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状拓扑式课堂教学程序设计

 GXF360 2017-11-14

网状拓扑式课堂教学程序设计

周 峰

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网状拓扑式课堂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指导型学习与自我发现型学习的结合。在这种自我发现型学习中,学生必须依靠思考力、感觉力、想象力和批判力,对接触到的信息进行观察、分类、鉴别,确定思维目标、问题意识、观点分析、概念理论表达、建立假设、推理结论。

一、确立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对学习提出要求,具体落实到阅读教学网状拓扑式课堂中,教学目标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阅读与鉴赏:批判性阅读能力提升

(1)独立阅读能力的提升。能够准确表述文本表达的概念、感情与主旨。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相关的阐发、评价和质疑。

(2)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调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介入阅读,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必须要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以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发展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善于展示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经验和阅读成果。构建属于班级的个性知识体系网络和自我个性特征鲜明的知识体系网络。

2.表达与交流: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

(1)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充实生活经历,丰富情感状态,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

(2)能够独立修改自己的见解,通过合作完善自己的观点,养成共性阅读习惯,针对文本内容、情感和观点,能够形成不少于2000字的书面陈述意见。

(3)在课堂交流与讨论中,尊重他人,善于发现问题与补充意见,基于倾听的基础之上可以敏捷应对。表达时有鲜明的观点和生动充分的材料,具有有说服力和个性色彩。

二、优化内容选择与教学行为

根据苏教版必修与选修内容设置,按文本题材和体裁不同分为:文言文、古典小说、唐宋诗词、现代散文、中外戏剧选读、应用类文体与实用类文体。因受到学校具体教学任务和课程安排的限制,在具体实验中,涉及的文本包括苏教版必修五中外戏剧选段阅读、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以及文科班名著名篇阅读《红楼梦人物形象解读》。

虽然有着文体上的种种差异,但是课堂内容选择上仍有共性之处:可不教、可以教和必须教三类。相关知识链接如文体相关知识、作家作品见解、课文正音注释等内容可以由学生在预习时完成,是不必教的。基本文本解读内容也是在课前让学生自读完成。重点内容应是:作者想在文本中着重陈述和表达的关键信息,不同流派与评论者对这些信息的解读以及学生基于个体经验和文本认知基础之上的自我个性解读,这是网状拓扑式课堂的一个重点所在。个性解读不等于刻意求新,在如今这个创新已是常态的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的个性解读是对于拥有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之后的批判性吸收,得出的结论也许貌似和别人相同,但是思考的路径和思维过程是属于自己的。

三、课堂的编排

网状拓扑式课堂分为课前网络预习与初步思考、课堂实时学习讨论、课后思维调整完善知识网络三个部分。

1.课前网络预习与初步思考

课前网络预习包括相关知识链接如文体相关知识、作家作品见解、课文正音注释及文本内容解读。鼓励学生尽可能大量找寻与文本及提供的关键词相关的内容进行阅读。

初步思考不仅仅是针对关键词和文本进行分析、阅读、分类,还需要和作者们达成共识。同一个关键词,同一篇文本,解读者不同,给出的观点、思考、认知也就不同。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必须尝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对于阅读到的观点必须要有关联和引申意识,要和自己过去的阅读经验、当下的阅读经验都链接起来。

在课前学习小组的讨论中,大家也要理清自己的问题。在阅读文本、理解关键词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时,自己所读到的观点、想解决的问题、想弄明白的看法,究竟是什么?作者和同伴说了什么,怎么说的?小组讨论中有没有给出一个自己认可的答案?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是否需要提交到课堂上进行讨论?阅读虽然不要求面面俱到,但是一定要尊重文本,学生要真切地体悟到作者想表达什么,然后才是自己针对这种表达的阅读、思考与思辨。小组同伴之间,知识网络要有结点接触,将自我的认知小网融入小组的大知识网,并形成书面看法。

2.课堂实时学习讨论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界定关键词和分析讨论。在课前学习中结合文本对关键词给出的解读,自己阅读到的文本,对于文本给出的解读,针对这样几方面内容,同关键词的几个组分别进行2-3分钟交流之后,师生就其中的共性和异处进行讨论。将一些新鲜的、经讨论之后认定为可靠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网络,像网状拓扑那样蔓延展开。

3.课后思维调整完善知识网络

课后将课堂分析讨论的内容重新完善,补充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形成一篇主题关键词阅读报告。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观察与研究:预习与思考阶段

(1)针对文本和关键词,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单(包括名著、文章、影视文学、名言等)。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课本后的积累与应用专题内容。

(2)细读文本,浏览书目,明确文本中自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关键词内涵。基于此,选择至少三篇观点不同的文章,分别厘清其中的主要概念与观点,写出自己赞同或不赞同的理由。

(3)与小组同伴讨论自己的看法,记录下他们的看法,看一看与自己一致、不一致或自己没有想到的观点;或者观点相同,但思维路径不同的,写下自己的看法。

第二部分:分析与讨论:课堂实时讨论阶段

在课堂上呈现出小组预习讨论内容。先阐述共通性的观点,清楚界定这些观点与关键词、文本的关系。解读关键词的内涵或某个观点时,必须有文本的原文进行佐证。讨论不同观点时,强调有理有据地陈述和分析,做到自圆其说,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三部分:思考与完善:课后思维调整阶段

经过课堂讨论之后,自己的思考结果中是否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在此部分进行说明。

实验和实践证明,这样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网状拓扑式课堂教学程序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高中语文网状拓扑式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编号:D/2015/02/316)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高级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