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岁男孩,胎发垂地,皇帝一看落泪,这真是我的儿子!

 风吟楼 2017-11-15

回复「揭秘」,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图)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后更名朱见濡,汉族。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1464至1487年在位。


明朝诸帝中,曾因为没有儿子而苦恼的,宪宗是个代表。


其实,宪宗是有过儿子的。长子,未起名,生于成化二年(1466年)正月,万贵妃所出,没多久就夭折了。次子,朱祐极,生于成化五年(1469年),柏贤妃所出,成化七年(1471年)十一月立为太子,次年正月暴薨。


两个皇子接连都死了,宪宗一时间无后,未免苦恼,朝野上下无不替他着急。成化十一年(1475年)五月某日,宪宗对着镜子长叹“老将至而无子”,为他梳头的宦官张敏见状,立马伏地磕头说,“万岁已有子也”,宪宗大惊,忙问皇子在哪里?张敏战战兢兢地回答,“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明史·后妃传》)。六岁大的皇子似从天而降,宪宗大喜,要见这个皇子。


这个神秘的皇子,就是日后继承大统的孝宗朱祐樘。孝宗出生后,六年来为何被秘密藏匿起来?原因简单而残酷,这都是万贵妃逼的。



万贵妃,虽然比宪宗大十多岁,却是宪宗的最爱,宠冠后宫。儿子死后,万贵妃很失落,为了再次生子,独霸宪宗,“六宫希得进御”。宪宗忙里偷闲,暗中宠幸别的女子,于是朱祐极诞生,这是万贵妃不能接受的。后来,朱祐极暴死,万贵妃难逃干系,“柏贤妃生悼恭太子,亦为所害”(《明史·后妃传》)。


期间,宪宗偶然宠幸过女史纪氏,结果一击而中,纪氏怀孕了,而宪宗早就忘了此事。纪氏肚子鼓起来,万贵妃妒火升腾,派女医查验,女医同情纪氏,便向万贵妃撒了谎,说纪氏生了怪病,是腹胀。万贵妃不放心,仍派人给纪氏灌了一碗堕胎药,并将纪氏安置到偏远的安乐堂,以防止宪宗再次宠幸她。


这碗药并没有拿掉纪氏肚子里的孩子。成化六年(1470年)七月,纪氏生下一子,即孝宗。此子降生,纪氏既高兴又害怕,对外丝毫不敢透露,也不敢告诉宪宗,唯恐被万贵妃知道了,母子均难保,故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纪氏在宪宗废后吴氏等人的帮助下艰难地抚养孩子,一晃六年。



这六年,纪氏如履薄冰,孝宗“至五六岁,未敢剪胎发”(《明史·后妃传》)。胎发,即胎毛,婴儿最初的头发。据晚明宦官刘若愚所著《酌中志》记载,“凡诞生皇子女,弥月剪胎发,百日命名后,按期请发者,即如外之每次剃发,然一茎不留,如佛子然。……至十余龄留发”。按说,孝宗过了满月就该剪掉胎发,剃成光头,但纪氏“不敢”,就怕走漏消息,遭到万贵妃的迫害。


如今,宪宗要见这个皇子,父子相认,纪氏既激动又恐惧,抱着儿子大哭,“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在使者的拥护下,孝宗“发披地,走投帝怀”。这是这对父子第一次见面,宪宗“置之膝,抚视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类我”(《明史·后妃传》),这真是我儿子,模样像我!


宪宗“广额丰颐”(《罪惟录·宪宗纪》),孝宗应该也差不多这样,只是“孝宗之生,顶寸许无发,或曰药所中也”(《明史·后妃传》),被堕胎药打掉了一片头发,局部秃顶。宪宗认了儿子,大喜,天下臣民无不替宪宗高兴。但是,纪氏的死期也快到了,尽管封了妃号,搬了新居,还是遭了万贵妃的毒手而暴薨。


有了儿子,宪宗为其取名朱祐樘,祐是辈,樘是名。《说文》云:“樘,柱也”,足见宪宗对此子的器重。成化十一年(1475年)十一月,也就是宪宗父子相认半年后,孝宗被立为皇太子。后来,万贵妃又打算毒死孝宗,但未能得逞。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万贵妃、宪宗先后离世,孝宗即位。


*作者:刘秉光,鱼羊秘史签约作者。历史学者,今日头条签约作家。已出版《历史上那些帝王们》《你所不知道的帝王》《笑谈囧闻趣史》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