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冬天,没有一头羊能活着走出郑州

 源源不断 2017-11-09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撒过二七塔,郑州人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霜降之后,天一天比一天冷。去喝上一碗汤暖暖身子,成了大多数郑州人的选择。这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更是长久以来郑州人与冬天对抗的过程中养成的习惯。


新鲜的葱花和香菜、香浓醇厚的白色汤汁、肥而不腻的薄片羊肉再加上一口麦象四溢的烙饼,能够满足你对于美食的全部想象。倒入一勺辣椒油,白色的汤里划开红色的氤氲,喝上一大碗,保证你满头大汗,能够支撑你一上午辛勤工作所需的营养。




郑州人喝羊肉汤,就像夏天吃小龙虾,已经成为一种季节性的仪式。与加了淀粉过于粘稠的妖艳贱货胡辣汤相比,羊肉汤更像不施粉黛的清纯佳人。一碗羊肉汤下肚,你甚至能原谅光棍节带给你的孤独和酸楚。


在郑州,唐朝开始就没有羊敢出来溜达了

早上喝羊肉汤,中午和晚上,郑州人要吃烩面。


说起烩面,要从唐太宗李世民说起。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前的一个隆冬雪天,患寒病落难于一农院。母子心地善良,将家养的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羊非羊、蹄似牛非牛的四不像(亦称麋鹿)屠宰炖汤,又和面想做面条为李世民解饿。李世民吃得满身冒汗、暖流涌身,不觉精神大振,寒疾痊愈。于是策马谢别。




李世民即位后,整日山珍海味倒觉不出什么滋味,就想起吃过的那对母子做的面,想到他们的救命之恩,便派人寻访母子,以厚加赏赐。还真是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那母子。太宗又命御厨向老人拜师学艺。从此,唐宫庭御膳谱上就多了这救命之面——麒麟面。


后来,因为四不像极其稀少,觅猎困难,武则天为此杀几贡使仍无济于事,只得取山羊代替四不像,麒麟面也改称山羊烩面。但是经御厨、御医鉴定其口感滋味和医用价值都不亚于麒麟面,于是羊肉烩面便成为宫庭名膳,长盛不衰。这是最早关于烩面的传说。


从此,便苦了郑州的羊。


乾隆皇帝看完这个传说,萌萌哒说了一句“品牌故事都TM是骗人的!”


每家烩面店的后厨都漂浮着无数羊的英灵


内蒙的羊、新疆的羊、甘肃的羊、豫东的羊;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滩羊、哈萨克羊和阿勒泰羊、山羊、绵羊进了郑州之后,再也没能回去。合记、萧记、裕丰源、76人烩面馆的餐桌上,羊肉烩面暖热了郑州人的胃。




烩面的精华全在于汤,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开,露出中间的骨髓)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药,骨头油都熬出来了。汤浓了,面才够味,从这个角度上说,羊肉是烩面的灵魂。一切不以羊肉为基础做的素烩面、牛肉烩面之流都是耍流氓。


郑州的烩面店跟羊身上的毛一样多,而你家门口那家烩面店,永远是味道最好最合你口味的。郑州人吃烩面极有仪式感,先低头喝一口汤,再挑起一大根面条送入口中,配上一口糖蒜或者生蒜。巨大的满足感让你觉得:人类经过这么多年的不屈奋斗,终于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这种可以随便宰割羔羊的感觉,真好!



每家烩面店的后厨,都摆过不计其数的羊肉,每家烩面店后厨的上空,都有无数羊类的英灵。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羔羊到头成烩面。


你说,羊进了郑州城,还回得去吗?


花式吃羊 郑州人是认真的


见过不少女生,在看到小羊,就不停的说,“哎呀,好可爱;哎呀,好可爱;好想摸一下啊”,转头就钻进烩面馆,点了一份烩羊肉,还要了一串儿大腰子。


羊羊那么可爱,为什么要吃羊羊!然后……咦,还蛮好吃的。

郑州人吃羊,比庖丁解牛都认真。我们要吃羊肉烩面,要吃烩羊肉。


我们还要吃羊蝎子、红焖羊肉。



涮火锅用羊肉卷、还要吃羊眼。



撸串我们不仅吃羊肉串,还要来份大腰子



烤羊腿、煎羊排

偶尔去吃顿卤面换换口味

一进餐馆们

浓烈的麻辣羊蹄儿香气

一准儿会像子弹一样击中你

让你欲罢不能



更不用说老城区随处可见的路边摊

五香羊脑是很多老郑州的最爱



为什么爱吃羊脑?因为羊脑曾经存放过灵魂。


你最爱哪种羊肉美食?

你吃过的羊肉

哪家最好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