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新定义课堂结构

 智夫勤 2017-11-20

   什么是课堂?字面理解为“有教与学活动发生的地方就是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不知从什么时间起,课堂变为“进行学科教学活动时的教室”,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固定的学员,固定的教师,固定的学习内容……一切都固化下来。千校一面,千课一面,教室等于课堂,教学限于学科,课堂甚至逐渐沦落为牢笼。

    人类教育的初始阶段没有固定的形式,农民学习农耕知识,渔民学习捕鱼技术,都是父子亲邻之间的言传身教,后来的手工业者传授技艺也是师徒父子之间耳提面命、口口相传。孔子教学时也没有固定的教室,除了有时在银杏树下授课,更多时间是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把生活当作课堂,把社会当作教材。苏格拉底的教学虽然有了相对固定的场所,但是,问答式教学活动也是以整个社会生活为背景的。学校教育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借鉴宗教以教堂的形式传播教义而来的,学堂产生之初就偏离了教育的初衷,买椟还珠,知识技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信仰道德被置于次要地位。

    学堂教育走进我国百余年,虽然也在不断改革,20世纪50年代学苏联模式,六七十年代倡导启发式教学,八九十年代改换教学手段,但是这些改革都没有触及课堂结构问题。上世纪90年代后期,江苏省洋思中学提出了“学后教,堂堂清”,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初步涉及课堂结构问题。2000年后,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又有新的进展,学校统一规定教师讲解的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解决了课堂上教与学的时间分配问题,使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

    很遗憾,无论是改课堂顺序,还是改教学关系,都是局部的改革,都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并没有完全解决现代课堂的结构问题。课堂教学依然是依据学科划分成若干个课时,每个课时四五十分钟,除体育学科之外,几乎所有学科教学都固定在某间教室。这样的课堂结构对应的是知识点教学,涉及的方法和能力也局限于应试方面,学习兴趣和态度情感的产生,生产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组织沟通能力和优良习惯品质的培养,等等,关乎学生生命成长需要的许多有价值的目标和内容,很难在学科课时课堂上完成。

    信息时代网络智能技术已经颠覆知识传播方式,电视、网络、手机、微信、语音、视频等,不断消融和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传播,学生自己也能借助技术设备收集信息,理解掌握相关知识,传统课堂结构因此受到巨大冲击。学生学习的渠道日趋多元化,学习活动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学习方式呈现网络化、碎片化趋势,学习活动范围很难再局限于几十分钟、一间教室之内。学习活动变得无时无处不在:上学、放学路上可以听小说、背经典,餐桌上一家人可以交流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早晨、晚上可以一边欣赏古今中外名曲一边锻炼身体,周末和节假日亲友、同学相约,一起参观科技馆、博物馆,或者到野外郊游,遇到问题可以上网查询或者打电话问同学、老师、亲友。传统学科课时课堂的概念已经被颠覆,课堂无边界,家庭课堂、小组课堂、学科课堂、学校课堂、生活课堂、网络课堂,课堂形式逐渐生活化。

    现代课堂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超越时间,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限制,生活过程就是教与学的全过程,在生活中借助网络和各种资源,随时随地开展自主学习。超越空间,学习的场所不再局限于学校和教室,“学科课堂、学校课堂”变为“学校—家庭—社会”多方位的课堂。凡是生活所能触及的空间都是课堂。

    课堂教学由单向灌输转变为多向交流。超越书本,“书本的课堂”变为“生活的课堂”,课堂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和灌输,不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圣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交流、共同分享智慧。超越模式,课堂形式不再是固定的模式,而是一个操作性流程,学生怎样学,教师如何教,一切都依据目标顺势而为。

    课堂教学目标由学科目标转变为成长目标。超越学科,“学科课堂”变为“生命课堂”,逐步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把生命成长作为教与学的根本性目标。超越学校,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学科、教师与学校,教学主体的判断不再是课堂上师生谁占时间长的问题,而是由谁主导学习过程和生成的问题。

    现代生活大课堂对传统课堂的超越,不是一种旧有基础上的优化和改造,而是一种颠覆性的系统重建。不再是单纯改变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顺序、教学关系等某一项内容,而是要建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流程、课堂评价等方面的教学系统。教学目标不再是课时目标、单元目标,也不再是单纯的学科目标,而是把育人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在生命成长目标的引导下,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设置学校课程体系,再把课程目标和要求细分为学期目标或者周目标,学生提前一学期或者一个月拿到课程目标,然后根据学校提供的学习支架(方法、要求)开展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除了借助网络和各种技术手段独立解决之外,还可以通过与同学、老师、家长、社会等组织资源的合作来解决。(《中国教师报》2017年614日第7版 作者: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 李升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