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探讨

 GXF360 2017-11-13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探讨

◎史志利

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学习,重点是起一个基础奠定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高年级的学习将会逐步渗透知识学习向能力学习过渡的可能性,因此此一时期的课后作业,就有必要将原有的量化形式加以调整,转而特别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对作业内容和形式的调整也变成势所必然的事情。

一、在生活中寻找兴趣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学生接触并了解母语的一个必要过程,而语文课后作业,则是在这种认识下,既要满足学习内容的复习,也要满足母语综合锻炼的双重任务。也就是说,在当前阶段,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后作业,应当随着课堂教学思路的调整而调整,尽可能走生活化之路,这里所说的生活化,即完成基础性书面作业以后,尽可能压低量化标准,转而强调对观察生活与理解生活的重视,如果强行比较,可以说它有点类似于英语口语训练的形式,而较其更贴近平时生活。具体来说,教师应当针对课堂重点学习内容,使之成为课后巩固的主体,且更加强调读与用,而不仅仅是机械化的抄写。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回顾拓展的任务,相应的作业布置,以往易于被教师安排成中心思想的归纳,但是如果教师可以换一种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后把课文文本读给家人听,那么学生和家长交流时,必然会形成一种全新的思维视角,从而兴趣盎然地总结文章意思,而且还会总结得比较深刻。当然,教师也应当注意,并非所有的作业都可以用这种生活化的趣味方式加以展现,而且应用得过于频繁也并非好事,因此教师需要注意选材的合理性、作业安排的适时性。

二、在自主中构建能力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讲,已经有了一些独立判断分析能力,而且学生间的差异也日益体现出来。此时,若是教师依然采取统一的标准对待所有的学生,要求其完成同样的任务,那么,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来讲显然是不利的,优秀的学生吃不饱,而语文功底薄弱的学生则无法有效巩固基础。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主观能力性更强的作业形式。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教师可以不给出作业的底线,也就是说若是学生已经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扎实的掌握,则可以自主选择不做或者少做,若是学生认为教师所给出的作业任务不符合自己对于能力提升的期待,则可以要求增加或者改变作业内容。当然,毫无疑问的是,这种自主性作业的安排,风险和效益是同时存在的,其中一个显著的效益是,学生可以依自身实际情况把自学由课堂到课后进行全面贯彻,有助于锻炼大家的自主性,而与此同时,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依然不是很强,如果自我认知不准,反而会因此影响到正常作业质量。所以,这里所说的自主性,是在有教师宏观指导下的自主性,教师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如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对学生的作业巩固效果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表明某个学生自主性够强,则可以继续这样坚持下去,若检测结果表明某个学生没能正视自己,教师还需要给予必要的干预,真正促成其能力建设的完善。

三、在实践中享受作业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作业设计时增加实践型作业的分量,即以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为中心,安排容易适度的实践探究任务,促进学生达到主动思考、积极学习的效果。这样便涉及到一个安排何种实践任务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所处实际情况的认知,给出的实践任务不能太易,也不能过难,否则都会影响到最终的作业效果。比如小学五年级有一组语文教学内容是走进信息世界,即了解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以及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内容。将这部分内容设置成实践作业是再合适不过了,其作业的设计,可以结合课外科普文章的阅读,使学生通过多种信息渠道了解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外太空环境、中外历史知识等。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是,实践探究型任务的给出,需要具有非常明确的针对性,而且深度要够,以便让学生有动力在课后借助多种方法查找资料、团结协作,达到以一个作业任务调动学生多种能力的效果,而不是将此种作业形式沦为另一种变异化了的量化作业,那样就没有意义了。

从如今的小学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来看,传统的方法显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尤其在实践功能方面,不容易获取学生的青睐,也不利于学生语文实践应用水平的发挥。因为新课程改革的持续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给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较严格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教师需要在作业内容和形式上做出努力,增强作业的兴趣性、独立性和实践性。

史志利,山东邹城市郭里镇独山小学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