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膝盖冷,腿发凉,此穴是个“小太阳”!用上就好

 门杰多吉 2017-11-11


眼下已入深秋,寒风渐起,冬意已浓,您是不是也有膝盖冷痛、下肢发凉、肌肉酸痛而行动不便之感呢?如果是这样电话,今日,小编为你说上的这个穴位,您可要好好品味了。


什么穴位呢?它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叫做“伏兔穴”。


这个穴位在哪里?它就在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取穴的时候有个窍门,这就是以手腕横纹抵患者膝盖上缘,当中指到达处是穴。


话说这古人,为什么要把此穴取名“伏兔”?其中的伏,就是潜伏的意思。所谓兔,指的是人在下跪之时,此穴处的大腿肌肉肥健如兔,仿佛兔子卧伏一般。所以就叫做伏兔穴。


既然这个穴位的取名与肌肉有关,那么它的功用,似乎也和肌肉有某种联系吧。事实上,的确如此。


话说这伏兔穴,本属于足阳明胃经。伏兔穴的穴义,就是胃经气血中的脾土微粒物质,在这里沉降堆积。也即是说,这里的脾土物质非常丰厚。因此,它可以天然地具有健脾、祛湿、温补的作用。

我们知道,在中医语境中,脾属土。脾,主气血生化。因此,利用伏兔穴,可以实现健脾而利气血的作用。同时,脾主肌肉,对四肢的健康与否有重大影响。所以,通过这伏兔穴,一方面能促进气血濡养周身,一方面能补养四肢肌肉,所以自然可以对肢体疾病,产生很好的治疗作用了。


正因如此,这伏兔穴的主要功能,历来就是治疗膝盖以及发凉、腰部酸痛、下肢酸乏无力,双腿麻痹。这些都是伏兔穴的特点和性质所决定的。

因此,到了这秋冬二季,双下肢出现发凉、冷痛、肌肉乏力、行走不便症状,我们就可以利用伏兔穴。尤其是膝盖冷痛这一症状,用伏兔穴的效果最好。


那么,如何来利用伏兔穴呢?就普通人而言,我们可以采取揉按和艾灸相结合的办法。取患侧的伏兔穴,先揉按10分钟,然后艾灸10分钟,每天坚持操作20分钟,可以有效改善不适。可以说,这伏兔穴是下肢的天然“小太阳”。打开它,让气血温煦肢体,实在是一件养生之宝。(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招“取嚏法”,可排出身体所受风寒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排肺寒的实用方法——取嚏法。


「取嚏法」是通过喷嚏帮助排除肺中的寒气,可以改善受寒感冒,呼吸系统的受寒引起的症状。对于感冒骤起,随时可用。








方法:


用纸捻挠鼻孔或闻胡椒粉,让自己打喷嚏。


注意:


若作为平日宣发肺气,祛除表寒的保健,最好不要在下午四点半以后操作。因为此时阳气渐收,肺由宣发转为肃降。到酉时(17:00-19:00)就进入肾的纳气时段,宜藏而不宜生发了。




横突的触摸定位法




横突:椎骨由椎体、椎弓及与椎弓

相连接的突起三部分组成。

由椎弓上发出一系列的突起,

计有棘突1个,横突、上关节突、下关节突个1对。

横突是自椎弓根和椎弓板连接出呈冠状位向两外侧突出。

横突和棘突是肌肉和韧带的附着处。

(1)颈椎横突的触摸定位:

         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0-1.5cm,即为一个横突。

         (2)胸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不易触 抹清。

         (3)腰椎各横突的触 抹定位:

         L3横突:最易触抹。在骶棘外缘与第12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

         另一方法: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置于患者的腰肋部,食指的桡侧贴近患者的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 L3横突尖。

         L4、L2横突:既然L3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L2、L4横突。

         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

         3,关节突的触抹定位:在棘突的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即为关节突。颈腰椎关节突较深,胸椎者较浅,后者较易抹清。

         4,椎体:第L3腰椎体平脐。

         触抹法定位法,虽简便、实用,但因个体的发育、肥瘦不一,病理变化千差万别,故准确性较差。

         (二)比移法:即从个体的X线片上,测量出各结构间的具体数据,再按比例(即将此数据除以X线片的放大或缩小率),将数据移到人体上,以定出各结构的体表位置。

         具体方法如下:

         1,颈椎棘突定位:从颈椎侧位片上,可以清楚地测量出该片之C2尖至C7顶尖的距离。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它还可测量出C2棘突尖至C3棘突尖、C3至C4棘突的距离;依次类推,颈椎每个颈椎棘突的位置在一张线侧位片上都能精确地测量出。

         而任何人的C2、C7棘突是能准确触抹清楚的。故在人体上其C2、C7间的距离也能测量出。根据下列计算就可精确地标出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如X线上其C2-C7,为15cm.而人体的C2-C7为10cm. 其放大率:15cm/10cm=1.5。

         若需知人体C4棘突的位置。则测量 X线上C2-C4为6cm。那么人体上C4棘突,则 应位于人体C2棘突下:

         若要确定人体C5的位置。则就测量X线片上C2-C5=7.5cm.那么人体上C2-C5的距离,应为7.5cm/1.5=5cm处。

         2,腰椎的棘突定位亦可如此。仅胸椎稍困难点。

         再者,利用侧位片,还可粗略估计表皮至黄韧带的深度。以策针刀安全

         3,上下关节、横突、椎板间隙、椎板间距的位置,均可在颈、胸、腰段正位X线片上显示出。因而也可测量出其间的数值关系。故亦可用比移法在人体表面标出。

         目的:以选取进针刀的安全区 。

         在脊柱周围进针刀,有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危险区。

         如患者颈椎正位片上:C5.6棘间的中点(A)到其右侧的椎板内侧(b)为0.6cm;(A)到关节突关节的外侧缘(c)为2.0cm。假如该片的缩小率为0.5。故该患C5.6棘间的中点到右侧椎板内缘的距离, 即为:A- b=0.6cm/0.5=1.2cm.

         中点到关节突外侧缘的距离,为:A-c=2.0cm/0.5=4.0cm.

         若D为上下关节突的中点:即为(A-c)-(A-b)X1/2处。即:(4.0cm-1.2cm)X1/2=1.9cm.

         故该患者在中点旁1.9cm处(D点)进针,是相对安全的。

         亦可用此法选取胸、腰段进针之安全区。

相关疾病:

1、腰三横突综合征

L3横突综合征(Third Lumbar Trans-verse Process Syndrome)是因L3横突尖端的急性或慢性损伤而引起的腰痛或腰骶部疼痛。

2、横突骨折

胸椎横突短而坚,与肋骨有关节相连,不易骨折。腰椎横突较长而扁薄,易骨折。多因腰方肌、腰大肌的急骤收缩引起撕脱骨折,其特点是多为单侧,伴有深部肌肉与筋膜撕裂。 同侧背伸肌保护性痉挛,使脊柱侧弯凸向健侧。患者不能向健侧弯,而前屈后伸影响不著。直接暴力造成的横突骨折,可单发或多发。严重者可伴有椎体骨折脱位。由于局部解剖之特点,腰椎横突骨折形成腹后壁血肿可引起腹胀及泌尿系症状。 X线检查。 除临床表现外,诊断主要依靠X线正位片。但应注意腰大肌外缘与横突交叉处可出现密度减低阴影,易误诊为横突骨折。儿童骨骺未闭合及成人有腰椎胸化畸形,虽在横突末端也可有间隙但边缘光滑不似骨折线。此外更应注意其他并发骨折及合并症,一般宜作尿常规化验以除外泌尿系损伤。 横突骨折:本病卧床休息3周即可自愈。即使分离较大呈纤维愈合也不影响腰部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