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今年上半年针对同业理财、表外业务的“三三四”监管风暴,靠规模拉动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纷纷从纵深方向探索同业业务新增长点,继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之后,民生银行也发布了“同业+”平台。 相对于传统银行零售业务线上化、互联网化如火如荼的热潮,同业业务的线上化进程发展客观来看相对较为缓慢。特别是以城商行、农商行、区域性金融机构与非银机构为代表,目前在国内金融市场享受不到平台交易,还停留在一对一的交易模式。 瞄准中小银行钱袋子,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代表,面对这一市场,打造将传统的同业业务标准化、线上化、集中化和平台化的同业互联网平台渐成趋势。11月16日,民生银行发布“同业e+”,并启动结构化金融合作交流平台。 无独有偶,去年年底,中信银行也发布了“中信同业+” 金融同业合作互联网服务平台,试图将金融市场业务搬到线上。此外,国有大行同业业务的场景交易已经搭建完善。 此次民生银行上线的“同业+”是将该银行已有的四十多个同业合作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而来。 具体而言,民生银行副行长李彬表示,民生银行将在现有十四个合作平台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合作领域,通过搭建货币市场交易、债券交易、产品销售、资产流转等平台,满足客户需求,并依托同业客户管理系统,实现同业业务科技创新。 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民生银行先后搭建了银银、银信、银证、银保、银基等十四类金融合作平台,截至2017年10月,平台上战略客户298家。从业务规模来看,合作业务笔数3万笔,累计业务规模超过18万亿元。 虽然民生银行当天并未披露接入“同业e+”的具体对象名单,但从到会的机构代表以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基金、保险、信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金融资产交易所、银登中心等为主,或称为此次上线平台的主要合作对象。 而去年就上线的中信银行同业业务线上化变阵 “中信同业+”,则将接入对象圈定为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等中小金融机构,同时涵盖股份制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期货、金融租赁及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 从接入结构看,连家股份行上线的同业+平台合作机构多有重合。 更早前,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有“同业之王”称号的兴业银行也打造过类似的同业交易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银监会部署开展“三违反”(45号文,指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三套利”(46号文,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四不当”(53号文,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业内称“三三四”。 重点针对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的监管风暴已经对同业规模造成影响。 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银行同业资产和负债双双收缩,比年初分别减少2.6万亿元和2万亿元。理财产品增速连续8个月下降,目前降至4%,比去年同期下降30个百分点,同业理财余额比年初减少2.6万亿元。 李彬表示,结构化金融市场上一直存在着业务审批慢、营销秩序乱、市场参与度低的问题。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指出,由于项目从发起到发行,沟通成本高,各机构标准不一致,造成资产包基础资产频繁变更,拖慢了业务审批的速度,而且总分机构、中介机构间流程分裂,容易出现信息误差,再加上现阶段,非银机构的参与较少,都造成了结构化金融市场的不完善。 李彬认为,搭建“同业e+”结构化金融合作交流平台,有利于统一投资标准,提高发行效率,扩大参与主体,提高市场活跃度。数据显示,自今年7月份民生银行开展结构化金融产品总对总营销以来,已总对总营销并获批项目17单,共计273.5亿元,审批通过率达到了100%。(实习记者佘惠灵对本文亦有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