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讲座 | 北朝经典碑刻技法指要(17)

 青木森森 2017-11-19

  3.章法分析

  《石门铭》镌刻于摩崖之上。摩崖凹凸不平的表面特征决定了其字形的飞逸灵动、歪斜不正、跌宕欹侧、奇拙含蓄,以及结体左低右高的特点。尽管此时书体已经从分书演变成正书,但是这种正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正书,里面还掺杂了许多隶意和篆意。《石门铭》的作者运用多样的点画线条、生动的结体、丰富的刀笔语言和完美的章法布局,创作出了一幅在视觉上呈现凸凹浮陷、欹侧稳健、疏密不一、前跃后隐的立体空间巨作,引无数后人顶礼膜拜。

  由于时间的打磨,南北朝碑刻到今日增加了不少岁月沧桑的美感,这无疑是南北朝碑刻书风的一种积淀。在斑驳的外表下,它们体现的是南北朝人在书法结构空间、章法布局上的过人之处。当时的碑刻可能还没有“整体章法”一说,但是气息贯通是不可更改的标准。以《石门铭》为例,其所表现出来的面貌即是南北朝风度的一种直观再现,是朴拙自然的另一种体现。

  《石门铭》在章法上与《石门颂》《杨淮表记》大致相同,都呈现出错综有序的格局。这种章法的选择看似奇异错杂,实际上却是恰如其分。它的这种变化不是一种随意的变,而是有法度、有缘由的变;细细品味,还有一定规律所在。用艺术的审美观来看,其章法哪怕多那么一点儿都显得多余,少那么一点儿又显得不足,可谓做到了极致。在《石门铭》中,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笔画的粗细对比、肥瘦结合和长短避让,故显得游刃有余。如图一中的“通”字,最后一笔长捺在局部的章法中就起到了穿插作用。如果这一长捺收缩,势必造成“通”字右侧的“乍”字空白过大,章法显得松散;而通过拉长“通”字的捺画,巧妙地回避了此缺陷,反而更增奇趣。另外,此碑有的地方用字与字的轻重、笔画的粗细对比来打造章法的变化。如图二中“牧三”二字线条细如游丝,而图三中“军事”二字线条粗重,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在章法上增强了变化。《石门铭》碑前、碑尾相映成趣,中间萧散疏朗、参差错落。我们临习此碑,不仅要学习它单字多变的特点,还要学习其整篇的章法变化,特别是行与行、字与字之间的处理方法。这对于把握《石门铭》书法的整体风貌是大有裨益的。

图一

图二

图三

  在临写《石门铭》时,我们不能忽视拓片上的斑驳残泐,不能从单个字局部入手;而是要从群、面、块的角度去观察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要先观“气”,努力将总体印象落实在正确的章法处理上。《石门铭》中的字比较注重横势,字与字之间尽管没有形式上的连带牵丝;但是由于体势左右倾侧的作用,产生出强烈的顾盼呼应效果,分散的个体因此被结合成一个浑然的整体。用体势来处理章法,由于各种造型元素被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作品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和绘图感。

  总而言之,厚重的点画、开阔的结体、左右倾侧的造型,三者有机统一,浑然无间,导致《石门铭》具备重、拙、奇的特征。因为《石门铭》在碑版书法中属于“曲高和寡”之品,所以不是很适合初学者临写。我们在临写此碑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石鼓文》《石门颂》一起临写,因为这三者在书写节奏、线条和用笔等方面都十分接近。最后可将三者融会贯通、取神弃形,尝试形成自己的风格。《石门铭》经过长期的日晒雨淋、风化剥蚀,其线条斑驳残泐、浑厚苍茫,具有很强的金石味。这种金石味并非刻石文字所固有,而是属于大自然的再度创作。摩崖镌刻时,石面最容易爆裂的地方是起笔、收笔和笔画相交处。这种残损会使线条变得模糊圆浑。在临写过程中,我们要逆入回收,线条的起笔、收笔和转折处要写得重而慢,让墨略有渗化,甚至渗成块面。这样能造成点、线、面的对比,大大丰富线条的变化美。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