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精粹道德经(六十四)

 百科知识博览 2017-11-14
  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起于足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起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字面理解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事情在平稳安定的时候,就容易把握;在没有发生变化先兆的时候,就容易筹谋;在脆弱的时候,就容易化解;在微弱的时候,就容易驱散。

  泮:散,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在事情变化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最好处理;在没有发生混乱之前最好制止。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起于足下。

  双手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苗生长起来的;九层高的台基,是从一堆堆散土垒起来的;千里的旅程是从第一步开始的。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不遵循规律一意孤行的人,就会导致失败。固执己见、刚愎自用的人,最终会失掉一切。

  执:固执,执意;引申为:顽固。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因为圣人遵循规律行事,所以不会失败;纳人善言不固执己见,所以什么也不会失去民心。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有很多人做事情快到最后阶段的时候半途而废了。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如果做事情到最后阶段的时候其重视程度仍然像刚开始那样,就不会失败了。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所以圣人是不会产生不可能办到的非分之想的;是不会追求得不到的东西的。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是不会为学习而学习,而是不断总结众人在实践的经验教训,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用于指导实践。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严格遵循万物的自然规律行事,而决不会有任何违背。

  感悟

  1、深层次理解

  事情在平稳安定的时候,就容易把握,平稳安定就是还没有发生变化,在还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来把握,就不会打破平衡,事情是在无声无息中办成的,就是一种无为而治的行为。

  任何事情,在没有发生变化先兆的时候,是最容易筹谋的,没有变化先兆,就代表没有人发现,没有人知道,此时的筹谋是最隐秘的,实施谋略的时候也是动静最小的,这就是一种未雨绸缪、曲突徙薪的大智慧。

  任何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量变都是有过程的,当事物还处在萌芽状态的时候,换言之就是还处于量变过程,还很脆弱,此时是最容易处理的;当事物还处于很微弱的时候,是最容易化解的。在事物变化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是最好应对的。在事态还没有发生混乱之前,是最好制止的。

  双手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苗生长起来的;九层高的台基,是从一堆堆散土垒起来的;千里的旅程是从第一步开始的。任何事物没有经过量变积累过程,是不会发生突变的。因此,不遵循规律一意孤行的人,就会导致失败。固执己见、刚愎自用的人,最终会失掉一切。

  由于圣人遵循规律而行事,所以他们不会失败;他们纳人善言不固执己见,所以什么也不会失去。

  有很多人做事情快到最后阶段的时候半途而废了。如果他们做事情到最后阶段的时候其重视程度仍然像刚开始那样,就不会失败了。所以圣人是不会去想那些办不到的事的,也不会追求那些得不到的东西的。

  圣人是不会为学习而学习的,而是不断总结众人在实践的经验教训,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用于指导实践。因此,圣人严格遵循万物的自然规律行事,而决不会有任何违背。

  2、未雨绸缪

  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在本段阐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观点:未雨绸缪。

  老子把事物尚未发生变化之前的情况归纳了:“安”、“未兆”、“脆”、“微”、“未有”、“未乱”六种,掌握了这六种情况,再结合老子指出的应对方法,就可以在事物尚未发生变化之前就谋划好应对措施,无声无息、不动声色的引导变化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未雨绸缪”创造辉煌的大智慧表现。

  孙子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的“庙算”也是在事情尚未发生变化之前,就已经预先预知其变化结果的大智慧。

  鬼谷子说:“戏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戏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戏之理也。”

  鬼谷子认为:任何事物在发生宏观变化之前,其微观变化已经开始了。洞察微观变化,就是洞察宏观变化前的先兆。就好像一个“大水坝”,表面上看安然无恙,这就是宏观情况良好。如果我们发现了细小的缝隙,乃至于用现代仪器监控其变形和内应力发生了变化,就说明微观开始发生变化了,此时我们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如果此时采取措施处理,既方便,又省钱,简直就是“多、快、好、省”啊!还可以杜绝重大安全隐患的发生。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发现细小的缝隙变化,这些缝隙就会逐渐增大,而发展成裂缝。此时,就代表宏观发生变化了,如果此时加以处理,还来得及,就叫做“亡羊补牢”,尽管代价会大一点,但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如果裂缝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就会发展成为滔滔不绝的大缺口了,乃至于发展成溃坝的严重后果,造成重大事故已经不可避免了。此时我们再来治理,难度非常之大,付出的代价简直无法估量,造成的后果会是灾难性的。

  鬼谷子把应对微观变化叫做“抵戏”,“戏”就是微观缝隙的意思。我们把“水坝现象”引申到现实生活中来:任何事物还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变化先兆就已经被发现了,应对于摇篮之中,就是一种大智慧的表现。

  老子、孙子、鬼谷子告诉我们:事物产生变化是有先兆的,只要我们依从事物变化规律,就可以及时发现这些变化先兆。此时的变化是微观变化,采取措施应对微观变化,就可以从源头开始治理,从“根”来治理变化,就可以治理得完全彻底。

  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不好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变化是不好的,就要及时处理:或者让它停止发展、或者让它减缓发展、或者将它彻底根除;如果变化是有利的,我们就要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性,进行谋划,加速变化发展,引导变化方向,让变化朝着对我们有利方向发展,自始至终,都要使变化受人的智慧的控制。无论是有利还是不利的变化,运用鬼谷子“抵戏之术”来应对,都可以做到“平平静静”“无声无息”,一切都在顺其自然中,悄无声息的完成,这就是“抵戏”之术非凡绝伦大智慧的奥妙所在。

  鬼谷子说:“戏始有朕”,阐述了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有先兆的,如何通过发现事物变化的先兆,通过先兆引导事物变化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鬼谷子的抵戏之术与老子所说的:“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是异曲同工的。都是“曲突徙薪”“未雨绸缪”的大智慧。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本章让人看了很懊恼,因为谈的都是圣人的所作所为,与普通人有什么关系?有谁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其实不然,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难道日常生活中就不能运用老子、孙子、鬼谷子的大智慧了吗?如果夫妻间都能从生活中的微妙变化发现感情裂痕的先兆,还会有那么多离婚的人吗?如果朋友间都能发现在交往过程中微妙的友情变化先兆,还会有那么多反目成仇的人吗?连领导赏识不赏识自己都发现不了,还会有晋升机会吗?连别人对自己满意不满意都无法分辨,还会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吗?驾驶汽车,一点余地都不给别人留下,还会保证自己安全吗?整天对自己父母都横眉冷对,还会指望儿女对自己孝顺吗?自己都在“搓麻将”,还教育儿女要好好读书,会有好结果吗?自己整天都在怨天尤人、诅咒社会不公,儿女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吗?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鬼谷子“抵戏之术”大智慧的地方。

  电视剧《乔家大院》中有一场戏:高瑞拿着一把生虫的高粱穗给乔致庸看,乔致庸莫名其妙,高瑞告诉他:“生虫的高粱穗,代表来年高粱要歉收,一定会涨价。”结果果然应验了。“高粱生虫”就是“歉收”“涨价”的变化征兆。

  电视剧《亮剑》中有一场戏:李云龙原本想打一个埋伏给楚云飞看,结果发现戒备森严的日军,他们穿的是军用皮鞋,据点中的日军穿的是布鞋。因此判断将会有大鱼要上钩,结果全歼日本军官观摩团。“皮鞋”就是“钓大鱼”的先兆。

  还是在我儿子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回家,打开门时闻到一股天然气味。我儿子马上说:“不要开灯,打开窗户”。原来果真是漏天然气了。儿子的果断举动,让我们非常震惊,儿子告诉我们,是老师教的。

  有一次,业务部经理前来请我:“孟总!今天有位贵客来访,请您一起共进午餐,以体现我公司对他的高规格接待。”我问:“对方是什么人?”他回答我:“是首都国际机场的总包方。”我又问:“来了几个人?”他说:“一个人。”我再问:“开的是什么车?是哪里的牌照?”他说:“雷克萨斯,是厦门牌照。”问到此,我心里产生了一连串疑问:如果是首都国际机场的总包方,首先过来的不是人,而是“企业现状调查函”“企业资质审查函”“邀请投标函”等等,即便是对企业进行考察,也会是由甲方、总包方、设计方、施工方所组成的考察团,绝对不会是一个人贸然前来考察。想到此,我敢断言此人是江湖“骗子”。我对业务部经理阐述了我的观点,他表示认同。我说:“我们不能当面揭穿他,我们没有必要在社会上树敌,要让他知难而退。”

  我把他邀请到办公室,一番寒暄以后,便把话题自然过度到石材技术上,他一无所知,简直就是个门外汉,此时“骗子”的身份已经昭然若揭了。我想:他心里也早已明白我是如何看待他的了。我说:“你我一见如故,二十年前就应该成为朋友,我不把你当外人,也就没有必要太客套了,大酒店是招待客人的,你我是朋友,职工食堂里一顿便饭,更显一家人的亲切。”他心里很明白,我这是在下逐客之令了。他说:“我还有事要办,今天就不吃饭了,改天我请您。”

  有一年,天气预报预报厦门将遭受14级台风的侵袭,我马上召集公司的全体管理干部开会,成立“抗台风指挥部”和“抗台风突击队”。我命令他们马上到建筑公司租赁建筑钢架和跳板,在工厂主厂房内搭建“抗冲击活动房”;号召全公司职工和家属全部在抗冲击活动房中暂避;命令抗台风突击队在工厂的所有大门处堆砌至少1米高的防洪沙袋。有人不解的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告诉他们:由于我公司的落户,当地的村民纷纷加高了他们的住房,好出租给我公司员工,他们的房子能否抗击14级台风?这是一个很难确定的因数。用建筑钢架和跳板搭建抗冲击好得很,是为了防止厂房遭受台风破坏后造成二次灾难。强台风很有可能会造成水灾,所以必须做好防洪准备。

  果然,事情都像预料的那样发生了:员工租住的村民房子被台风毁坏有5家;强台风到来的时候,摧毁了部分厂房的玻璃窗,由于有抗冲击活动房的保护,没有人受伤;伴随着台风的到来,洪水也到来了,台风过后,厂房外的洪水已经涨到了半米深。

  这些案例都是鬼谷子抵戏之术在普通老百姓中的经典运用。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老子、孙子、鬼谷子的大智慧离我们并不远,并不是只有圣人才可以做到。

  3、千里之行起于足下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起于足下。”给我们阐述了要想成就大事,应该多着眼于细微的小事。事情的成功,多是从细微的小事开始的。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吕蒙(178-220年,一说为180-220年,另有180—221年的说法),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汉末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曾经乘名将关羽北伐曹魏、荆州空虚之时,偷袭荆州成功,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历任官职:兵部司马、平北都尉(广德长)、横野中郎将、偏将军、寻阳令、庐江太守、汉昌太守、南郡太守,被封为孱陵侯。但是,吕蒙却没有读多少书,有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军中事务,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成为传授经书的官吗!只不过要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要说事务多,谁像我事务多?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十分有收效的地方。”于是吕蒙开始进行学习。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研讨论议事,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之后就应重新另眼看待他的才能,大哥知道这件事太迟了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告别而去。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原先是后周当节度使的赵匡胤手下的推官。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是山东人,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当宰相不恰当。宋太宗不以为然地说:“赵普读书不多,这我一向知道。但说他只读一部《论语》,我也是不相信的。”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

  在现实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然而“智大才疏”往往是阻碍人们成功的最大的障碍,而“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更是悲剧人生的创造者。人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任何人都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凝聚起改变自身命运的爆发力。所以千百年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名言成为了很多仁人志士“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漫长人生旅途的起点。

  鬼谷子说:“为小无内,为大无外。”在现实生活中“好高骛远”和“脚踏实地”就是一对矛盾,脚踏实地就是“为小无内”的过程,日积月累就可以实现“为大无外”了。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的,如果小事都没有干好,大事也干不成,这就是好高骛远的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难成大事的原因。

  上世纪80年代,我所工作的单位是国有特大型企业,在设备系统工作。我们厂有“八大金刚”(就是八个不同工种的八级老技师)在我们设备系统就有四个,一个是八级起重工,一个是八级钳工,一个是八级油漆工,一个是八级电气焊工。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耳朵里早已灌满了关于他们高超技能的故事。八级老起重:一根“抱杆”就吊起了315吨行车;八级老钳工:可以用手工加工非标齿轮;八级老油漆工:可以凭感觉调配补奔驰车的油漆;八级老电气焊工:可以用耳朵听回音听出虚汗点来。他们的事迹简直被传言得神乎其神。

  有一次我们同时见到了八级老起重和八级老钳工,我们一致要求二老给我们“亮绝活”,老起重兴致很高:“小伙子们!给你们亮一手。”说时迟那时快,他老人家手带劳保手套,双手抓住“风绳”(斜拉包干的钢丝绳)两手像短跑运动员的双脚一样迅速,很快就爬上了30多米高的“行车”,然后又背靠“风绳”双手在背后抓住“风绳”,迅速“出溜”下来了,我们没有欢呼,我们都被眼前发生的事给惊呆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怎么能够身轻如燕,灵活如猿呢?

  八级老钳工沉不住气了,拿了一把八磅大锤,一只手抓住大锤的锤柄,若无其事的把大锤平端起来,然后端着大锤和我们交谈起来,在我们看来这八磅大锤在他手上简直就像是木头做的一样轻巧,有好事者(我们中力量最大的一位)也想试一试,结果端起来不到45度角的时候就垂下来了,我们终于服气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力量呢?我们被两位老人的高超技艺给折服了,我们终于明白了“千里之行,起于足下。”究竟有什么深刻内涵了。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起于足下。”大事情都是由小事情组成的,所有的小事情都做好了,大事情也就做好了;如果我们要干大事,首要任务是把大事给分解开来,把组成大事的小事给找出来,先从简单的做起,这样就可以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大事就很容易给干成了。这就是“小”与“大”的辩证法。

  4、善始善终

  老子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有很多人做事情快到最后阶段的时候半途而废了。如果他们做事情到最后阶段的时候其重视程度仍然像刚开始那样,就不会失败了。给我们阐述了“善始善终”不要“虎头蛇尾”的成功法则。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这就是成语词典对“善始善终”的解释。

  秦朝末年,家境贫寒的陈平爱好道表法里的黄老之术,他担任过魏王咎的太仆,项羽的都尉,刘邦的军中尉。他献计使项羽疏远谋士范增,汉朝建立后,他被封为曲逆侯,历任惠帝、吕后、文帝三朝丞相,他能应付各种情况并能善始善终。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这就是成语词典对“虎头蛇尾”的解释。

  王莽篡权以后,也想有一番作为,他想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行新政。但是,他的改制有些急于事功,改革没计划、没有步骤,如果定成国策用几十年的时间按部就班的慢慢实施倒是很有可能完成的,毕竟会得到下层人士的支持。

  王莽改制期间出台的一些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没有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没有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实施步骤,而是仓促颁布、仓促改动、仓促收回,把国策变成了朝令夕改,最终的结局就是虎头蛇尾,反而违背了客观规律,焉有不败之理。

  如“王田制”,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并按井田制重新分配。王莽着意于立即消除土地兼并,初意未始不善,但这一政策违背了当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规律,这就注定了它的失败。结果,既没有能力兑现无田者可按标准受田的承诺,又危及官僚大地主的特权利益。再如币制改革恢复已被历史淘汰的原始货币,直接违反货币发展规律,徒增货币流通的障碍。

  改革过急过速,容易采取一些过头的政策措施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致使改革失去社会基础。如王莽将奴婢改为“私属”,并禁止奴婢买卖,本意是要制止奴婢数量的扩大,解决社会上日益严重的奴婢问题。但这项措施也遭到了上自蓄奴之家,下至失地之民的反对,因为禁止奴婢买卖,既触犯了官僚、豪富的利益,又使失去土地而无路可走的农民断绝了一条卖身为奴的生路。

  地皇三年(公元22年),王莽见四方农民相继起义,王匡,廉丹等数战不利,知天下溃畔,事穷计迫,乃议遣风俗大夫司国宪等分行天下,除井田、奴婢、山泽、六管之禁,即位以来诏令不便于民者皆收还之,一切新政皆以虎头蛇尾草草收场,但是,此时已经天下大乱事未及行而舂陵兵起,新朝灭亡。

  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的速度往往高于人才的成长速度,这就造成了很多人茫然不知所措,因为他们的才干总是跟不上发展速度,于是,他们开始改行,结果还是不能适应,自卑心由此而产生了。

  我有一个朋友,与我年龄相当,但已经白发苍苍了,看起来比我们年长很多。原来是为他儿子操心造成的。想当年,他儿子考上了名牌大学,望子成龙的他请我们吃饭以示庆祝。没想到几年过去了,他儿子大学毕业了,满怀信心的走上社会,几次挫折就使他一蹶不振了,他对社会失去了信心,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从此以后就在家里吃父母,现在已经三十多岁了,即没有男朋友,也没有女朋友,到现在即没有结婚,也没有工作。只要父母与他提到工作,马上就歇斯底里不能自制。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就这样毁了,我朋友能不为之愁白头吗?

  我公司招来有一位80后女大学毕业生,每天她都会提前半个小时上班,把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天下班的时候她总要检查一下,办公室的门是否锁好;每当有外出任务时,有的人认为,山高皇帝远,出门在外没有必要那么认真,而她却总是默默无闻的坚守在岗位上。公司搞活动的时候,别人都在大出风头,而观众席上欢呼雀跃、摇旗呐喊得最起劲的一定是她。她是那样的不起眼,所做的事情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她的一举一动不断的冲击着“外人”的眼睛,不断有好评从外面传来。最终由于她的持之以恒、表里如一,才干提升的速度最快,给人的好印象也最深。而引起领导重视的恰恰是她,提拔速度最快的也恰恰是她。

  5、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老子说:“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要求我们不断总结众人在实践的经验、知识和教训,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用于指导实践。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很容易,从古到今上学读书做的就是这件事,相比之下,要总结前人的教训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

  据《战国策·赵策一》记载,春秋末年,晋国的大权落到智、赵、魏、韩四卿手中,晋定公实际上成了傀儡。公元前458年(已进战国时期),晋定公派使者去请求齐、鲁两国出兵讨伐四卿。四卿得到消息后,联合出兵攻打晋定公。定公无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结果病死在路上。

  定公死后,宗室姬骄被立为国君,史称晋哀公。智卿智伯独揽了朝政大权,成为晋国最大的卿。其他三卿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都不敢和他抗衡。智伯分别向魏桓子和韩康子要了土地。当他要求赵襄子割地时,遭到了严厉拒绝。智伯非常恼怒,立即派人传令给魏桓子和韩康子,要他们出兵和自己一起去攻打赵襄子。

  赵襄子估计智伯会攻打他,忙找谋臣张孟谈商量。张孟谈建议到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去抵抗。到了晋阳,赵襄子发现能够打仗的武器很少。张孟谈劝道:“这里的围墙是用一丈多高的楛(hù)木做的,殿柱是用铜铸的,这些都是制造武器的好材料。”智伯率魏、韩两家攻打晋阳,由于魏、韩不愿为智伯卖命,智伯无法取胜。

  晋阳被智伯水淹,围困了整整三年,由于地面积水,老百姓都在树上搭起棚子来居住,城里粮食也快要吃完,很多人冻饿成病,军心也开始动摇了。一天,张孟谈面见赵襄子,说:“魏、韩两家是被迫的,我准备去向他们说明利害,动员他们反戈联赵,共同消灭智伯。”赵襄子听了非常高兴,连连拱手表示感谢。

  当天夜晚,张孟谈潜入魏、韩营中,说服了魏桓子和韩康子,决定三家联合起来消灭智伯,事成之后平分智氏之领地。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赵、魏、韩三家联合进攻,杀得智军四散逃窜,智伯被擒。从此,晋国成了赵、魏、韩三家鼎立的局面。

  一天,张孟谈向赵襄子告别。赵襄子急忙挽留。张孟谈说:“你想的是报答我的功劳,我想的是治国的道理,正因为我的功劳大,名声甚至还会超过你,所以才决心离开。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君臣权势相同而永远和好相处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请你让我走吧。”赵襄子只好惋惜地答应了。张孟谈辞去官职,退还封地,隐居到负亲丘去,在那里平安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后人将“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成语,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

  老子说:“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老子还说:“持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鬼谷子说:“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其基本意思都是说:如果我们判断事物,在当今找不到根据,就到古代前人的经验中去找。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先贤就已经意识到了,借鉴前人总结出来的现成经验,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总结,这样做事成功的概率会大大的提高,失败的可能性会压缩到最小。古代先贤的经验是经过千百年来无数次失败,失败后又爬起来再去实践,再失败再爬起来总结出来经过千锤百炼的经验。有了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瑰宝,我们没有必要自己再去碰钉子以后再来总结经验,只要我们按照前人的经验去做就行了。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中国人的一句老话:“聪明人不会在同一块石头上第二次栽倒。”这句话对还是不对?借鉴古代先贤的经验和思维方式,我们就应该把中国人的那句老话:“聪明人不会在同一块石头上第二次栽倒。”改为:“聪明人看到别人栽倒的石头,自己总结经验而不栽倒。”这个才是聪明人之所为。

  几乎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年轻的时候只相信书本上的知识,不相信长辈的经验。所以,对长辈的谆谆教诲总是置若罔闻,乃至于还非常抵触。结果在社会上饱经风霜,到自己也是成年人的时候,终于明白了:当初为什么没有听长辈的话啊!要是当初听了长辈的话,哪才了今天这个样子啊!于是自己又象当年长辈教诲自己一样,开始教诲自己的下一代了。而下一代又和自己年轻时一模一样,乃至于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变成一种恶性循环了,自己延误了青春不说,后代也照样会延误青春。

  殊不知:知识就是从经验中提炼出来的,只要经验形成体系就是知识。知识也不一定全对,也会逐渐加深和发展,有的还会被否定,“太阳中心说”不就是例子吗?为什么就不相信经验,而只相信书本上的知识呢?

  在前人无数次失败中总结出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长进行消化、吸收、发扬光大,这种思维方式就是“革新”的思维方式。掌握这种思维方式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可以确保成功的概率最大化。我幽默的把它叫做“加起来除以二”的哲学思想。

  我们公司曾经接到过一个高复杂系数的“螺旋楼梯”石材工程,由于主要由三维加工组成,所以一般的企业只能敬而远之。要成功完成三维加工,关键是取得切实可行的数据,建立三维架构,这个切实可行的数据必须来自于现场测绘。我把项目组的人召集起来给他们上课,再三强调测绘的重要性。忽然有一天,项目经理垂头丧气的到我这儿来“负荆请罪”,说现场的标高与我们加工的产品相差220毫米,我们加工的产品安装不上去。我说为什么会出错?他告诉我:他们过于相信总包的工程师了,用他们工程师提供的数据进行加工的,所以才酿成大祸的。我把他们召集起来,要求他们永远记住: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指导我们加工的基础,不是设计图纸,而是现场测绘,现场才是真理!我找到了设计师,修改了设计,挽回了损失。

  苏秦智擒刺客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的齐国。初夏某晚,苏秦正在书房里读书。忽然,从窗口闪进一个黑影,还没等苏秦叫出声来,一个蒙面人就已跃到眼前,扬起利剑直刺胸膛。苏秦惨叫一声就跌倒在椅子上。顿时,苏秦的卫士从四面围了上来,刺客来不及补上一剑,慌忙返身跃出窗口。苏秦遇刺,立即惊动了齐王。他闻报后,当即去看望苏秦。

  要知道,苏秦是威震天下的著名人物。在战国时代,秦、齐、楚、燕、赵、韩、魏等七国称雄,而以秦国最为强大。洛阳学者苏秦曾到秦以外的六国去游说,倡议他们联合抗秦,于是六国共同封他为宰相。他在燕国住了较长一段时期,出了很多好的计谋,很受燕王的重用。后来到了齐国,齐王又很信任他。齐国的许多大夫和苏秦争宠,最后竟派人去刺杀他。

  齐王见苏秦身负重伤,痛恨交加地说:“我一定要捉到刺客,为先生报仇!”苏秦喘着气说:“大王,请您不要乱杀人,要抓到真正的刺客呀!”“你看清刺客的特征吗?”“他是蒙面的,看不清,只知道他身材很高大。”“光凭这一点怎么通缉刺客呢?”齐王很焦急。苏秦说:“臣有一计……”如此这般地说完,就与世长辞了。

  再说齐王回到宫中,一些平时与苏秦争宠的大夫纷纷来到他面前,看他对苏秦之死抱什么态度。齐王却恨恨地说:“我方才明白,苏秦是燕国派来颠覆我国的奸细。现在要将他五马分尸,方解心头之恨!”齐王当即命令把苏秦的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一声令下,五辆马车向五个方向奔跑,顿时,苏秦的尸体分为五个部分。齐王刚要回宫,只见观看分尸的人群中挤出一个人来,自称是杀死奸细苏秦的刺客。齐王见他身材高大,就说:“你把行刺的过程说说看。假如真是你杀的,寡人将重重赏你。”那人叙说了一遍,跟齐王了解到的现场情况一致。齐王知道那人确是刺客,立即命令拿下刺客,说:“寡人若不照苏秦先生临终献的计谋行事,你这亡命之徒怎会自投罗网啊!”刺客方知上当,拔剑要刺齐王,周围的卫士们一跃而上,早把他剁成肉酱。

  点评

  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就是因为刺客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在刺客心目中反而形成了太平无事的格局,为苏秦死后智擒刺客埋下了伏笔,将苏秦之死定位为为民除害,那么刺客的行刺行为就变成了义举,重赏之下,他是一定会自投罗网的。古时候,利用类似的智慧破案的例子还有很多。

  一天,包公受理侄子告伯母骗取合同文、不认亲侄一案。原来,在东京汴梁西关外定坊有户人家,哥哥刘天祥,娶妻杨氏。这杨氏乃是二婚,带来一个女儿,到刘家后再没生养儿女。弟弟刘天瑞,娶妻张氏,生得一个儿子,取名安住。父亲在安住两岁时,就给他与邻居李社长家的小女儿定了娃娃亲。大嫂杨氏打算待女儿长大后,招个女婿,多分些家产。因此,把刘安住当成眼中钉。这一年,东京地区大旱,颗粒无收。官府发下明文,让居民分户减口,往他乡逃荒。弟弟天瑞照顾哥哥上了年岁,不宜远行,决定自己携妻儿离乡背井。天祥就请邻居李社长写下两张合同文书,把所有家产全部写在上面,以做日后见证。兄弟俩各执一份,洒泪分别。

  天瑞带了妻儿,来到了山西潞州高平县下马村。房东张员外夫妻,为人仗义疏财,虽有许多田产,却无儿无女,见年方3 岁的刘安住眉清目秀,乖觉聪明,就收为义子。对天瑞夫妻也像骨肉兄弟一样看待。但是不久,天瑞夫妇染上疫症,几天后相继去世。天瑞临死前掏出一纸合同文,将儿子托付给张员外。

  一晃,刘安住18 岁了,为使父母尸骨归乡,决定回老家安置。张员外就把合同文书交给他。刘安住直奔东京汴梁,一路问到刘家门前,只见一位老妇人站在那里。那老妇人正是伯母杨氏,她一心想独占家财,就骗取了刘安住的合同文书,却翻脸不认侄子,反抄起一根木棒,打得安住头破血流。邻居李社长闻声赶出,问刘安住:“那合同书既被她骗走,你可记得上面写的什么吗?”安住一字不差的背了一遍。李社长说:“我是你的岳父李社长。”当下他写了状词,带着安住来到开封府告状。

  包拯接了状词,便传令拘刘天祥夫妇到了公堂,责问刘天祥:“你是一家之主,为何只听老婆的话不认亲侄子?”刘天祥回答:“小人侄儿两岁离家,一别十几年,实不敢贸然相认,凭合同文书为证。而今他和我妻一个说有,一个说无,我一时委决不下。”包公又问杨氏,杨氏一口咬定从未见过合同书。包公假意愤然对安住说:“他们如此无情无义,打得你头破血流。大堂上,本官替你作主,你尽管打他们,且消消你这口怨气!”刘安住流泪道:“岂有侄儿打伯父伯母之理?小人为认亲葬父行孝而来,又不是争夺家产,决不能做为出气而责打长辈的事。”包公自有几分明白,对刘天祥夫妇说:“本官明白这小子果然是个骗子,情理难容,改日定将严刑审问。”今天祥夫妇先回去,而将刘安住押至狱中。第二天,包公一面让衙役四处张扬:“刘安住得了破伤风,活不了几天了。”一面派差役到山西潞州接来张员外,于是真相大白。

  几天后,包公传来一行人到公堂。张员外所言句句合情合理,杨氏胡搅蛮缠死不认亲。于是,包公传令带刘安住上堂。不料差人却来宾报:“刘安住病重死在狱中。”众人听罢大惊,只有杨氏喜形于色。包公看在眼里,吩咐差人即刻验尸。一会儿,差人回报:“刘安住因太阳穴被重物击伤致死,伤口四周尚有紫痕迹。”包公说:“这下成了人命案。杨氏,这刘安住是你打死的,如果他是你家亲侄,论辈份你大他小,纵然是打伤致死,不过是教训子侄而误伤,花些钱赎罪,不致抵命。如果他不是你的亲侄,你难道不知道'杀人偿命’吗?你身犯律条,死罪当斩!”即命左右将杨氏拿下,送到死囚牢中。此时,杨氏吓得面如土色,急忙承认刘安庄确是刘家的亲侄。包公问:“既是你家亲侄,有何证据?”杨氏只好交出那张骗得的合同文书。包公看后,差人叫刘安住上堂。刘安住接过包公赚出的合同文书,连称“青天”。杨氏方知中计。

  包公提笔判决此案:表彰刘安住的孝道和张员外的仁义;杨氏本当重罪,准予罚钱赎罪;刘氏家产,判给刘安住继承。

  造父学驾车

  造父是古代的驾车能手,他在刚开始向泰豆氏学习驾车时,对老师十分谦恭有礼貌。可是3 年过去了,泰豆氏却连什么技术也没教给他,造父仍然执弟子礼,丝毫不怠。这时,泰豆氏才对造父说:“古诗中说过:擅长造弓的巧匠,一定要先学会编织簸箕;擅长冶金炼铁的能人,一定要先学会缝接皮袄。你要学驾车的技术,首先要跟我学快步走。如果你走路能像我这样快了,你才可以手执6根缰绳,驾驭6匹马拉的大车。”造父赶紧说:“我保证一切按老师的教导去做。”

  泰豆氏在地上竖起了一根根的木桩,铺成了一条窄窄的仅可立足的道路。老师首先踩在这些木桩上,来回疾走,快步如飞,从不失足跌下。造父照着老师的示范去刻苦练习,仅用了3 天时间,就掌握了快步走的全部技巧要领。

  泰豆氏检查了造父的学习成绩后,不禁赞叹道:“你是多么机敏灵活啊,竟能这样快地掌握快行技巧!凡是想学习驾车的人都应当像你这样。从前你走路是得力于脚,同时受着心的支配;现在你要用这个原理去驾车,为了使6匹马走得整齐划一,就必须掌握好缰绳和嚼口,使马走得缓急适度,互相配合,恰到好处。你只有在内心真正领会和掌握了这个原理,同时通过调试适应了马的脾性,才能做到在驾车时进退合乎标准,转弯合乎规矩,即使跑很远的路也尚有余力。真正掌握了驾车技术的人,应当是双手熟练地握紧缰绳,全靠心的指挥,上路后既不用眼睛看,也不用鞭子赶;内心悠闲放松,身体端坐正直,6 根缰绳不乱,24 只马蹄落地不差分毫,进退旋转样样合于节拍,如果驾车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车道的宽窄只要能容下车轮和马蹄也就够了,无论道路险峻与平坦,对驾车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这些,就是我的全部驾车技术,你可要好好地记住啊!”

  点评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起于足下。”泰豆氏在这里强调了苦练基本功的极端重要性。要学会一门高超的技术,必须掌握过硬的基本功,然后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学习驾车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也都应当这样。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忽然,他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便蹲了下来,傻傻地看了好一阵。老奶奶也不理会他,只是全神贯注地磨着。后来,李白忍不住了,问道:“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我在磨一根针来缝衣服。”老奶奶头也不抬,专心地磨。“磨针?”李白更加奇怪了,“这么粗一根铁棒怎么能磨成针?!”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孩子,铁棒再粗,我天天磨,还怕它磨不成一根针吗!”李白听了,恍然大悟:“ 对呀 ! 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读书不也是这样吗!”于是他便立刻转身跑回去,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地读,从此也不再敢偷懒了。后来他终于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铁杵磨成针”这个成语就是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的。这个成语也说成“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