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作业展示:《百鸟朝凤》

 不痛不痒刚刚好 2017-11-10

电影新视界

★★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

——评《百鸟朝凤》的主题


吟诗、听戏,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老物件对时代的印证,旧居对历史的尊重,一切传统留下的印记在一曲《百鸟朝凤》中得以打破风尘。《百鸟朝凤》以维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为宗旨讲述了老一辈与新一代的矛盾。


文化的传承由一代又一代的人所沿袭而成的,简简单单的音符经过曲作家的编排造就了传世名曲《百鸟朝凤》,老唢呐人带着小唢呐人,文化不断更替但传统的文化精髓却亘古不变。影片中的老手艺人年过半百,门下有众多门生,老来又得两个小弟子,两个弟子一个聪明,一个却不与唢呐通悟。老师傅对待的态度也不同,聪明的带在身边,不聪明的丢家自学,但坚持不懈的笨小孩打动了老师傅,传统需要的就是能够坚持的人,笨小孩的认真是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希望。唢呐在笨小孩的手上得以传承是老辈们的期望,老辈期许唢呐得到传承,实质上是期许传统可以得到传承。


唢呐嘹亮,赋予地方特色的唢呐身担重任,它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同时也是从古至今的文化标志。历史的寄托压在唢呐的每一个音符上,它虽老但不旧,它也在不断革新,但它变的是形式而不是本质。《百鸟朝凤》中的唢呐合奏是对全村人的精神享受,不论是红事还是白事,都有唢呐坐镇,它不仅给在场的人带来了感情的迸发,还带来了对历史的回忆。片中西洋乐器的出现给唢呐带来了迷茫,让它走进了困境。人群爱好的转变给唢呐的传承带来阻力,西洋乐器的演奏和唢呐演奏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婚礼上,争、抢在双方尽得上演,这是一场对决,是关于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对决。维护的问题不断从对决的火花中迸发出来,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取舍不断出现在观众的心中,让他们自己判别,这是导演的良苦用心之处。


新与旧的取舍问题导演不断抛给观众,学习唢呐的困难和轻易的抛弃手艺不断形成对比,老小的俩孩子苦练唢呐,聪明的轻易得来也轻易放开,笨小孩却艰苦得来难以卸下,两个孩子的对比是导演的特意设定,导演用众多的矛盾来反映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想通过这一冲突来表明对社会的一种宣泄,他看出社会成长于浮躁中并且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追求新的事物,却抛弃了旧的传统。


唢呐是时代的标记,《百鸟朝凤》是历史的精华,导演对传统文化的歌颂与赞美,呼吁着当今社会,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用波澜壮阔的《百鸟朝凤》奏出一曲传统文化的维护歌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