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四家中的“蔡”到底是何人呢?

 lj0279 2017-11-17

         书法史上所列宋四家

         只说是苏、黄、米、蔡

         至于“蔡”为何人并无具体所指

         以致后人常为之大惑

         大多数人认为宋四家即指

         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京

         而后来,大家以蔡襄取代了蔡京

         而蔡襄踢出蔡京书法

         他靠得不单是人品

蔡襄

         蔡襄书法,师承晋唐。其行草多取法魏晋及二王,楷书则出于颜真卿。对蔡襄书艺,历来评价甚多。

         黄庭坚认为:“君谟《渴墨帖》仿佛似晋宋间人书,乃因仓卒忘其善书名天下,故能工耳。”“君谟真、行简札,能入永兴(虞世南)之室也。”。

         蔡襄的行书多法魏晋,谨小慎微,恪守传统,由其行书《脚气帖》、《中间帖》等即可见得。

         因此启功先生指出:“蔡襄……行草书手札宜若可以舒展自如矣,而始终不见自得之趣,亦不成其自家体段。”

         下面,给大家带来几份蔡襄经典作品欣赏,切实感受蔡襄的书法魅力。

尺牍《远蒙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襄再拜。远蒙遣信至都波,奉教约,感戢之至。彦范或闻已过南都,旦夕当见。青社虽号名藩,然交游殊思君侯之还。近丽正之拜,禁林有嫌冯当世独以金华召,亦不须玉堂唯此之望。霜风薄寒,伏惟爱重,不宣。襄上,彦猷侍读阁下。谨空。

《行楷书持书帖》,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系蔡襄致友人的一通尺牍,内容谈到自己当时身体状况欠佳。因知是其至和三年(1056)初知福州所作,作者时年四十五岁。

尺牍《离都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又名“致杜君长官尺牘”,乃蔡襄即将渡长江“南归”途中所书,追述离都(开封)行至南京(今商丘)而痛失长子。友人来信慰问,襄作此书答谢。书法丰腴厚重处似顏真卿,兼有王羲之行草之俊秀。选自《宋四家墨宝》册。

蔡襄《澄心堂纸帖》尺牍,1063年作,行楷书

          释文:澄心堂纸一幅,阔狭、厚薄、坚实皆类此,乃佳。工者不愿为,又恐不能为之。试与厚直,莫得之?见其楮细,似可作也。便人只求百幅。癸卯重阳日,襄书。

          这幅蔡襄书写的尺牍,又名《澄心堂帖》。宋代士大夫讲究生活品味,对于文房用具,尤其考究。蔡襄写此一信札,便是为了委托他人代为制作、或是搜寻纸中名品-“澄心堂”纸。“澄心堂”纸源自五代南唐,据说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在北宋就已经是相当珍贵、难求的名纸了。

          书迹的纸质缜密光洁,很可能就是蔡襄用来作为“澄心堂”纸的样本。

          精致的纸质,配上蔡襄秀致而庄重的墨迹,使得这幅“澄心堂”帖格外显得清丽动人。全文以行楷写成,结体端正略扁,字距行间宽紧合适,一笔一画都甚富体态,工致而雍容。信札署有“癸卯”(1063)年款,蔡襄时年五十二岁,正是他晚年崇尚端重书风的代表之作。

《蒙惠帖》尺牍,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蒙惠水林檎花,多感。天气暄和,体履佳安。襄上,公谨太尉左右。

         《蒙惠帖》为行楷作品。取法《兰亭序》而又参以颜鲁公敦厚沉稳的成分,继而宏大了宋代行书尺牍书法的艺术内涵,使书法艺术发展到一个新时期。

大研帖

蒙惠帖

暑热帖

扈从帖

京居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

陶生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

谢郎帖

入春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

虚堂诗帖

纡问帖

谢赐御书诗表(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