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评分析《如果 · 爱》

 不痛不痒刚刚好 2017-11-10

电影新视界


陈可辛导演的《如果·爱》2005年华语电影的一部优秀作品,填补了近年来华语歌舞片的一个空白。《如果·爱》不仅获得第6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闭幕影片资格,而且在2006年度第1届金紫荆电影颁奖典礼上荣膺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受欢迎电影、最佳电影歌曲、最佳音乐最佳美术、最佳摄影7项大奖。影片继承了陈可辛导演对爱情主题的一贯关注,讲述了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间扑朔迷离的爱恋关系。




叙事策略

这部影片采用的是戏中戏的模式,一方面是歌舞片的拍摄,另一方面则是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纠缠。前者是写意的,而后者是写实的。其中在歌舞片的段落中,华丽张扬的色彩、快速的镜头切换以及高速的运动摄影营造了一个动感十足而又狂野奔放的场景气氛。其中,段落镜头的整合依据的是情绪的一致性,较好地将整部影片的情绪烘托起来。并且,歌舞的编排邀请了印度的宝莱坞演员加盟,因而整体上摆脱了典型好莱坞歌舞片的西式风格而融入了东方的表现方式,其中张学友几段演唱发挥了他歌喉的细腻绵长而显得韵味十足。

 

导演通过歌舞段落的华丽写意与现实段落的客观写实之间造成的矛盾冲突从而造成了现实和戏剧之间的对立:在歌舞表演中,三人之间的爱情是热烈而真挚的,马戏班班主最后可以为了所爱的小雨而放手身亡,张扬可以不管重重阻挠而唤醒失忆的小雨……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三人却都没有再爱的勇气,最后纷纷选择离开,从而揭示了现代人爱情的苍白和无力。也许,只有通过舞台和银幕才能寄托自己的爱情理想!

 

其中有一个时空重叠的镜头显得极有韵味。林见东和孙纳在观片室里紧紧拥抱在一起,此时远景的银幕上恰好播放着十年前他们在冰河上紧紧拥抱的样片。然后,镜头慢慢拉远开去,仿佛可以清晰地看见他们的回忆、现实和超现实完美融合,代表着一种现实爱情理想和银幕爱情理想的映衬。但是,这一切却在另一位主角聂文眼里代表着一种背叛和关系的破裂。

 


结构分析

《如果·爱》是一部结构比较复杂的影片,其中时空跨越现实和歌舞剧两个不同时空,并且在现实时空中, 时间跨度达到十年之久,空间跨度则分别是上海和北京两地。导演其实正是在“戏中戏”的套层结构上又穿插了回 忆和现实的交叉叙事,一方面是通过“戏中戏”的形式 将拍片现场的三人情感纠缠和歌舞片中的三角恋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又通过“前后之事”交代了孙纳和林见东十年前在北京的相见——相爱——离开以及现在时空在上海的相见——谅解——分开。不仅如此,还通过“奇幻角色”的出场和退场,又使得全片首尾呼应,成为一个封闭的闭合结构。这样的结构颠覆了以往的爱情电影模式(相遇——相识——探问——追寻——成婚),并且充分融合了歌舞和爱情这两类表现类型讲述了一个现代的“爱情”故事。

 

1.“戏里戏外”样式 林见东在舞剧中扮演的是试图唤回小雨记忆的张扬,而孙纳扮演的是失去记忆而爱上马戏班班主的小雨,而聂文扮演的马戏班班主最后由于小雨的离去而坠下身亡。在戏中三人的感情是陷入三角苦恋,而在现实中三人也是陷入到这种尴尬的境地。两个故事形成了一种平行的叙事结构,入戏,演员扮演戏中角色讲述一个故事;出戏,演员回到现实生活扮演自己。这种样式中,时间的转换是自由的,但是在空间的转换中由于同一角色分别“扮演”自我和戏中人而受到一定的局限,但是,在本片中通过演员的不同造型(戏内造型鲜艳而又华丽,而戏外则是朴实而随意)进行叙事的转换,显得比较自然从而使得观众能够把握两个故事的不同脉络。尽管在戏中最后马戏班班主的身亡令小雨悲痛不已,可是在现实中最后两个男人都离开了孙纳。戏里戏外对比令人无限感慨。

 

2.“前后之事”样式 影片在叙述林见东和孙纳在上海片场合作拍摄聂文歌舞片的同时,还穿插了他们两人十年前在北京相遇—— 相爱——分离的经历。对十年前两人经历的追溯并不是 简单的回忆,而是将“过去”通过闪回的形式镶嵌在“今天”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隐喻式的对比而推进了现在故事的发展。但是,这种样式的叙述最大的困难就在于不同时空的区分。导演在场景、服装、空间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比如在造型上,孙纳十年前的称呼为“老孙”,服装多是朴素的大棉衣,并且头发是飘逸的长发,而十年后作为当红明星,她衣服光鲜,头发为了演戏的方便而剪成短发;而林见东十年前带着一副笨拙的大眼镜,是典型的学生装扮,而十年后作为知名的香港演员则摘掉了眼镜,衣着也十分时尚。此外,上海和北京两个时空的区分也是通过冬季北京的冷色调和上海片场的假定性进行灵活地转换。

 

3.首尾闭合的封闭结构 影片在开头和结尾分别设置了由韩国演员池珍熙扮演的“奇幻角色”的到场和离去从而构筑了一个封闭的闭合结构。开头通过画外音,奇幻角色在一辆破旧的公交车上自述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段落,而这次他送还回忆的地点是这个片场。而到了结尾,这个角色又登上相同的公交车而缓缓离去,他的深情回眸代表了他的全知视点。这一切的分分合合在他的眼中只不过是他普通的一站旅程,从而产生了一种“间离”效果。人世无常,爱恨纠缠,到最后终究不过是一段或可遗忘或可保留的记忆。戏中戏的套层结构和戏里戏外的频繁转换为观众入戏设置了障碍。在影片的叙事部分,就已经涉及北京、上海和马戏班三个不同空间以及过去、现在和戏剧三个不同时间。此外,如果再加上林见东独自在泳池里回忆以及在电脑上写下无数思念等无法安插到叙事的任何一个环节里去的情节,那么在一定意义上这里又构成了一个表意型的时空。在这样的复杂时空里,观众就不仅是入戏难的问题了,有时候他们恐怕也分不清哪儿是哪儿了。

 


风格画面的呈现

与其他的电影类型相比,歌舞片更侧重形式感的表达,富有娱乐性。在歌舞片中,场面的营构结合歌舞元素的运用,往往使影片的感情外放,最能使观众产生直观的感受。这种强烈的感情抒发和宣泄,也是歌舞片最重要的特点。色彩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是表现影片情绪的重要元素。电影画面通过环境、服装、道具等对色彩的选择和配置,对光线和感光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形成特定色调,来渲染气氛和传达情绪。

 

在本片中体现了三种不同的摄影风格。歌舞剧部分的画面呈现一种橘红色的暖色调:色彩浓烈丰富、场面宏大热烈,是侧重于视觉奇观营造的华丽风格;回忆部分除了主人公孙纳的服装选用橘黄、紫色等相对饱满的色彩之外,整体上呈现一种蓝灰色的冷色调,这种“褪色”感画面紧扣了“回忆”的主题,加上对雪景的运用,使画面有一种纯净抒情的唯美化色彩;现实部分则采用了生活化的摄影风格,在布光和色调运用上贴近自然。

 


哲理性语言对白

本片在对白语言的选择上,能准确反映每个角色的不同性格特征和身份,使之在观众面前鲜明而立体。例如,孙纳说“唱歌当然要到城里了,乡下唱歌谁听啊?”、“歌厅全坐满了只有一百多个人,光一个电影院就能坐好几百人。做明星当然比当歌星好了”、“演电影当然要去好莱坞了”这些既是她和林见东的对话,同时也像一种内心的独白。把一个充满抱负和野心,追逐名利、为实现梦想不停向前奔跑的形象生动的刻画了出来。即使一些出场不多的陪衬性角色的语言选择也贴切生动,紧扣人物形象。

 

此外,本片在电影歌词的写作方面,精辟凝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像张学友演唱的《如果这就是爱》、池珍熙的《美丽故事》及合唱歌曲《世界本就邋遢》。影片之所以能给我们带来震撼和思考,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种朴素深刻的哲理化歌词。



叙事时空的交叉剪辑

所谓交叉蒙太奇,就是将不同时空的多条线索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这种交叉剪辑,一方面使得多个情节线似性,又影响了影片的脉络的清晰感。而这种蒙太奇的运用及时空的变化在本质上是反映了一种叙事视点的变化。从叙事上说,电影的多视点可以认为是一种语言,一种兼有时空的语言。

 

在《如果·爱》这部影片中多个视点的变化是实现多种时空变换的主要手段。影片开篇就是通过一个全知视点的人物Monty来展开讲述,由于他是独立于时空之外的,实际上起到了多条情节线的连缀者的作用。十年前发生在北京的故事,现在发生在拍戏过程中的故事,舞台剧中小雨、班主、张扬的故事。这三个故事的边界都通过这个全知视点的人物来区划。同时每个故事的展开又有各自的视点:十年前发生在北京的故事主要有男女主人公林见东和孙纳的视点分别进行交替讲述;对发生在拍戏过程中的故事则通过不同的当事人的视点进行讲述;而小雨、班主、张扬的故事则主要是通过他们三人的视点来进行。并且在每个故事中除了当事人的视点之 外,还不断出现讲述者的视点。不同视点的交替和变换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观赏的难度。

 


电影音乐内外的完美结合

一般情况下,电影音乐大致有下面两种:

(1) 电影画面之内的音乐 (融入故事之中的、写实音乐)。它能够起到抒发人物角色的情感、相互交流感情以及推动电影故 事情节正常发展之功用,且让电影极具诗意。

(2) 电影画面之外音乐 (外在表现的、非写实音乐)。它能够表现场景、营造氛围、设置悬念,刻画事物特点,乃至能够展示作者的主观评判与诠释。

 

影片《如果·爱》很好地把电影画面之内和电影画面之外的音乐合二为一。影片伊始就应用了光怪灿烂眩晕的音乐剧当做电影画内之音乐,对应的电影画面是杂技表演和极具浓重百老汇艺术风格的音乐舞蹈,唱词中不停地唱着“现在是这么的近,记忆又如此遥远; 回忆是这么的近,现在又是这么地远”,告知人们此乃以回忆和爱情为基本主轴的影片。

 

与此同时影片里面也很好地应用电影画面外音乐来推动电影故事情节发展、渲染电影气氛。故事中孙纳为实现其理想,为了变成著名电影明星,为了过上好日子以及事业成功,结束了以前的恋情,不计后果不择手段。观众看见孙纳疯狂去追某国外导演轿车却被拦开的时候,一种酸痛涌现出来,心灰意冷的孙纳无奈地躺在冰冷的地面上,凄凉而绝望,此时电影中《外面的世界》委婉的歌声响起来,也营造了凄凉又悲伤的气氛。此时的电影画面外音乐和电影画面的完美结合让电影画面形象愈发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真实感人,增强了电影艺术魅力。



歌舞的重要作用

首先,渲染观众情感歌舞在电影《如果·爱》中没有特别显著担任推进整个电影情节发展的叙述功能,而是主要集中在“戏中有戏”里来抒发情感,渲染情感,为电影片里的感情戏平添色彩。正由于有了歌舞艺术,才有了戏中戏外的真假情意,才能持续转换出绚丽的时空,在男女主人公一次又一次的悲欢离合中使情感得到升华,使人们能强烈体会到片中男女主角当时的心境、情绪,将电影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其次,歌舞在电影故事情节中有黏合剂的作用影片《如果·爱》的歌舞元素不但担当刺激观众视听的催化剂,而且以戏中有戏的方法整合成一个凄美的恋爱故事。陈可辛导演极其巧妙地使用“电影里”的歌舞栩栩如生地展现了“电影外”实际生活中人物的心声和真情表露,歌舞与电影故事情节完美融合,无从挑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