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人绝句选粹:王和尚告诉你唐诗牛在何处?

 王天神 2017-11-15

和尚有话说

       今天开始搜集整理唐人绝句。

      唐诗,可说是中国诗的最高峰,体例多样,各有精彩。就唐诗风格而言,和尚以为厚、重、炼、达四字可以概括。

窦唯:广陵散 来自六不和尚 09:25

      厚者,唐诗感情多浓烈,虽有恬静之作,其内涵也比较醇厚,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在表而意极深,可以反复吟咏,品读不尽。

      重者,唐诗题材多样,诸体皆备,其表意写情不像宋诗那样轻灵,而是有种喷薄而出的沉重感,宋诗精巧,唐诗醇厚,如浓酒,如苦茶,虽文字未必华美,技巧未必新奇,但是其感情却多深邃而曲折;虽也偶有优游之作,但是其表之下蕴藏沉重感慨。

      炼者,唐诗上乘汉魏六朝之蓄积,经文化融合,加之唐人自信、开阔不拘一格之精神,锤炼出之作品,不求工而意自工,不雕琢而语自妥帖,炼意不炼字,炼格不炼体,不似宋明诗之轻巧内敛,而有一种吐口而出,韵致天然的美感。

      达者,唐人自信昂扬,用语多旷达流丽,其意多汹涌澎湃,勃然不可遏制,读唐诗可知唐人之精神独立,人格之健康,社会之包容和民族之自信。

      所谓“诗必盛唐”,古人岂有诬哉。

      和尚选取唐人绝句,力求用语简单而诗意醇厚之作,用典多者不选,感情不丰盈者不选,无“神趣”无“性情”者不选,每首小诗,附以古人评注,增进了解,加深印象。

       有写作品其格未必是绝,在此也一并选入。(六不和尚微信公众号:midouwei)

(隋末唐初·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古人评注

《唐诗别裁》: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诗法易简录》:咏物诗固须确切此物,尤贵遗貌得神,然必有命意寄托之处,方得诗人风旨。此诗三、四品地甚高,隐然自写怀抱。

《岘佣说诗》:《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诗二首(唐·王梵志)  

其二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入朝洛堤步行(唐初·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古人评注

《隋唐嘉话》: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上官侍郎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咏诗云:“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晓,蝉噪野风秋。”音韵清亮,群公望之,犹神仙焉。

《唐音癸签》:上官仪“鹊飞山月晓,蝉噪野风秋”,率尔出风致语,佳耳。张说“雁飞江月冷,猿啸野风秋”,似有意学之,那得佳?欧公力拟温飞卿警联不及,亦同此。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景语神采。写景沉着,格调亦雍容满足。

《诗境浅说续编》:此早朝途中所作。“鹊飞”、“蝉噪”二句,写洛堤晓行,风景如画,诗句复清远而有神韵。昔张文潜举昌黎、柳州五言佳句,以韩之“清雨卷归旗”一联、柳之“门掩候虫秋”一联为压卷,上官之作,可方美韩、柳矣。

于易水送人(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古人评注

《唐诗正声》:只就地摹写,不添一意,而气概横绝。

《唐诗直解》:似无味,然未尝不佳。

《诗辩坻》:临海《易水送别》,借轲、丹事,用一“别”字映出题面,馀作凭吊,而神理已足。二十字中游刃如此,何等高笔!

《增订唐诗摘钞》:因临易水而想古人,其水犹寒,侠气凛然。

《网师园唐诗笺》:末句黯然。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此地”二字有无限凭吊意,因地生意,并不说到自身,如此已足。

《诗境浅说续编》:此诗一气挥洒,怀古苍凉,劲气直达,高格也。

渡湘江(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古人评注

《唐诗绝句类选》:蒋仲舒曰:末二句与王勃《蜀中九日》作意相似,配偶处不对而对,对而不对,佳。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初唐七绝之冠。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陈隋靡丽极矣,必简翻尽陈调。如“迟日园林”一章,练神修意,另出手眼,遂令光景一新。

江亭夜月送别 (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古人评注

《唐诗解》:烟升月转,见话别之久;亭掩夜寒,觉悄然无人。

《唐诗别裁》:意虽未深,却为正声之始。

《唐诗笺注》:“寂寞”句根首句,“江山”句顶次句。“寒”字妙,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

《诗式》:首句,夜静无人,惟行者与送行者相坐于此亭中。二句,月色已上,正入夜深,见相坐话别,为时已久。三句、四句,行者、送行者均已去,故离亭寂寂而掩矣。人骤散去,江山如故,只增寒景,系从题后著笔。

山中(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古人评注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顾云:“况属”字有情。

《唐诗笺注》:上二句悲路远,下二句伤时晚,分两层写,更觉萦纡。

《网师园唐诗笺》:末二句,邈然。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寄兴高远,情景俱足。

渡汉江(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古人评注

《唐诗归》:钟云:实历苦境,皆以反说,意又深一层。

《增订唐诗摘钞》:“怯”字写得真情出。

《诗法易简录》:“不敢问来人”,以反笔写出苦况。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贬客归家心事,写得逼真的绝。

《岘佣说诗》:五绝中能言情,与嘉州“马上相逢无纸笔”同妙。

 罢相作(唐·李适之)

题注:《本事》云:“适之疏直坦夷,为相,时誉甚美,为李林甫所搆。及罢免,朝客虽知无罪,谒问甚稀。适之意愤,日饮醇酣恣,且为此诗。林甫愈怒,终遂不免。”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古人评注

《本事诗》:开元末,宰相李适之疏直坦夷,时誉甚美。李林南恶之,排诬罢免。朝客来,虽知无罪,谒问甚稀。适之意愤,日饮醇酣,旦为诗……李林甫愈怒,终遂不免。

《唐诗广选》:敖子发曰:此诗良有风刺,蒋仲舒曰:雀罗之感,发得含蓄。

《唐诗直解》:写得厚道,亦难为人,良有风。

《诗辩坻》:李适之《罢相作》,敖子发以为不如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不知李诗朴直,钱诗便巧,李出钱上自远,子发未审格耳。

《唐诗笺注》:写世态炎凉,意致深婉。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古人评注

《升庵诗话》:其辞简质,有汉魏之风。

《唐诗归》:两“不见”,好眼。“念天地之悠悠”,好胸中。

《唐诗快》: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泣鬼。

《柳亭诗话》:阮步兵登广武城,叹曰:“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眼界胸襟,令人捉摸不定。陈拾遗会得此意,《登幽州台》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假令陈、阮邂逅路歧,不知是哭是笑。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人评注

 《唐诗快》:尖巧语,却非由雕琢而得。

《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回乡偶书二首 (唐·贺知章)

其一

离别家乡岁月多,归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减旧时波。

 其二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古人评注

《对床夜语》:杨衡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唐诗品汇》:刘云:说透人情之的。

《唐诗归》:钟云:似太白。

《唐诗解》:摹写久客之感,最为真切。

《古唐诗合解》:此作一气浑成,不假雕琢,兴之偶至,举笔疾书者。

《网师园唐诗笺》:情景宛然,纯乎天籁。

《唐诗真趣编》:人皆知气象开展、音节宏亮为盛唐,不知盛唐中有如此淡瘦一种,却未尝不是高调。刘仲肩曰:朴实语,无限感慨。

闺怨二首 其一(唐·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古人评注

《唐诗正声》:善于诉情,又善于运古。

《批点唐诗正声》:上句亦自常语,着下二句便佳胜。

《唐诗解》:此为征南诏而作,故诗有“伏波”之语,

《诗法易简录》:借月写情,与曲江“思君如满月”之作,可称异曲同工。

《唐人绝句精华》:此亦代征人妇之词。天宝中讨南诏,故用伏波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