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升初数学怎么考?逻辑思维占90%,一定要重视起来!

 苍海神鹰 2017-11-20



1. 计算


计算部分考察最多的是20以内加减法,但形式很多样:


1)直接考察计算能力


典型的比如:

✔ 5+7=( )  7+( )=10  10-6=( ) ( )-4=5;

✔ 快速计算,四道题,一晃而过;

✔ 九宫格计算;

✔ 火柴棒数字添加、减少、移动变成新的等式。


2)简单应用题

2015年和2016年的面试中,简单应用题是很多学校喜欢出的一类题目,大部分是一步应用题,比较难的会涉及到两步应用题。比如:

✔ 小明前面4个人,后面也有4个人,请问一个几个人?

✔ 5+a=9,a+b=12,问b是多少;班级里有10个男孩,8个女孩,男孩比女孩多几个,怎么算?


更难一些的,会涉及到时间的计算

✔ 现在是上午10:30,过1小时30分你的爸妈会来接你,请问你爸妈来接你的时候是几点?

✔ 今天是5月7日星期六,老师的生日是6月1日,请问老师生日当天星期几?


3)游戏的方式


2017年的幼升小中,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考察小朋友的计算能力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运用。比如:

✔ 购物游戏,指定20个青蛙币买春游物品;

✔ 根据小朋友身上的号码牌来玩游戏,如某个小朋友身上的号码牌是12,请小朋友想一想哪两个数字相加等于12;

✔ 7本书,5支笔,请小朋友根据图片编应用题。


2. 七巧板


七巧板是平面几何的一部分内容。因为它的出现频率很高,所以我把它单独列为一项内容。用七巧板作为道具的时候,有的是考创意,有的是考图形组合和分割能力。典型的题目包括:


✔ 用七巧板和雪花片拼一只动物(猫或其他动物);

✔ 用尽量多的七巧板拼出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最少的可能只用了2块,而最多的可以用7块)。


很多学校的面试题中只写了“搭七巧板”,豆豆妈咪不好判断具体题型,应该还有一部分是按照图纸搭。按照图纸搭的话,难度从易到难可以分三类:图纸提供分割线、图纸无分割线但和实物面积相等,以及图纸无分割线且面积缩小比例。


3. 找规律


有关数字、图形等的找规律,判断下一个出现的是什么。例如:


✔ 按照规律说出接下来的数字,比如13,31,24,42…


这一部分具体题目收集到的并不多,但“找规律”的题型出现频率是很高的


4. 分类


在分类方面,学校比较倾向于考察“多角度分类”的能力。例如:


✔ 给小朋友一组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的卡片,请小朋友用不同方法进行分类。


5. 等量代换


这也是幼升小中比较容易考察到的一类问题。例如:


✔ 一个苹果等于两个香蕉,3个苹果等于几个香蕉?

6. 平面几何


平面几何部分涉及到的考点包括:

✔ 平移、对折和旋转(这部分常常和找规律相结合)

✔ 等分的概念(几等分、几分之几)

✔ 图形的拆分和组合(详见七巧板)

✔ 图形添画(给出一个几何图形,添加几笔变成一样东西,主要考察想象力)


7. 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中,比较常考到的题目包括搭积木、数立体积木数量、多角度观察、以及立体和平面的相互转换(找到立体图形的影子)等。


8. 数数


很多学校也很注重对“数数”的考察。数数中其实有很多学问,通过数数可以看出小朋友的基本数学素养和能力。一些典型的例子包括:


✔ 数黑豆白豆,一堆黑豆一堆白豆,50多粒黑豆和20多粒白豆,要10个10个数,数出黑豆白豆各有多少颗(看小朋友能不能手口一致地按照指定数量数数);

✔ 数形状(如何不遗漏地数数);

✔ 数立体积木的数量(空间想象能力,看不见的积木也要数进去)。


9. 短时记忆


这是幼升小面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近三年幼升小面谈对小朋友考察的侧重点虽然出现了一定变化,但学校在“短时记忆”部分的考察始终没有改变。豆豆妈咪之所以把它归入“数学与逻辑”部分,是因为短时记忆不仅和原生能力有关,还和记忆方法有很大关系,而记忆方法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用到了数学中“分类”的方法,以及对“物体属性”,比如颜色、形状、位置等,快速准确地抓取。部分测试题比如:


✔ 短时记忆图片:出现过的打√,没有出现的打×;

✔ 九宫格位置记忆;

✔ 看图片,每个小动物拿着一个乐器,看完遮住图片,问动物和对应乐器的搭配关系;

✔ pad中一只小青蛙在九宫格荷叶上出现然后消失,小朋友观察之后,在PAD上按照顺序点出画出青蛙所在的位置;

✔ 数字记忆;

✔ 短时记忆和搭积木相结合,屏幕上出现一个三层的积木的图形,看过后用积木搭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