,本是他的私人课件,我无意间看到,现推荐给大家。

现在写《书谱》的人,很多很多,是一种时尚,有的人甚至能够临到惟妙惟肖,直逼真迹,非常好!但,也非常令人担忧。

因为我与其中一些书友聊过,发现他们中很少有能把《书谱》的字认全,逻辑理顺,意思弄明白的。

在我看来,书法没有技法当然行不通,但是只有技法,没有对内容的深度理解和精神状态的自我表达,是绝对行不通的。

我最不能忍受的是,连原文的字词、句读、基本意思、引申意思都没明白,却能写得酷似原迹!

这确实是只有当代才可能的事情,因为当代书法的文化属性和技法属性正在急速分离!书法不应该也不可能只以形式感存在,书法学习不应该也不可能只训练技法。

书法是文化,而文化不是杂耍。如果仅仅是技法高明,那确实与杂耍无异。

并且,《书谱》这篇唐人杰作,首先是以书论的形式存在,其次才是一篇书法作品,正因为如此,它是中国书法史上绝无仅有的优秀作品。舍弃了前者,只留下所谓的笔法、字法、章法,学习者就浪费了巨量的养分。

因此,无论你是否临写《书谱》,都非常有必要对《书谱》的内容进行一番学习,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导言。我把它推荐给同学们,也是遵循中书汇的一贯主张,那就是“书为心画”,文化至上。


唐孙过庭《书谱序上卷》浅读

文|中书汇文正

《书谱》历来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部书学著述,其内容广博、见解独到、文采风流、比拟恰当,阐释了书法艺术的本质问题,并对书学当中的一些核心规律作了总结,从而奠定了其在中国书论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也标志着中国书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孙过庭,约为唐高宗到武则天时期人,原名孙虔礼,以字行,生平无史书详载,在《书谱》中自称吴郡(今苏州)人(但在后代书论中有不同记载)。

《书谱》是他毕生书法研究与实践的总结和升华,对中国书法"表情达意"的本质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反复确认。

作为一篇美文,《书谱》还系统论述了书法创作问题、中国传统思想与书法的关系问题,批评了书评者的时弊并明确阐述了自己的书法审美思想。

我花了较多的时间反复研读《书谱》全文三五十遍,对每一个字的具体翻译都做过校订,下面将我的读书心得做一些梳理,也结合了一些主流观点,并总结出六点看法,期待大家的批评指正。

1.书学发展的历程

《书谱》的开篇即是对前代书法家“钟张羲献”的高度赞扬,奠定了文章理论根源:“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寥寥数字,对书法发展脉络进行了清晰地梳理。

孙过庭认为书风偏好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变迁的,这是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他认为古质和妍美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人们不应该一味厚古薄今。

他认为书法最高的境界是达到“古、今”恰当结合而又不远离时代风潮,从而达到“尽善尽美”,即盛行于当世,无愧于后人。所以他说:“‘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lí)一迁,质文三变,驰骛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他引用了《论语·雍也》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语来表达他理解当中的书法审美的最高境界,这句话的本意是:一个人如果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而文采多于朴实,又有些华而不实。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这里用来形容书法与“妍”和“质”的关系,也是恰到好处的。

2.阐述了各种书体及其相互关系

孙过庭关于各种书体的论述,大抵分为如下三个重点:第一是介绍其各自特征与适用场合;第二是介绍在书法实践中,各个书体的互相影响;第三是对于各种只流于形式的造作,而不深入到文学和情感当中的书写的批评。

关于第一点,孙过庭认为,篆隶行草的功用不同,所以对于它们各自的审美要求也不同:篆书贵在婉转通畅;隶书(这里距学者考证应指楷书)贵在结构精密;草书贵在流畅;章草贵在简便:“虽篆、隶、草、章,工用多变,济成厥美,各有攸宜。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

他认为不同的场合要使用不同的书体才能称得上合适,如求简便快捷用行书,写大字匾额或蝇头小子用楷书:“加以趋变适时,行书为要;题勒方幅,真乃居先。”

在总结了各体书法不同的功用与特征之后,他更强调了各个书体之间的互相关联与统一与学习的态度:如果只学草书不学楷书,结构就不会稳重;学楷书不学草书,笔画就会刻板:“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而且要求书法爱好者要技术全面,篆隶楷行草都不能轻易放过:“故亦傍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飞白。”

同时又对于一些美术化,表象化的造作书风提出了严肃而深刻的批评,提出了只单纯模仿动物和自然外貌的“画字”法是和“翰墨之道”有着本质区别的:“复有龙蛇云露之流,龟鹤花英之类,乍图真于率尔,或写瑞于当年,巧涉丹青,工亏翰墨,异夫楷式,非所详焉。”

3.指出书法创作的核心要点

《书谱》是历代书学著作中第一次对书法创作手段进行描述的书论,首先提到了要表达不同的性情,要在书法中加入“风神”、“妍润”、“枯劲”、“闲雅”等气质:“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随后提到了书法创作所必备的五种外在因素不仅涉及如纸、笔、墨等工具因素和天气、生活状态等外部因素,还涉及到各种因素的互相影响以及优先等级排序,最后进行了总结,认为工具和情感是支撑书法创作的两个最重要因素:“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4.提出了书法审美的重要观点——中庸

有唐一代对于中和之美的推崇源于唐太宗,而这种思想可远溯至西周封建礼乐制度,《礼记·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深远,几乎所有领域的艺术家都难逃其约束,《书谱》中提出的学书路线——平正—险绝—平正,就是最切实的体现,认为好的书法最终都要归于平和,不应偏激:“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历,而风规自远。”

这与孙过庭不“厚质薄妍”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高度一致的。事物要发展,艺术也一样,作为大众,虽然不能少了批判精神,但更多的要给予勇敢的创新者一片营养丰富的沃土。

5.批判社会乱象,为学书者建立自信

孙过庭对于当时不懂装懂的评论时风十分不屑,很多人要么就只能抓住别人的缺点大肆宣扬,而不去欣赏巧妙之处,“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翻被嗟赏。既昧所见,尤喻所闻。”

要么就凭借自己的身份地位,随意乱评,甚至讥讽他人,“或以年职自高,轻致陵诮。”

要么就只看外在装饰和作者名头,不懂装懂,“余乃假之以湘缥,题之以古目,则贤者改观,愚夫继声,竞赏豪末之奇,罕议锋端之失”这群人诚可谓书画评论界的毒瘤,也间接性导致一部分书家的不健康发展。

6.如何看待《书谱》这件书法作品

唐代草书大家如怀素、张旭基本都继承了王献之的衣钵,但在众多草书名家中,初唐唯孙过庭忠实地继承了大王(即王羲之,下同)草书,且能到如此水平者,有唐一代未可多见,晋后也大约只有智永禅师能与其争锋。

把《书谱》与王羲之手札当中的一些字拿出来对比,几乎是如出一辙的结体,这充分说明了孙过庭在王羲之书法上所下的深厚功夫,证明了其对于自身书法理论“察之尚精,拟之贵似”的充分实践。

《书谱》本身艺术价值极高,由于其是书稿作品,故章法上稍显平正,但这又是书稿作品之必须,自不必多加批评。

洋洋近四千字都以纯正的二王书写体系进行书写,不论用笔结字都颇具大王旨趣。

稍有不同之处就在于,大王手札都没有长篇大论,士大夫之间往来的书信在当时被作为彰显学养志趣的重要形式,故而基本都是字字精到,甚至说笔笔精到,而《书谱》是一篇四千字的文章,无论是谁都很难将高超的书写水准在如此篇幅的作品上一以贯之,偶有败笔或者不精彩的段落,亦十分正常。故初学不宜直入《书谱》,欲学《书谱》,要么有个深谙其道的“明师”给你选字,要么就在自己对于二王书法有一定基础之后进行。

行文至此,仅为略说,欢迎各位同学展开深入讨论,如有新的发现和思考,我也会和大家及时交流。

欢迎大家添加小编QQ探讨更多书法话题:3074570144

“仅仅是技法高明,确实与杂耍无异” 切莫辜负《书谱》这篇杰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