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楷书第一人——蔡襄

 脩心 2016-12-22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董世忠  

蔡襄楷书《谢赐御书诗表》

  蔡襄(1012-1067),字君谟,福建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学士。北宋书法家,与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莆(襄阳漫士)并称“宋四家”。“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从书法风格上看,苏武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蔡襄更擅长楷书,史称“宋代楷书的第一人”。


蔡襄行草书法欣赏《暑热帖》(致公谨尺牍)1052 纸本 23cm X29.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蔡襄为人正直,字识渊博,其书法在其生前就受时人推崇备至,极负盛誉,最推崇他书艺的人首数苏东坡、欧阳修。苏东坡在《东坡题跋》中指出:“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又尝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欧阳修对蔡襄书法的评价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欧阳修说:“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漠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欧阳文忠公集》)黄庭坚也说:“苏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杰。”(《山谷文集》)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论蔡襄的草书曰:“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存张旭怀素之古韵,有风云变幻之势,又纵逸而富古意。” 


蔡襄行楷书法作品《澄心堂纸帖》尺牍 纸本 1063年作 24.7 x 27.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官方《宋史·蔡襄传》称他:“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尤爱之。”许将《蔡襄传》说:“公于书画颇自惜,不妄为人,其断章残稿人悉珍藏,仁宗尤爱称之。”宋仁宗曾诏令他书写御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和迩英阁御撰碑文。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蔡襄书法从当朝皇上到普通百姓都十分珍惜。由于他颇自惜,不妄为人书,所以传世作品较少。蔡襄书法墨迹多为尺牍诗翰。传世墨迹有《谢赐御书诗》,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及鼓山灵源洞楷书 “忘归石、”“国师岩” 等珍品。 

蔡襄书法作品欣赏《大研帖》(致彦猷尺牍)1064 纸本 25.6cm X2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蔡襄书法作品欣赏《虚堂诗帖》 1048年 纸本 22.6cm X16cm 藏处不详

  蔡襄的传世墨迹楷行草隶皆有。行书为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隶书也很出色。存世的蔡襄楷书墨迹中,以《谢赐御书诗表》为代表作。此卷楷法严谨,结构稳当,字体凝重深厚,笔力稳健,兼取褚遂良、虞世南之法,并存徐浩、颜真卿之风,为蔡书中精工之作。蔡襄的楷书以小楷为上乘,欧阳修曾说:“善为书者以真楷为难,而真楷又以小字为难。”蔡的小楷给人一种于端庄中见妩媚之感。


蔡襄《虹县帖》尺牍,1051年,纸本,行楷书31.3 x 42.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襄启:近曾明仲及陈襄处奉手教两通,伏审动静安康,门中各佳,喜慰喜慰!至虹县,以汴流斗涸,遂寓居。馀四十日,今已作陆计,至宿州,然道途劳顿,不可胜言。尚为说者云:渠水当有涯,计亦不出一二日。或有水,即假轻舟径来;即无水,便就驿道,至都乃有期耳。闽吴大屏皆新除,想当磐留少时。久处京尘,无乃有倦游之意耶?路中诚可防虞,民饥鲜食,流移东方,然在处州县,须假卫送,老幼并平善。秋凉,伏惟爱重,不宣。襄顿首。郎中尊兄足下。谨空。八月廿三日,宿州。


宋蔡襄行楷书法作品欣赏《持书帖》纸本,纵27.2厘米,横57.4厘米,清宫旧藏。

  蔡襄应是宋代楷书的第一人。《昼锦堂记》是蔡襄大字楷书的代表作品。它汲取颜书笔意成之,严谨遒劲、方圆兼备,颇有颜楷宽博大度的风神。此作乃蔡襄为当朝重臣韩琦所书。为了表示对韩琦的敬重,蔡襄在创作过程中别出心裁,每字单独写上几十遍,择其最佳者进行拼合,故《昼锦堂记》又号“百衲碑”。把一幅完整的作品拆开来写,无论字间的呼应,还是章法的贯气都会受到破坏,因之《昼锦堂记》是得失参半的——单个字是完美的,整体的排布上却存有顾盼失神之弊。


蔡襄书法欣赏尺牍《离都帖》(大图),纸本,29.2cm X46.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蔡襄书法行草尺牍《脚气帖》 约1060年 纸本行书 26.9cm X21.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蔡襄书 《尺牍》

  蔡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前人在评论蔡襄书法时,都认为它“形似晋唐”,如元倪云林曾跋云:“蔡公书法有六朝、唐人风,粹然如琢玉。” 

明季徐青藤尝评蔡襄书云:“蔡襄书近二王,其短者略俗耳。劲净而匀,乃其所长。”点出了蔡襄书法的优劣长短。他的行书《澄心堂纸尺犊》可看作是蔡襄传世墨迹中最典型、最蹈循晋唐故土的代表作品。此作秀妍恬淡,颇具晋唐人的韵致。全文以行楷写成,結构端正略扁,字距行宽紧合适,一笔一划都甚富体态,工致而雍容。信札署有「癸卯」(1063)年款,蔡襄時年五十二岁,正是他晚年崇尚端重书风的代表之作。这幅书迹的纸质缜密光洁,很可能就是蔡襄用来作为“澄心堂”纸的样本。这幅蔡襄书写的尺牍,又名澄心堂帖。宋代士大夫讲究生活品味,对于文房用具,尤其考究。他的行书《澄心堂贴》书法视频可看作是蔡襄传世墨迹中最典型、最蹈循晋唐故土的代表作品。此作秀妍恬淡,颇具晋唐人的韵致。全文以行楷写成,结构端正略扁,字距行宽紧合适,一笔一划都甚富体态,工致而雍容。


蔡襄书法尺牍欣赏《蒙惠帖》1052年 纸本 22.7cm X16.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蔡襄书法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展卷蔡襄书法,顿觉有一缕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构字收放合度,得心应手,极尽自然,行文如行云流水,尽现妍丽遒劲之态。蔡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前人在评论蔡襄书法时,都认为它“形似晋唐”,如元倪云林曾跋云:“蔡公书法有六朝、唐人风,粹然如琢玉。启功先生曾说:“北宋书风,蔡襄、欧阳询、刘敞诸家为一宗,有继承而无发展;苏、黄为一宗,不肯受旧格牢笼,大出新意而不违古法;‘二蔡'、米芾为一宗,体势在开张中有聚散,用笔在遒劲中见姿媚。以法备态足而言,此一宗在宋人中实称巨擘。”可见启功对蔡京书法的赞赏。蔡襄是宋代书法发展上不可缺的人物,他以其自身完备的书法成就,为晋唐法度与宋人意趣之间搭建了一座技巧的桥梁,承前启后,为后世所瞩目。蔡襄在书法史上的突出意义,应该是传统典雅在书法发展中得到应有的传承和强调。


蔡襄书法《扈从帖》(又称公谨帖)高清晰图片欣赏 纸本23.3X21.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蔡襄书法欣赏尺牍《安道帖》1055年 纸本 纵26.8厘米 横35.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蔡襄楷书《谢赐御书诗表》


蔡襄行书作品欣赏《纡问帖》(大图) 1052年 纸本 26.7cm×28.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蔡襄书法欣赏《山堂诗帖》高清晰图片 1066 纸本 24.8cm X26.7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蔡襄书法尺牍欣赏《思咏帖》亦名《在杭帖》、《通理帖》。纸本。信札一则。约书于北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纵29.7厘米,横39.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